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丁杨)题为“虚构世界的人”的新锐作家林培源短篇小说集《神童与录音机》(新经典文化策划,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新书首发式日前在京举行,作者林培源与作家阿乙、张楚对谈写作、虚构与非虚构、故乡情结等话题。
“我的写作开始于读高中的时候,参加作文大赛时的作品都是关于乡土题材的故事,这成为我后来写作的基调和风格来源。”林培源说,作为潮汕人,他的作品大多围绕着熟悉的潮汕小镇讲述父辈、乡愁,比较现实主义。曾连续获得2007年、2008年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第四届“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文学奖“短篇小说佳作奖”的他现在清华大学中文系读博士,师从作家格非。《神童与录音机》收入林培源九部短篇小说,同名短篇的灵感即来自他出生、成长的潮汕小镇,其他如《消失的父亲》《烧梦》《白鸦》《金蝉》等短篇小说亦有浓厚的个人成长、记忆烙印。
格非认为这些短篇兼有传奇性和寓言色彩。阿乙则表示林培源的小说语言带有民国气质,“读这本短篇小说集能感受到汉语的古雅味道,有些在现代白话文中遗失的汉语韵味在林培源的写作中复苏了”。张楚对《神童与录音机》中呈现的自我表达与阐释印象深刻,“林培源是成熟且具有文体意识的小说家,这本短篇小说集有着寓言性、父辈形象、底层叙事和文体意识这四方面的表现”。对这些文学前辈、同道的评价,林培源认为,“文学就是要处理已被生活异化和日趋麻木的现象,从中寻找最原始、最丰富的情感。写作和阅读都是对我的某种‘调教’,让我不要被外部世界同化,而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