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图书:《莎剧的黑历史》
莎士比亚戏剧在我国读者中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但有多少人知道莎士比亚戏剧后面还有一大批罕为人知的原型故事?又有多少人真的明白莎士比亚是借鉴还是抄袭别人?我读到傅光明兄的新作《莎剧的黑历史——莎士比亚戏剧的“原型故事”之旅》电子稿时,就感到很是惊异,在莎士比亚戏剧后面还有如此丰富的源流故事和转化创造的奇迹,而他又展开得如此清晰、如此有趣,这在专深的学术著作越来越缺乏生趣的今天,可谓非常难得。
作者直接选取我国读者熟知的莎氏“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第十二夜》)、“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及其浪漫抒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九部主要作品,通过旁征西典文献,对其“原型故事”追根溯源。作者以莎士比亚写戏时顺手擒来的“素材来源”与戏剧文本展开对读,深入浅出地揭示出莎剧鲜为人知的“黑历史”,即莎氏没有一部戏不是从别人那儿和别处“借债”,同时又展示出莎士比亚点石成金、补笔神功的编剧天才及其作品的隽永艺术魅力。
作者具体分析了莎氏的创造性转换,以文本、用事实,爬梳莎翁在借鉴“原型故事”上的天才手笔,即莎士比亚如何把一个或多个“原型故事”,通过自己的创造性转换,进而变成后世读者误以为“原创”的莎剧。这些被时间和一代又一代读者无情抛弃的一个又一个“原型故事”,因莎剧获得重生。换言之,莎士比亚以其编创天才使所有“借”来为其所用的“原型故事”,得以投胎转世,变成自身作品的精神血肉。如考察《威尼斯商人》的原型故事,作者将《十日谈》中的犹太富商麦启士德,《格鲁图斯的歌谣》中的犹太人,《演说家》中的犹太人,《马尔他的犹太人》中的犹太商人巴拉巴斯,与《威尼斯商人》中的犹太商人夏洛克,逐一比对,进而肯定“在挖掘人性的丰富和深度上,莎士比亚自然更胜一筹”,指出“莎士比亚艺术化地为夏洛克同基督徒的对立,提供出真实、广阔的历史与时代背景”,更认为“夏洛克作为一个艺术形象,多元复杂而又精彩深刻”,“作为威尼斯商人的夏洛克,首先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人,其次才是犹太人”,“命运则更令人心生酸楚,从喜剧发出来的笑,也含着泪”,他非要割安东尼奥胸口处的一磅肉复仇雪恨,寄托着他身为犹太人的“民族自尊”。傅光明特意指出,夏洛克在“法庭论辩”那场戏中的最后抗辩,“事实上,又何尝不是此时已无助无靠的失败者夏洛克残存的最后一点儿可怜的尊严”。这种精密的观察显现了文献通览、考辨与诠释的深厚功夫。
傅光明本是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者,孰料进入21世纪以后,他华丽转身,将20多年沉潜莎士比亚的心得转换为莎剧新译和莎剧研究。他的莎剧新译9种(即“四大悲剧”“四大喜剧”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和他研究莎剧的著作《天地一莎翁》《戏梦一莎翁》都已出版,受到海内外的高度好评。在老一代莎剧翻译家和研究专家都已谢世的今天,傅光明的工作显得如此重要,如此独树一帜、承前启后。这部《莎剧的黑历史》以其特有的创见、精密的观察和有趣的表述,将会引起更多读者的关注。我在征得光明兄同意之后,将它列入我们东方出版中心近年来很受读者喜欢的“东方—文学馆”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