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10月23日 星期三

    “第四届北京文学高峰论坛”共议70年光荣与梦想

    夏琪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10月23日   01 版)

        本报讯 10月18日,作为每届“北京十月文学月”核心活动之一,由北京市文联、北京出版集团主办,北京作家协会、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承办的“新中国70年·北京文学的光荣与梦想——第四届北京文学高峰论坛”在正阳门下北京坊举行。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野霏、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陈宁、北京出版集团总经理曲仲等相关领导,以及梁晓声、刘庆邦、张柠、宁肯、周晓枫等知名作家、评论家出席活动。与会嘉宾围绕“沧桑荣光——北京文学70年”“沃土深耕——北京文学进行时”“使命担当——面向未来的北京文学”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系统地盘点了新中国70年北京文学成就,回顾了新中国70年来北京文学的发展历程,总结并分析北京作家的创作现状和发展机遇,展望了新时代北京作家的责任、使命和北京文学的发展前景。

     

        北京是全国文化中心,也是当代文学重镇。新中国70年来,北京文学始终立于时代的潮头,与人民同呼共吸,与时代同频共振,为当代中国文学的繁荣与发展贡献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家作品。著名作家梁晓声回顾了北京文学的发展,他说,从1949年到20世纪80年代,北京的作家方阵在全国文坛上耀眼瞩目,老、中、青几代作家在全国非常具有代表性,获得历届大奖的优秀作品很多。进入20世纪90年代,北京文学从题材上又开始由重大题材向日常生活转型。关于北京文学的历史与当下,梁晓声认为,不能一味地在写一座城市的从前,更应关照这座城市的当下与从前的关系,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书写当下,这是广大文艺工作者需要研究的新课题。

     

        “北京很久以来就是文学中心,从古代的曹雪芹到现代的老舍、曹禺,当代的史铁生等一大批作家,包括今年五位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也都是北京人或者在北京生活的作家,这个地位是毋庸置疑、不可撼动的。”北京作协副主席刘庆邦谈到,北京要建成全国文化中心,首先应成为文学中心,要从机制上、体制上加以保证。不仅要有“硬件”,还要有大作家、大作品这些“软件”。这些对于聚拢作家,培养新人,多出文学精品,发挥着实实在在的作用,这样的全国文学中心才能立得住。

     

        “北京的文化底蕴不仅仅指过往的历史,更指的是创作者、研究者、文学刊物,以及曾在这里酝酿发生的文学思潮、文化现象与北京这座城市的关系,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关系。这种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悠久的文化传统,成为创作者生长生命里的营养。”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教学者和研究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柠通过深入系统地研究,对北京城市文学史有了更深地了解和认知。他认为,在人文地理学的意义上,北京这个城市的空间,是以城市形式容纳历史,新中国70年文学史写在北京的大街小巷。评论家张莉则注意到,当今的北京文学有双重内涵:一是指“新声”,由老舍先生开拓的,用京味语言描绘老北京人情风貌的文学,是北京文学非常重要的基础;二是指“新变”,北京作为文学中心和文化中心,汇聚了中国最优秀的作家和学者。他们在北京丰厚的土壤里吸纳了文学精华,创作出书写北京人的精神生活、北京人日新月异的变化的新作品,这是“大北京文学”的概念。

     

        北京作协副主席周晓枫认为,传统是被继承下来的先锋,我们今天的写作,既是得益于过去北京文学的汇集和营养,同时又是对未来北京文学的铺垫和基础。随着北京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文学必然产生变化,而今天北京文学最大的特点恰恰是开放与包容。需要我们用自己生命的感知去深植其中,书写这个城市的所见、所闻、所感,吸收北京城市中蕴含的文化营养。

     

        文学,传承着北京的时代精神,承载着北京的城市记忆。波澜壮阔的新时代,呼唤着广大作家要自觉与人民共呼吸、与时代共命运,用饱满的笔墨讴歌人民,以多彩的作品反映时代,以深刻的思辨引领风气,创作出弘扬时代主旋律、彰显北京新风尚,淬炼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扛鼎之作、传世之作。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庆祥提出了北京文学的“城市语法”概念。他认为,北京已经不仅仅是地理学意义上的北京,而是更加具有世界性的、多维度的北京,我们需要有新的“城市语法”来重新建构写作。这种“城市语法”不应该由巴尔扎克或波德莱尔来命名,而应该是北京作家独有的写作方式,只有这样北京文学才可能真正地达到世界文学的高度。青年作家石一枫则表示,这些年中国人对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时光飞逝、变化巨大”的感觉,在北京是最集中的,几乎所有将变未变的苗头总是在北京先出现。这种“苗头”正是北京作家写好北京、写出历史真实、历史深刻性得天独厚的题材优势。同时,书写这些变化也是年轻作家面向未来,必须迎接的挑战与迎难而上的责任。

     

        (夏琪)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