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11月06日 星期三

    中国民俗界第一次田野调查

    王彬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11月06日   05 版)

        上世纪20年代妙峰山庙会旧影——浮雕画《杠箱会》

        妙峰山位于北京城区的西北郊,因为山顶建有碧霞元君庙,在历史上曾经是京津冀三省市香客膜拜之处,每年春季,香客络绎于山道,是北京地区重要的民俗现象。

        民国十四年(1925),顾颉刚与容庚、容肇祖、孙伏园、庄严受“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风俗调查会”的委托,对妙峰山进香风俗作田野调查,由于用力过勤,顾颉刚左腿抽筋,又由于经费有限只有五十元,因此“从阴历四月初八至初十”只进行了短短三天调查,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收获不小,是中国民俗界一次大丰收,对后世影响很大。

        当年,参与调查的孙伏园在北京《京报》副刊做主笔,所以那些调查报告便在《京报》副刊中以《妙峰山进香》专号的形式陆续登出,历经五个月后结束。然而,由于北京大学经费艰窘,那些调查报告却迟迟没有汇集出版。民国十七年(1928),依靠中山大学的经费,其时顾颉刚在中山大学任教,才得以编入民俗学会丛书,于当年(1928)九月以顾颉刚编著的名义出版,“使这许多调查得来的材料以及讨论出来出的意义不至湮没失传”。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进香调查呢?顾颉刚说,这样的做的目的是从认知国民基础做起,“要想把中华民族从根救起的,对于这种事实无论是赞成或反对,都必须先了解了才可以走第二步呵!”在我国对民俗进行田野调查,顾颉刚是第一次,其筚路蓝缕的开拓之功是不应该忽略而忘记的。而后人的确没有忘记,2014年5月,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将民国十七年(1928)版本的《妙峰山》影印出版,次年5月29日,在北京妙峰山镇香会博物馆,中国民俗学会与北京大学民俗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举办“妙峰山与民俗文化暨纪念顾颉刚先生赴妙峰山民俗调查90周年座谈会”,用以纪念这次田野调查活动。

        顾颉刚编著的《妙峰山》第一篇是容肇祖的序,第二篇是顾颉刚的自序,第三篇是妙峰山专号引言。其下是调查文章:1、顾颉刚:《妙峰山的香会》;2、容庚:《碧霞元君庙考》;3、顾颉刚:《妙峰山娘娘庙殿宇略考》;4、容肇祖:《妙峰山进香者的心理》;5、庄严:《妙峰山进香日记》;6、孙伏园:《朝山记琐》;7、顾颉刚:《游妙峰山杂记》。以上文章是对妙峰山进香活动做出的调研报告,也是此书的主体。除此之外,书内还收有部分与妙峰山的相关文章,即:1、俞宗杰;《妙峰山的漫游》;2、关璞田:《妙峰山》;3、王文光;《天津的妙峰山进香情形》;4、顾颉刚;《热河筹赈北海游艺大会的会目》;5、俞琴:《妙峰山的传说》;6、吴承仕:《“仲伙”与“打拼伙”》;7、舒新城:《“仲伙”二字不是这样解释》;8、邢墨卿:《京本通俗小说中之“中火”》;9、L.T,伏园《“虔诚”与“前程”》(一);10、白涤洲:《“虔诚”与“前程”》(二);11、崔渔汀:《“虔诚”的意义》;12、白涤洲(目录错为白洲涤):《“开路”“杠子”和“跨鼓”》;13、王小隐:《“仲伙”和“开路”》;14、甘泉女士:《“开路”和“杠子”》;15、伏园:《请读者百忙中再读我们的﹝妙峰山专号﹞》;16、江绍原;《北大风俗调查﹝妙峰山专号﹞书后》;17、傅彦长:《中华民族有艺术文化的时候》;18、何思敬:《读妙峰山进行专号》;19、崔载扬:《读妙峰山进香专号》。详细的田野报告、长长短短的讨论文章以及读后感之类的文字,总计二十九篇。

        虽然顾颉刚等人在妙峰山所做进香的调研,只有短暂三天,但调研的对象却十分广泛,即有碧霞元君、庙宇、香路,茶棚、会启与香客的心理状态。碧霞元君是道教之神,碧霞意指东方的日光之霞,元君则是对女神的尊称。碧霞元君的主道场在东岳泰山的山顶,泰山位于我国北方东部,东方主生,因此碧霞元君是一位主生育的女神,在北方的信众极多。如同泰山,妙峰山也在的山顶上建有碧霞元君庙,作为祭祀碧霞元君的场所,但是不仅于此,在次要的殿宇还供奉一位叫王三奶奶的神。这位王三奶奶,相传为天津人,经常四处为人免费看病,最后在妙峰山坐化升天,因为乡土的关系,天津人对她格外崇拜,王文光在《天津的妙峰山进香情形》中写道:“天津天后宫楼上,亦供奉此人,乃七八十岁老婆,身穿蓝布老式裤褂”,由于这个原因,去妙峰山进香的天津人在会单上不仅要写:“天仙圣母”(碧霞元君)这样的道教神仙,也写上“王三奶奶”这位民间神祇。由于这个原因,在顾颉刚绘制的《碧霞元君庙图略》中,便出现了王三奶奶殿以及天津众善灯棚施粥茶会和天津众善汽灯粥茶会的屋宇,位于大殿西侧。当年天津人进香走北道,因此天津众善汽灯会,便为北道提供汽灯而明亮如昼。关于王三奶奶,顾颉刚在《妙峰山杂记》中写道:

