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09月18日 星期三

    图书馆“朝九晚五”不妨改改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09月18日   08 版)

        在文化软实力作用日益凸显的当下,图书馆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几乎所有城市都有图书馆,很多图书馆甚至成为了其所在城市的地标。这不仅使城市平添了几许书香,而且,也为市民乐享文化阅读提供了一个好去处。

     

        然而,据观察,不少城市的图书馆往往呈现出两极分化状态——节假日期间,图书馆里往往座无虚席,既有复习功课的学生,又不乏安享阅读的读者;平时工作日里,图书馆则显得有些冷清,举目所见大多是一些退休后闲来无事的老年读者。

     

        之所以如此,与各地图书馆目前普遍实行的“朝九晚五”制不无关系。节假日读者有充裕的时间供自己支配,可以赶上图书馆的开、闭馆节奏,有条件到图书馆读书学习;至于平时开学、上班之时,图书馆“朝九晚五”制不免与学生、上班族的业余时间形成冲突,他们有些人下班、放学后,即便有到图书馆读书学习的愿望,无奈遭遇到“闭门羹”。

     

        众所周知,各地加强图书馆建设,不是用来撑门面的,主要还是为了倡导全民阅读,尽可能为读者创造良好的外在环境。既然,现在的图书馆条件好了,藏书丰富了,可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那么,就应使这一社会文化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用。像目前许多图书馆出现的这种两极分化情形,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无形之间也在消弭着读者的阅读热情。

     

        与图书馆严格实行“朝九晚五”制有所不同,作为“夜间经济”的一个内容组成,现在越来越多的书店尝试延长营业时间,有的甚至采取24小时昼夜营业制,以种种活动开启书店夜生活,想方设法让书与夜晚结合,满足读者的图书文化消费之需。图书馆与书店都以“阅读”为经营着力点,作为图书馆,虽不至于像商业化的书店那样积极迎合市场,可也绝不应“身子进入了新时代,脑子还停留在过去时”,对于许多读者关于延时服务的呼声置若罔闻。

     

        促使图书馆改变“朝九晚五”的开、闭馆模式,目前来看,的确面临一定困难,比如工作量增加后的人手紧张,晚间开放后的成本控制,等等。不过毕竟,图书馆经营由地方政府主导,属于公益文化事业,只要城市管理者能够意识到问题所在,乐意倾听社会公众的意见与建议,相信能够集思广益,利用适宜手段,通过多种途径,汇聚各方面力量对症施治,进而不仅从工作时间的延长,而且从经营方式的创新上不断做文章,让图书馆在新时代能多一些文化担当,真正成为其周围许多人生活当中的亲密伴侣。

     

        山西省长治市 周慧虹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