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10月30日 星期三

    80年代大学生活的真实影像

    罗时进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10月30日   10 版)

        《回望青山 一如初见》,《回望青山 一如初见》编委会编,古吴轩出版社2019年10月第一版,84.00元

        如果不是去年1984年级的集体返校活动,“班主任”这个曾经的身份我将逐渐淡忘。与这一届学生来往颇为频繁,桃李春风微醺,江湖夜雨闲话,似乎已经忘记了是他们的班主任,仿佛是故交,从上世纪80年代一起走过来的友人。

        1984年是他们的大学“元年”,也是我做班主任和为本科生讲授“唐代文学”专业课的“元年”。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对这一届感情特深。而他们当年青春气息相融,毕业后用三十年时间维系着友情,返校纪念活动后留下了一份永久的纪念《回望青山,一如初见》。

        这是一本师生共同回忆当年教学与学习生活的书,最可读的是同学们的文字。这些文字我之前大都看过,再读一遍,还是被作者还原现场式的写作感动。他们将当年大学生活几乎不留死角地扫描了一番,笔意率直见出深情,胸臆肆放不失敦厚。率直与肆放,映出三十年前的本来面目;深情与敦厚,是三十年时间酿出的,尤为可贵。

        这是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活的真实影像。从文学史料学专业角度而言,这些文字不仅具有个人回忆的性质,亦可为所在学校充实史料,甚至为那个年代的大学教育存史。他们都是上世纪60年代出生,80年代进入大学的,缺少77级、78级“被历史改变命运”的经历,也许不够深沉,但足够活跃;也许历练不多,但极少世故。他们每个人都在大学生活的舞台上寻找自己的位置,定位自我角色;在书本阅读和人际交往中追觅自己的偶像,渴望友谊和爱情。大学永远不缺读书种子,有的一个学期专力啃读《史记》,有的跨专业连轴听课,居然好几位有同样的经历——将蜡烛点在茶缸中夜读,不小心蚊帐燃烧,同室惊呼,群起参与灭火。

        我很欣赏这些“老学生”的文风。他们似乎有意识区别于私人化写作,以朴示人,很少修饰。事实上四年间同读、同寝、同游,共同编织“好”与“坏”的故事,无法也无须修饰。为此他们相互求证,让三十年前的往事记忆逼近真实。其笔下那些面对严师考试的高度紧张、当学生干部的老到泼刺、郊游遇事时的文武分工、夜逢“地震”的惊惶失措、跳交谊舞的心理青涩,对班级“信使”(收发员)的热切期盼,生病吃错别人药的一众惊心,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场景再现,都一如实录,让人感到那个时代的大学生自非“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倒是有一种返璞归真、乐群不孤的力量。这些三十年前的大学生,有属于他们的大学生活,当年寻常不过,而今却道珍贵了。

        他们在文章中将大学生活描绘成“一场最青春的文学艺术盛宴”,是很真实的。作为班主任曾协助他们办文学刊物,观赏他们的剧社、足球赛,听他们谈徒步旅行计划。当时在刊物发表小说的同学如今已是国家一级作家,市作协主席;当年的书法爱好者,现为著名书法理论家,作品亦蜚声海内外;当年创办的“东吴剧社”,被公认为国内高校文艺社团品牌;一个曾经在运河边徘徊选景的摄影课代表,已成为运河研究专家,为运河申遗多有贡献;有不少同学走上行政岗位或进入经济领域,我时有接触,似乎还能触摸到当年的文学热量。80年代的中文系学生相当一部分是怀着文学梦走进校园的,而文学具有理想主义。对真正的文学人而言,时间流程的最佳效应是理想主义濡化为人文情怀。这本书、书里书外的人和事,都流溢着这种情怀。

        在知青题材写作之后,77级、78级高考题材成为热点,这两者都具有反思性特征。关于80年代大学生活的书写也许会逐渐出现,对此足可期待。那是一个压抑、沉闷、枯燥气息散去,思想与激情迸发的时代。久违的理想主义、浪漫主义悄然化入平凡生活,而集体主义成为向善、向上的精神阶梯。尽管“过来人”认识到1980年代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也已有较多描述与分析,仍然很不够。后来人视今,一如今人视古,总有迷障在。在历史长河中,那十年只是一个瞬间,即便今天来看已经有点模糊——像一群遮着面纱者,没有被看清就匆匆过去了,因此“在场者”应该有更多的还原性叙述。那个年代的大学生活是整个社会的缩影,浓缩着时代激发出的精彩,也遗存着70年代的印迹,从这个角度叙事,具有某种典型意义。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以为这本书自有特殊价值,尽管还只是撩开了面纱的一角。

        翻阅这本书,我留心文字,也留意那些黑白和彩色的照片。其中有他们保留的录取通知书信封,有工整详实的课堂笔记,有当年宿舍“四朵金花”合影,有参加各种活动的写照,也有三十年间在国内外往来交往的定格,每一帧都有一段故事,与文字相得益彰。由此我对这本苏州大学中文系84级回忆录在“集体传记”的印象外,似乎看到“个人传记”的色彩。至少我对一部分“老学生”当年在校生活的细节,以及三十年的变化成长,就是从“个人传记”视角深入了解的。这些文字让人兴趣盎然,时而生出感动,时而忍俊不禁。他们在追寻年轻的脚步,却顾所来之径;我再度追寻他们,无论三十年来平凡或非凡。

        这本书的书名是我、缪学为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确定的。起初编委会拟以“一如初见”为名,作为班主任觉得未能体现出他们当年青春勃发、骏健向上之气,建议用“回望青山”。编委会都叫好,只是希望保留“初见”作为“回望”的对应,最后达成一致。我知道,这是一群不能忘怀大学生活者,也是对80年代怀有特殊感情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