        娘娘正殿的右首有小间一,供王三奶奶。青布的衫裤,喜鹊窠的发髻,完全是一个老妈子的形状。据人说,这是天津人,确是做老妈子的,因为修行而成神。这里边一定有一件很大的故事,所以会得从天津传到北京。但北京人崇拜的程度究不及天津人。所以天津人在会单上必以王三奶奶与天仙圣母并举,而北京的会单上便没有。

        这是京津两地香客的区别。在《妙峰山杂记》中顾颉刚详细记载了他们的行程:1、从海甸(淀)雇车到北安河(车道至此而止,北安河以上都是山路)。2、步行至金山(即旸台山),有茶棚称响福观。3、响福观上去是朝阳院茶棚,对着金山庵,当时是金山汽水公司的所在地。4、再上去,是玉仙台茶棚,又名瓜打石。5、从此道路越来越陡,越来越窄了,都是从石头上硬凿出来的路,茶棚也无从搭起,更没有歇足的地方了,“香客们说,这个地方叫‘三眼瞪’,因为路太难走了,眼睛要瞪上三瞪呢。”6、行十余里到庙儿洼。庙儿洼在金山顶上,有一所破庙,却没有茶棚。原因是,这几年光景不好,“承办这里茶棚的香会担负不起这笔费用了。”在这里顾颉刚等人“据石小憩”,这里虽然没有茶棚,却有几副小买卖的担子,他们“买了些糖菜,又吃了几碗豆腐脑。”7、自庙儿洼西路下山到涧沟,一路杏花满山,夹杂白杨“风来时萧萧作响。杏树下又有许多未发青的玫瑰,矮小的枝条很整齐的排列着。”涧沟有一个高二三丈的木杆,上面挂着二尺见方的八个大灯笼,每个灯笼上写着一个大字:“天—仙—圣—母—碧—霞—元—君”。看到这样的景象,顾颉刚说,他当时的感觉是“我的心竟给这个灯杆吸住了,只觉得神灵的伟大而庄严的仪态是应当崇拜的。”这里有粥棚,但里面的管理人员说:“先参驾,大家坐落再喝粥”,于是继续上山。8、此时天气已经全黑,路也很难走,灯光又甚微,“只得买了火把上去”。走了八里路,到妙峰山顶,正规的名称叫“莲花金顶”。碧霞元君正殿供奉三尊圣母,中间是“天仙圣母碧霞元君”,左侧是“眼光圣母明月元君”,右边是“子孙圣母广嗣元君”。顾颉刚认为这样的三尊圣母与佛殿里的三世佛、三清殿上的三天尊很相像。碧霞元君庙的正殿与后殿之间设有茶棚(本庙茶棚——众善会施茶粥处),顾颉刚等人在这里休息喝茶,之后便离开金顶回到涧沟吃晚饭。“饭馆分荤素两种,都是支布棚,铺地席的,桌子就是坑儿。我们进的是素菜馆,席地而坐,颇有新意。”

        去妙峰山有五条道路,顾颉刚等人走的是中北道,共四十里。据顾颉刚向在山中抬轿子的轿夫调查,此外尚有五条上山的道路,即:北道,共五十五里,中北道,共四十里;中道,共三十五里;北安河至西直门,共五十一里;南道,共四十八里;三家店至香山,共约五十里。由于时代的发展,这些道路早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有赖于顾颉刚的记述,而将这些道路的节点保存下来。有学者建议应将历史状态较好的进香道路作为自然与文化遗产保存下来,如果是这样当然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因为是关于宗教的民俗调查,因此顾颉刚等人对进香的风俗习惯十分关注,首先是进香之前的会启,根据顾颉刚观察,每年从三月期,北京城里的人就看见道路上开始张贴许多会启,这种会启是用黄纸印制的,大概有五六尺长,二尺来宽,这是大的;小的也有一尺来长,八九寸宽。会启的模样仿照石碑形状,上面有碑额,下面有碑座。“碑额与碑座用红绿色纸的多,往往有图画:画中或是他们朝山的样子,或是妙峰山的风景和路线,或单画些荷叶花果和璎珞之类。”(顾颉刚《妙峰山的香会》)会启上印有这样的内容:1、会所及设驾所(驾,即碧霞元君。)“他们在自己的会内或附近的庙内,都供有碧霞元君的神位或神像。他们在朝山之前先要在自己的会内设驾至祭,有的竟把驾抬上山去”;(《妙峰山的香会》)2、守晚,起程,上山,朝顶,廻香的路程和日期。晚,是在晚间在会中聚集,以便明晨一同出发;3、到山后所做的事情。(如开粥棚,诚献物品及工作等);4、说明化缘与不化缘。

