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的浙江大学2019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几位院士给新生上起了“开学第一课”。比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巴德年为医学院本科新生讲授的“开学第一课”,可不是巴老拿手的免疫学等专业课,而是通识课。其他的如岑可法院士、杨卫院士讲的也是通识课。对此有人惋惜:这几位重磅院士,时间宝贵,这一两个小时的学时,不给博士硕士来用,却给一群初进大学殿堂的小毛孩讲课,而且是通识课,岂不是太不值了?(中国江苏网2019年9月18日)
本科教育的灵魂在于“育人”,而非“制器”。此前,美国的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一份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就读大学之前优于全球同龄人,但在本科阶段被“消磨”——中国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读了两年大学后几乎没有提高,而美欧的同龄人则取得了显著进步。
现今教育制度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容易把学生的视野限制在一个狭窄知识领域,因此,有识之士提出这样一个概念:全人教育。全人教育强调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讲究“知识、能力、素质、人格”并重。
大学本科最根本的任务是:学会,悟懂,并践行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根本道理。这些通识才是大学本科教育的核心。通识科目的教育目标有认知、技能、情意三大方面,教师要三方面兼顾。认知是指在学理、知识上的了解;技能是指教完之后,能在生活上应用运用;情意是指学生学习之后,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有提升的作用。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不论何种专业的高素质专门人才,都应该具备知识、能力、素养协调发展的综合素质,都应当形成求真、趋善、爱美融为一体的完善人格。大学通识教育,尤其要注重情意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把自己的人生历练告知学生,引发兴趣和共鸣。同样,专业课也要求教师在专业中融入通识。这些年,大学课堂上越来越鲜见名家大师的身影,重科研而轻教育之风为患不浅。然而,大学生更需大师点拨,大学者,大师之谓也。这就是今年浙江大学几位院士给新生上“开学第一课”的意义所在。
通识教育是一种厚基础、宽口径的素质教育。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出发点,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先培养“人”、再培养“人才”。因此,在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理应处于根本性地位。通识教育改革背负着时代赋予大学的使命,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以“成人”为基本目标,强调对全人的培养,开展通识教育是中国大学追求卓越的必然命题,也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
江苏省连云港市 吴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