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08月07日 星期三

    浪漫凄楚的七夕传说

    杨川川 陈虎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08月07日   15 版)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是宋朝秦观以七夕节为题材,创作的一首名为《鹊桥仙》的词。七夕节又名“乞巧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也是一年当中与亲情、爱情相关的最美好,也最凄楚动人的一个夜晚,节日因牛郎、织女的传说而得名。故事的梗概大致是这样的:织女是玉皇大帝的孙女、王母娘娘的外孙女,在纺织之余,经常和天上的仙女们在银河中沐浴。牛郎则是凡间下界的一个贫困孤儿,还常常受哥嫂的虐待。后来,狠心的哥嫂分与一头老牛让他自立门户,牛郎在贫困中与老牛相依为命,悉心照料。有一天,老牛给他出了个主意,想给他寻个仙女做妻子来报答牛郎。那时候凡间与银河还是相连的,于是牛郎便按照老牛的嘱咐,到银河边拿走了一件红色的衣服,惊慌失措的天女们急忙穿好衣服飞走了,只剩下了无衣可穿、无法飞走的织女。在牛郎的恳求下,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婚后,夫妻二人男耕女织,相亲相爱、美满幸福地一起生活了许多年,织女还为牛郎生下了一儿一女。再后来,老牛临死的时候,嘱咐牛郎要把它的皮留下来,到危难时可以得到帮助。织女和牛郎私自成亲的事,终于被天庭中的玉帝知道了,他愤怒地派遣天神到下界来抓走了织女。牛郎无法追赶,忽然想起老牛的嘱咐,急忙找出牛皮披在身上,挑了两个孩子追上天去。眼看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情急之下,拔下金簪向天空一划,往日碧蓝如镜的天空,顿时出现了浊浪滔天的银河,牛郎再也过不去了。回到天庭中的织女,因思念自己的丈夫和孩子,终日以泪洗面;牛郎也思念自己的妻子,日复一日的带着孩子在天河边上翘首盼望。他们的真挚感情,终于感动了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但也只是恩准他们在每年的七月七日这天相会一次。由于天河上没有桥,为了帮助他们相会,于是人世间所有喜鹊都在这一天晚上飞上天去,为牛郎织女在天河上搭起了一座桥,让他们在桥上相会。据说,每逢一年的七月七日,大地上就根本见不到喜鹊,原因是它们都飞到天河上搭桥去了。《风俗记》中就有:“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以渡织女故也。”宋陈元靓《岁时广记》所引《淮南子》中也说:“乌鹊填河成桥渡织女。”民俗相传,在这一天夜深人静的时候,人们还能在葡萄架或瓜果架下,听到牛郎和织女在天上的脉脉情话。

     

        有关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起源很早,大概与古人对星辰的崇拜有关联。牛郎和织女,在我国很早就被称为“双星”。位于银河西面由六颗星组成的牛宿星,分布形状看上去很像一头牛的轮廓。东面是织女星,在它的东南方还分布有像一把织布梭子形状的四颗星。到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两星的距离在人们的视觉上最近。两星相对,真的就像一对恋人含情脉脉,遥相凝望。这种美丽而神秘的天象,就激发了民间创作的想象,由此引发出了美丽的爱情故事。

     

        牛郎、织女星最早见于《诗经·大东》中,诗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诗中牛郎、织女,分隔于天河两岸,男的放牛,女的纺织,终日辛勤劳作,但因烦扰于彼此的无尽相思而收效不大,诗中可以使人隐约感觉到二人相望而不能相聚的幽怨之情。《诗经》中这种隐隐约约的表达方式,就构成了后世这一传说的基础。至《史记·天官书》中,便有了“南斗为庙,其北建星。建星者,旗也。牵牛为牺牲。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将;左右,左右将。婺女,其北织女。织女,天女孙也”的说法。唐朝人张守节的《史记正义》解释说:“须女四星,亦婺女,天少府也。南斗、牵牛、须女皆为星纪。……织女三星,在河北天纪东,天女也,主果蓏丝帛珍宝。”《淮南子·俶真训》中也记载:“若夫真人,则动溶于至虚,而游于灭亡之野,骑蜚廉而从敦圄,烛十日而使风雨,臣雷公,役夸父,妾宓妃,妻织女,天地之间,何足以留其志!”于是,在汉代的诗文中,就增加了故事的许多具体内容。东汉文学家班固的《西都赋》里就有:“集乎豫章之宇,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张衡的《西京赋》中也云:“牵牛立其左,织女处其右。”其中,牛郎、织女于七夕鹊桥相会的情节已依稀可见。同时,东汉的文学作品中,又增加了对女主人公因被迫分离而造成的痛苦的描写。如《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诗:“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三国时期的曹丕在《燕歌行》中也说:“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都表明了他们是一对长期被天河所阻隔的恋人。故事的最终完善,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如古本《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孙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紝。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故事中织女的身份、牛郎和织女的关系,他们的结合、分离与最终的命运等要点都已经具备了。由于一代又一代民间创作者的不断加工和改造,故事越来越完善,也越来越吸引人,流传越来越广,并逐渐变成了民间的一个隆重节日。这一故事也成了文学作品中用以咏叹夫妻暌隔、或借以表达男女相思、相爱之情的著名典故。

