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花样花南”邻空间的社区共享书房里,一场“国学阅读会”正在进行。在志愿者老师的指导下,大孩子领读,小孩子跟读,一起吟诵《弟子规》。这些孩子中,有的是父母在京务工,趁着暑假与父母团聚的;有的是刚在北京上完小学,将回到老家念初中的;有的则是本地人,父母白天上班就来这里自习的(《北京青年报》2019年8月12日)。
从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到共享床铺,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事物被网罗到“共享”范畴内。如今,“共享经济”之风业已吹进了实体书店。“共享书店“改变过去书籍销售一锤定音的模式,让读者可以先行体验之后再决定买与不买,于读者而言无疑是一件好的事情。退一步说,读者即使不买书,“共享书店”也能让书籍实现从个人阅读到共享阅读的转变,实现知识的交流和文化的共享,对于推进全民阅读而言也是一件好事。
古人说,书非借不能读也。动辄几十元一本的图书,让爱书人的购书成本不断攀升。同时,因为购书成本高,一些人尤其是工薪族等低收入群体渐渐远离了阅读。而“共享书店”模式引入了图书馆功能,将书店变成了可借可买的“图书馆”,刺激了读书人的兴趣,吸引到很多人光顾借阅,大大降低了人们的阅读成本、减轻了人们的阅读负担。这种由共享带来的免费借阅模式,无疑就是在鼓励更多的人阅读,使书籍的使用率大幅提高,让书籍传播知识、滋养心灵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目前大部分城市的公共图书馆,办卡和借阅功能日臻完善。但相对来说,共享书店,因为其属于经营性质,在书的更新效率和服务等方面,都有着优势,能给读者与一般图书馆不一样的借阅体验。或许有人会说,“共享书店”的借阅模式与传统图书馆类似,并没有什么发展空间。其实不然。跟“共享书店”比起来,很多图书馆在藏书数量、更新速度、阅读环境上都望尘莫及。谈及发起“共享书店”项目的初衷,安徽新华发行集团董事长曹杰说:“近年来消费者阅读习惯和购买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我们相信未来所有的书店都会实现共享。‘共享书店’是基于对用户需求的分析和把握,依托实体书店的原有资源,通过运营模式的颠覆式变革,实现阅读服务的转型升级。”
虽说“共享书店”模式有跟风共享经济之嫌,但其是在书店原有经营模式上的创新,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市民对书店和图书的关注度,即便是营销策略,也是较为成功的。“共享书店”模式则给予读者10天的免费阅读期,到期归还即可,一方面可以增强借书者的阅读动力和压力,另一方面则促进图书流转,可以实现在不同借书者里流动,使得更多人完成阅读。尤其是“共享书店”模式还具有社交功能,可以增加读书人之间的交流,促进彼此对图书的理解。综合可见,“共享书店”符合互联网时代的消费需求和情感需求,击中了读书人的痛点,获得热捧也是正常现象。
身处互联时代,纸质阅读日渐式微,“共享书店”提供的便捷免费借阅服务及其相关增值服务,能够把不少人的目光从手机、电脑上拉回到书本上,进而让人们在一抹书香中充分享受深阅读的充实与快乐,使全民阅读在质的层面得到明显改善和提升。一方面,借助共享经济力量,搭建图书共享平台,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释放巨大的社会效益,是摆在“共享书店”面前的巨大挑战,但同时也是“共享书店”所能预想到的最大机遇;另一方面,“共享书店”如果能把满足读者共享需求的配套服务都做好了,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起人们的阅读热情,不仅有可能拯救一个行业,也可以更好地推动建设书香社会。因此,各地的实体书店不妨都能学习借鉴安徽“共享书店”这一模式,助力更多人的共享书籍之美、阅读之美。
江苏省连云港市 吴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