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09月04日 星期三

    闲话“鸡肋”

    李景端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09月04日   03 版)

        “鸡肋”,本是普通的一种乏味食材,也许因为《三国演义》中,杨修因自作聪明,擅自解析口令“鸡肋”导致丧命这则典故,使“鸡肋”一词,常常被用作“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比喻。纵观如今,餐桌上依然会有“鸡肋”,而在生活中,不同表现的“鸡肋”现象,包括由此衍生出收效甚微的形式主义,似乎更不时可见。

     

        按《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鸡肋”:“比喻没有多大价值、多大意思的事情”。既然“没有多大价值”,那么本应不做或少做,但现实生活中,却常见明知“没有多大价值”,却依然热衷去做,有的甚至还不惜巨大投入,硬着头皮去做。譬如市场营销中公布的某些流量、点击率、收视率、票房数、跟帖数、排行榜、竞赛名次、意向订数,网店点赞率、回访好评率,等等,有不少都是表面上好看,实际效果远非如此。尽管这样,还是有许多人,对这类“鸡肋”趋之若鹜,争相为“鸡肋”包装,有的甚至不惜造假,耍花枪,给“鸡肋”凃粉上色,借此吸引公众的眼球。

     

        也许有些人对上述“鸡肋现象”见多了,心理上变得习以为常,不自觉地滋生出一种“鸡肋心态”,就是不好吃,不想吃,但还是吃了。譬如,有些事明显投入大,产出小,可做可不做。眼看别人都在做,也只好跟着做,但做了又觉收效小,以至产生随大流,勉強从众,或者满足于表面上像样就行的惰性心理。

     

        就我接触的出版人来说,就听到有些人反映,现在办书展很兴眐,有些展场人气很高,这对提升群众阅读风气确有好处,值得提倡。但又觉得仿佛有点跟风,办得稍显频繁。境外书展不算,仅就内地而言,现在除了全国性的图书博览会、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之外,还有许多省级的,市级的,各个行业的书展、书市、展销会,以及图书馆的馆藏书釆购会等,一年不下几十场,有时一个月内不止开一场。不少出版社收到邀请,明知如今多是网络批销,现场零售数额很小,但又不想放弃宣传图书的机会。结果投入大笔展台租费和人员差旅费,却得不到什么经济回报。造成不去可惜,去了又常失望。

     

        又如,现在某社出了一部什么书,常喜欢召开新书发布会。从宣传图书来讲,做点广告也属正常,但是否都需要采取开发布会这种方式?因为书才上市,与会人连书还没来得及看,到会只好说些吹捧空话。对有些重要的大型系列书,需要通报编撰初衷、背景、内容及品读指导等,开次发布会当然有价值。至于其他一般的图书,倘若把开发布会这类活动办得太随便,就难免有单纯作秀之嫌,并无议书评书之实。尤其是时下有些“名士”的汇编书,企业家的经营自诩书,艺人的注水随笔书等,也往往开个发布会造势。这对于举办者和与会人来讲,恐怕都会有种“鸡肋心态”的阴影。

     

        现实中还有一种“鸡肋现象”更令人反感,就是商品的过度包装。不少人大概都收到过大容量、相当精致的礼品盒。其实里边装的不过是一两茶叶,或几块糕点,可是层层加料套装,其包装盒价值甚至超过小礼品本身。这些过度包装,十足是留着无用、弃之可惜的时尚“鸡肋”。

     

        “鸡肋”可食不可爱,这是它客观的存在。问题在于人们面对其中悖论的态度。既然是明知,就应善于分析,区别对待。有的该扬,有的该弃,扬弃均该有度。“鸡肋”不会消失,但要因事而异,因势利导。凡事切忌只重表面,无视实效。对待“鸡肋”,但愿少一些追求形式主义的摆谱,多一些讲究实效的理性思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