     

        最迟到汉朝,基于这一故事的节日,就已经具备了雏形。《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夜穿七孔针于开襟阁,俱以习之。”同时节日中又附会了一些道教和文学方面的传说,使得这一节日风俗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如王先谦《汉书补注》引《初学记》曰:“窦后少小头秃,不为家人所齿。遇七月七日夜,人皆看织女,独不许后出。有光照室,为后之瑞。”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中也记载:“七月七日作曲,合蓝丸及蜀漆丸,曝经书及衣裳,习俗然也。作干糗,采葸耳,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祈请于河鼓织女。”这是有关七夕风俗较早的记载。由此可见,七月七日还是一个制药和曝晒衣服、书籍的好日子。为什么要祈求于河鼓织女呢?我们可以从《太平御览》所引的《日纬书》中找到相关的解释:“牵牛星,荆州呼为河鼓,主关梁;织女主瓜果。”这说明,这时人们所祈求的,主要还是年成的丰收。至两晋,七夕节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如周处的《风土记》中记载:“七月七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或云见天汉中有奕奕正白气,有耀五色,以此为征应,见者便拜而愿乞富乞寿、无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三年乃得言之。颇有受其祚者。”《荆楚岁时记》也记载:“七夕妇人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得。”

     

        唐朝诗人杜甫在其《牵牛织女》诗中,对当时的七夕节习俗,有生动描述,诗中云:“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神光意难候,此事终蒙胧。飒然精灵合,何必秋遂通。亭亭新妆立,龙驾具曾空。世人亦为尔,祈请走儿童。称家随丰俭,白屋达公宫。膳夫翊堂殿,鸣玉凄房栊。曝衣遍天下,曳月扬微风。蛛丝小人态,曲掇瓜果中。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终。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防身动如律,竭力机杼中。虽无舅姑事,敢昧织作功?明明君臣契,咫尺或未容。义无弃礼法,恩始夫妇恭。小大有佳期,戒之在至公。方圆苟龃齬,丈夫多英雄。”(见《全唐诗》卷221)

     

        不仅民间注重过乞巧节,宫廷也同样热衷于此。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时,每至七夕夜,皇宫中就以锦缎结成彩楼,高达百尺,上面可以容纳几十人,李隆基和杨贵妃宴乐达旦。宫女们则陈瓜果酒馔于庭中,“求恩于牵牛、织女”“又各捉蜘蛛闭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候,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对李隆基与杨贵妃于七夕夜半的欢乐情景有过精彩的描述。诗中说:“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对于唐代七夕节的大致情况,宋朝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也有记载:“唐时,京师七夕,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刻牛女像及仙从等于上以乞巧,或只以一木剪纸为仙桥,于其中为牛女,仙从列两旁”(见《岁时杂记》)。后世因此还有于七夕节家家户户要做“乞巧果子”的风俗,原料为油、面、糖、蜜等,用炉烤或油炸。麦面做的叫“面巧”,糯米面做的叫“粉巧”。

     

        宋朝的七夕节日风俗更加丰富多彩,《东京梦华录》就记载了当时东京汴梁的节日盛况:“七月七夕,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悉以雕木彩装栏座,或用红纱碧笼,或饰以金珠牙翠,有一对直数千者,禁中及贵家与士庶为时物追陪。……种生,皆于街心彩幙帐设出络货卖,七夕前三五日,车马盈市,罗绮满街,旋折未开荷花。都人善假做双头莲,取玩一时,提携而归,路人往往嗟爱。又小儿须买新荷叶执之,盖效颦磨喝乐。儿童辈特地新妆,竞夸鲜丽。至初六日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妇女望月穿针。或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里巷与妓馆,往往列之门首。”

     

        人们在七夕节,最关注的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最赞赏的是他们坚贞不移的爱情,最同情的是相爱的情人却难以相聚。这一切,多少年来,深深地打动着中国人的心,致使牛郎、织女的传说通过文学、艺术、道德、风俗甚至宗教等渠道,渗入到了中华民族文化和民俗生活之中。历代文人雅士,留下了大量咏叹牛郎、织女悲欢离合及七夕节风俗的诗文。如唐徐凝就有《七夕》诗云:“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杜牧也有《秋夕》诗云:“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莹。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诗人借助于牛郎织女的故事,极为含蓄、深切而简练地表现了身陷深宫禁苑中的宫女虚度青春的凄凉处境。而清代余杭女诗人陈炜卿的《七夕》诗:“梧桐金井露秋华,瓜果聊因节物酬。却语中庭小儿女,人间何事可干求?”则代表了女性的一种觉醒。

     

        七夕的活动以女性最为活跃,这的确也是中国古代妇女美好心灵的生动写照。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中国人一到七夕,千家万户纷纷过节,这既是中国传统女性心灵手巧、勤劳善良、专一坚贞优秀品质的表现,也表达了传统女性希望提高技艺、追求幸福的迫切愿望。由于这一节日的来源充满了浪漫色彩,以至于现实社会中,乞巧节几乎发展成了中国人的“情人节”。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