本报讯(记者丁杨)日前,题为“波斯:另一个‘中国’”的北京大学学者李零新书《波斯笔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年9月出版)发布会在京举行,作者李零与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故宫博物院等单位的多位历史、文化学者就《波斯笔记》写作的缘起以及关于波斯历史、文化等话题各抒己见,求同存异,进行了热烈交流。
“没有镜子,人看不见自己的脸。他人的眼睛,可以看见你的脸。”《波斯笔记》“自序”中李零的这句话表达了在多年研究中国历史的基础上,涉及考古、古文字、古文献等学术领域的他从观念到视野均有所拓展。秉持这种对中国史研究的延伸意识,这部关于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的著作从中国与波斯相比较的视角切入,用“我们”的眼光回望波斯历史,并对历史上的东西方之争乃至对世界史产生的深远影响加以分析。全书分上下册,上册十章是包括波斯帝国的政治、疆域、制度、宗教等内容的“历史—地理篇”,下册十章则是涉及波斯宫殿、石刻、艺术品、博物馆文物的“考古—艺术篇”。全书脉络逻辑清晰、文字流畅翔实,既有作者对国内外相关史料的梳理、解读,也不乏实地行走、考察的生动记述。据悉,为写此书,李零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之外,还曾前往伊朗考察三次。这些考察行动以团队方式进行,除了历史、考古、文博领域的多位专家,还有专业摄影师随行拍摄了大量兼有艺术性与资料价值的照片,《波斯笔记》中精选了其中的数百幅图片,是书中文字的图像呈现,图文之间形成良好的互补效应。
至于为何以波斯历史为研究对象,李零在《波斯笔记》“自序”中表示,波斯(今伊朗)位于欧亚大陆中央,是古代世界互相交流的枢纽,波斯帝国不仅是伊朗高原的大一统,也是近东古国的大一统——从字面意义上讲,堪称另一个“中国”;同时,在所有早期帝国中,伊朗的三大帝国也与秦汉隋唐时期的中国最相似,在丝绸之路东西交往的历史上,伊朗与中国的关系也最密切。此外,针对以西方学者为主流的波斯历史研究,李零认为西方学者多从希腊视角解读波斯历史,所以他想“换个角度看波斯,也换个角度看希腊”。“我是学考古的,后来又从事古文字、古文献方面的研究。《波斯笔记》与考古有很大关系,我尽量采用考古学上的材料进行比较研究,这样能够从两个方向对着研究,相互校正。”他在活动现场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