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知人之智难,故韩愈有“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之叹。拥有自知之明很难,故德尔菲神庙有“认识你自己”之箴言。自我认同更难,不仅要求正确认识自己,有自知之明;还要正确认识别人,了解别人眼中的我;更要协调别人眼中的我与自我眼中的我。简而言之,要达到“自我认同”必须拥有知人之智,兼备自知之明,达到“他我“与“自我”的和谐共处。即便如此,也未必能做到“自我认同”,达到“自我实现”。因为,“自我认同”存在被遮蔽、被异化的危险。
就当前大学教师群体来说,是否达到自我认同?存在哪些自我认同的异化?如何能走出异化的困境?曹永国教授的《自我的回归——大学教师自我认同的逻辑》,正是从教育哲学的高度,来分析这些问题。
自我认同及其异化是普遍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在特殊的场域(大学)里怎样?特殊的对象(大学教师)又表现如何?
作者详细考察了大学教师在科研、教学、服务中的自我认同问题。
就科研来说,作者指出:学术研究原本视为一种精神追求,现在却精神涣散;原本是自我清醒的意识,现在却被蔽蒙;研究者不仅未将自己的精神、精力和热情投入于研究,而且缺乏对自我精神和自我心灵的关注。作为一个研究者,研究的古典渊源在于生命与自我的神圣追求,研究是一种自我关怀,是对绝对真理或超验存在的寻求。然而,研究的现代变革向功利化与世俗化转向。这使得研究本体技术化、研究精神趋利化、研究方法实证化、研究主体客观化。由此导致信仰的悖谬,“科学世界”殖民“生活世界”;科学进步的悖谬,自然科学垄断的学术霸权,人文学科成为可有可无的学科;知识的悖谬,知识的虚无主义与相对主义流行;主体的悖谬,科学变成了使人异化的力量;功利的悖谬,研究者尊重了功利,忘却了科学本身。作者希望:“学术研究不仅是一种理论的构建,更是一种像研究者那样去生活;它表达的不仅是一种学术方法,更是一种精神的训练,实现我们人性的卓越和生活的改变。”
就教学而言,作者感慨课堂衰落了:由宁静、沉思、理性而真诚的辩论、思想碰撞,转变为喧哗的舞台、表演、把握与迎合观众的心理,我们的教学不再是“促人思考”而是“使人发笑”。形式主义、工具主义和机械主义充斥着大学课堂,大学课堂不再是强调内容的开发,而是方法的寻求。教师不再是真理的追求者,理性的启蒙者,精神的碰撞者、智慧的引导者。柏拉图的“洞穴”隐喻告诉我们,教师行为之长并不在于技能与方法,它首要的是一种伦理性行为。教师不过是爱智慧而非拥有智慧。教师要坦然面对自己的无知、反思自己的行为、勇于返回洞穴。确实,当前许多大学课堂似乎成了德云社似的舞台,最好的教师就是心灵鸡汤式的教师,最好的讲授变成了相声表演;以此来吸引学生,减少学生上课玩手机,促进学生课堂回归。如何改变大学教师这种教学的异化?作者提出大学教师本真性追求的可能路径:教师性的自识,即教师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在品性与精神气质;遵循德性优先的原则,做到“师者,人之模范也”;成为一个反思型教师;如此,教师存在的意义才得以彰显。否则,教师就会陷于焦虑、倦怠、价值危机。应使大学教师自我明白意义、追求意义、彰显意义,接受教学的平凡、繁琐、庞杂。
就服务而论,当前大学服务于社会正变成一个信仰,并日趋“简单化”和“主宰化”。做一个“经济人”还是做一个“文化人”?“学术人”还是“市场人”?做一个“服务者”还是做一个“学院派”?服务于真理还是服务于金钱?培养出“以学术为志业”的人还是培养“精致的利已主义者”?对此,作者指出,大学教师要不断追问:为谁服务?服务什么?如何服务?作者认为要以大学的方式与以教师的方式服务。什么是大学的方式呢?大学的方式意味着“理性的传统”与“求真的精神”。什么是教师的方式呢?教师的方式意味着要有教师的尊严、高洁的理想、有益于教学,具有“知识分子”的精神与使命。作者批判当前服务是知识的有用性取代了知识的真理性,短暂性取代了永恒性,导致知识的相对主义与实用化,导致人文学科与人文教育的全面弱化。在作者看来,服务社会应该以理性启蒙学生追求真理,用学术研究推动科学发展。在服务中,大学教师必须坚守伦理底线,保证学术优先,实现博弈均衡,提供品质服务。
通过对自我认同的历史回顾,自我认同在科研、教学、服务中的种种异化表现,作者搭出一架自我认同的阶梯。作者分析了三种类型的教师:“技术型”、“交往型”与“精神型”教师。“技术型”教师往往学会了很多方法,却放弃了教育本质,使自我沦为一种“工匠”,成为一种工具性的存在。少“自我”而多“技术”,重“角色”而轻“个性”,重“规定”而轻“创造”。“交往型”教师忙于自我的构建与关系的维护,忙于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寻求“重要他人”的肯定,重视提升自我的“脸面”,教师的自我认同从技术范式走向文化范式。自我表现为追求“同一性”,自我为“他人”所同化,存在适应过度与自我压制。“精神型”教师追求“精神性自我”,是自我生存性勇气的觉醒和信心,需要不断地批判自己,专注于对自我的思考。作者认为真正的自我是“精神性自我”。如何实现“精神性自我”呢?自我认同的阶梯就是“批判与反抗自我藩篱”,自我存在意义的觉醒,自我理想和生活意义的重构,生活风格的追求。
本书的标题是《自我的回归——大学教师自我认同的逻辑》。大学教师应自我回归的呼声,在学术异化如此严重的当下,不啻于佛教的当头棒喝。自我之所以要回归,正是因为走得太远,以至于失去本真的自我。大学教师为什么会失去本真的自我呢?正是因为历史发展导致的种种异化,现实中的科研、教学、服务中的种种异化。怎么办呢?作者搭起一架自我认同的阶梯,强调大学教师要寻求自我的本真,反思自我认同的意义,从“认识你自己”,到“认同你自己”,过一种“沉思自我的生活”。其分析如抽丝剥茧,其逻辑难觅罅隙,其结论水到渠成,其文笔酣畅淋漓,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