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10月23日 星期三

    中外学者在京研讨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古籍数字化

    本报记者陈菁霞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10月23日   02 版)

        本报讯(记者陈菁霞)“第七届中国古籍数字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日前在京召开。来自海内外高校及科研、出版机构、文博系统的六十余名专家学者,包括日本、突尼斯、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专家出席会议。

     

        本次会议主要围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对中文古籍数字化的影响”“移动终端环境下古籍数据库应用开发与设计”“中医古籍、谱牒文化、古典小说等专题数据库建设”“四库全书数据库建设”“古籍数字化教学与人才培养”“古籍数字化公共资源与知识产权研究”等议题展开研讨,希望为中国古籍数字化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之路。

     

        开幕式上,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李小娟说,近几年,首师大在文献学专业研究生招生、科研教学环境改进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2018年引进国家图书馆原馆长詹福瑞为特聘教授,负责文献学的学科建设。詹福瑞在发言中指出,首师大古典文献学基础雄厚,数字文献学是学科中最具特色和发展潜力的新学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文献学的发展方向。詹福瑞认为,近两年来,在古籍数字化的开拓者、数字文献学学科负责人尹小林的带领下,首师大在古籍数字化人才培养、科研手段和成果形态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一是大型古籍全文检索数据库《国学宝典》已经被全球两百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包括中国国家图书馆)选用;二是约两亿字的《中华传世藏书》去年由浙江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三是数字文献学三届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并参加工作。首师大电子文献研究所所长尹小林提出,在AI时代,古籍数字化将越来越体现出专业化、精细化和规模化的特点,期待与各专业、各机构共建、共享、共同发展。

     

        日本广岛大学本田義央教授,突尼斯、越南、马来西亚青年学者阿哈莱姆、易世安、刘勤分别对本国的古籍数字化情况进行了介绍。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