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洪波)9月4日至5日,第34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福州召开。会议以“不忘初心,提升‘四力’,高质量做好古籍整理出版中长期规划”为主题,总结2011—2020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实施情况,梳理未来各社古籍整理出版重点发展方向和重点选题储备,对编制下一个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作了交流。
中宣部出版局局长、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郭义强,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徐俊,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出版局局长陈立华,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蒋达德,以及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40家成员单位的近百位代表出席。
邬书林说,古籍出版工作者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出版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这项工作。他特别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已根本性地改变了出版的方方面面,古籍出版工作者要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用好新技术,以推动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更高质量的发展。
郭义强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论述是我们做好新时代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根本遵循。郭义强说,做好当前和下一步古籍整理出版工作,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规划促进全面发展;二是加强统筹促进协调发展;三是加强创新促进融合发展;四是加强管理促进高质量发展;五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关于古籍数字化工作,郭义强透漏: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将健全古籍数字化工作领导机构,完善古籍数字化工作机制;计划在全国成立若干个古籍数字化研究中心,全面布局古籍数字化工作,形成互有侧重、紧密联系的古籍数字化的工作格局;重点打造古籍数字化总平台,加强对古籍数字化基础设施和先进古籍数字库研发的支持力度,等等。
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分别做了发言。中华书局副总编辑张继海建议重新考虑古籍的时间下限。“大约从1982年的规划开始,古籍的时间下限被定在1911年。但1911年之后一段时间内,有相当数量的图书仍是用传统的方式撰作和出版,硬性规定1911年之后就不算古籍并不十分合理。建议古籍的时间下限适当后延。”广东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柏峰建议推动教育系统把古籍整理工作列入考核范围,甚至给予政策扶持,“古籍整理作品不算学术成果,这不利于激励高水平学者投身古籍整理事业”。凤凰出版社社长倪培翔认为,古籍出版工作难度大,而从业人员薪资待遇普遍不高,不利于吸引和留住人才,“希望能从国家层面切实考虑人才培养及梯队建设的问题”。此外,与会代表还就增强古籍编辑培训力度、对散失海外的珍稀古籍的出版工作加强协调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本次会议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主办,福建人民出版社承办。会议期间还开展了全国古籍出版社年度(2018)百佳图书推选。另外,9月6日还举办了2019年全国文史图书订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