        这是进香之前的准备。至于香客也是非常虔诚的,在涧沟至妙峰山金顶的山路上,有三步一叩,也有一步一叩首者。顾颉刚在涧沟便看见一位香客一步一叩首,从而引发感慨。容肇祖在《妙峰山进香者的心理》中分析来妙峰山的香客有这样两种心理,一是“情感的发泄”,“妙峰山进香的心理,由暂时生活的变化,舒洩个人的胸臆,发展美满的感情,是狠有效用的”;二是“满意的安慰”,香客们的心理“不论是否在将来可以偿他们的愿望,但是总可以使他们发出一种信心,得到一种安慰,而暂时可以在他们的心理上减少种种的悲虑与忧愁。”

        这是对进香者的心理分析。如果是香会集体进香,据孙伏园的《朝山记琐》中描述的则很有仪式感。先是四担或五担乃至六担八担的笼盒抬过来,这叫‘钱粮把’,“里面放的是敬神的香烛以及纸糊的元宝等等。‘钱粮把’的前面是一个壮健的少年捧着供物”香会的性质不同,捧着的供物也不同。献花老会捧鲜花、茶会捧茶叶、馒头会则捧馒头等等。钱粮把的后面是会众,数人、数十人乃至数百人不等。进香时都拿出香,讲究的再加以蜡烛,一齐点燃,跪在神像前面祈祷。这时,少年跪在地上手捧表章(刻板现买的,空格上填上供物与人数),由庙祝用火徐徐点燃。到了将要烧完的时候,庙祝高念“虔诚!虔诚!”不止。一听到这提高的声音,香客便一齐把头向下磕。“磕犹未了,必有年较长者,忽转身向会众起立”,高声说道“诸位!在这里的,除了我的老师,便是我的弟子,我特地磕一个头,替你们祈福!”说着便跪下大磕其头。

        据顾颉刚统计,他们到妙峰山做田野调查的那一年,共有九十九个香会(百年以上为老会,统称香会)为香客提供以下服务:1、修路;2、路灯;3茶棚(施舍粥、茶等),在德胜门外开始设头道茶棚。顾颉刚说至少应有五十个茶棚,但他只记录了23个茶棚;4、缝绽(缝鞋);5、成补铜锡器(修补器物);6、呈献庙中途中用具;7、呈献神用物品及供具;8、施献茶盐膏药;9、技术(武术表演)。为了悦神,在进香时期还有各种酬神表演。比如,如意老会的表演:先演抢,再演棍,再演刀;先单身演,而后两人合打。因为这是不拿钱的,所以比拿了钱的更加出力好看。当然也有单纯进香的香会,不提供任何服务。顾颉刚在《妙峰山的香会》中感叹道:

        我们看了以上的叙述,试闭目一想,在三月中,他们如何的在山前山后打平浮沙,扫除活石;一到四月初,就如何的在各条路上架起路灯,在各个站口开起茶棚;他们开了茶棚之后,如何的鞋匠来了,铜锡匠来了,施送拜垫围桌的人来了,施送茶盐的人来了。那时香客们如何的便利,一路上随处有人招待,如熟识的朋友一般。开茶棚的人也如何的便利,茶叶是有人送来的,供品设备是有人送来的,打破了得碗盏也有人自来修补的。大家虔诚,大家分工互助,大家做朋友!他们正高兴结缘时,又如何的音乐班子来了,玩武艺的人来了,舞幡舞狮的人来了,他们眼中见的是生龙活虎般的健儿的好身手,耳中听到的是豪迈勇壮的鼓乐之声。这一路的山光水色本已从人意中畅豁,感到自然界的有情,加以到处所见的人如朋友般的招呼,杂耍场般的游艺,一切的情谊与享乐都不关于金钱,更知道人类也是有情的,怎不使人得着无穷的安慰,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呢!

        通过到妙峰山进香,展现了人们互助快乐的另一面,这一切都与金钱无关而超越世俗,进入了微妙的神的世界了。膜拜了碧霞元君,香客们便心满意足,买一枝桃木手杖,“把绒花、纸花、蝙蝠形的花、老虎形的花戴了满头。”(孙伏园《朝山记琐》)花朵都是红色的,插了满头红,胸前还挂着一朵红花,“下系一条红绶”上面写着“朝山进香代福还家”八个字。孙伏园在《朝山琐记》中写道:“‘代’者‘带’也,北京人即使是极识字的,也喜欢以‘代’代‘带’,其故至今未明。”在妙峰山,“代福还家”也是一种口号,如同上山时互喊“虔诚”一样,不仅是同路者相互高喊,即使是坐在山路边的乞丐也知道这个区别,“上山时叫你‘虔诚的老爷太太’,下山来便叫你‘代福还家的老爷太太了’。”

        就是这样,顾颉刚等人在《妙峰山》中展示的香客们进香的完整过程,是中国民俗学研究初期的一个重要成绩,而其采用的田野调查至今是推动民俗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其意义是难以估量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