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07月24日 星期三

    第29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十大读书人物”

    主办:国家新闻出版署 承办:中华读书报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07月24日   06 版)

        曹中希:速递员的读书业绩

        1964年生于山东临沂费县的曹中希自幼家境贫寒,却酷爱读书。高考落榜外出打工期间,他每天都在忙完工作后坚持阅读。2000年,曹中希来到北京,最终负责北京师范大学的快递收发。这不仅为他读书提供了更好的机会,也令他想帮助更多人爱上阅读的心愿得以实现。多年来,他与学校多个院系合作,已为贵州、四川、河北、甘肃等地多所贫困学校捐赠书籍上万册。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榜样”等。

        曹中希1964年生于山东临沂费县薛庄镇,少年时家中贫寒,父亲早逝,母亲独自扶养曹中希兄妹六人。1986年高考落榜,但曹中希热爱读书的心,却从没改变。经多方筹借资金,他在薛庄镇开办“沂蒙书画社”。在那个经济文化欠发达的年代,文化市场上的图书多以生活方面内容居多,社科、艺术、少儿等方面较少。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地阅读,他去了很多图书市场,在临沂批发城购买了社科类的和一部分世界名著等书籍。他在村里办了个农业技术推广站,引导大家科学种田。为此被村民称为“小才人”。

        后来曹中希到黑龙江虎林856农场打工种水稻,在北大荒那吃饭蹲在蚊帐里,如厕都要折把草驱赶蚊子的生活中,让他兴奋幸福的是,856农场的场部里有一个很大的图书室。曹中希每天都在忙完活后,白天,坐在田埂里,窝棚里读书,夜晚回家后,去连部图书室读。

        2000年,36岁的曹中希来北京后,最初是做建筑工给别人砌墙,可干了几个月,老板一直拖欠工资。随后,他去跟人做了几年钢材生意。后来,他又做了6年的送水工。2010年,曹中希想找一份快递的工作,可跑了好几个快递公司四

        杜权成:书香从小家飘向大家

        1992年,杜权成志愿在湖北省谷城县最边远的张湾小学支教,为了让学生接受高雅艺术、有好书可读,他有意识地收集名家字画和图书,自筹两百多万元建立了书画收藏馆和农家书屋。他免费向读者开放,十几年来接待20余万人次来此阅读、学习。其创建的“杜老师书友会”,发展会员上千人,每月坚持开展阅读分享活动,有力带动了当地的爱读之风。他是优秀的农家书屋管理员,曾获“全国书香之家”“湖北省十佳书香家庭”等荣誉。

        杜权成一家是读书的受益者,夫妇俩都是中师毕业,然后进修了专科和本科,他们自学书画、写作、摄影、民间文艺等,成为湖北省谷城县首屈一指的文化之家。女儿杜天娇自幼爱好读书,以谷城县中考状元身份考入襄阳五中,高考以优异成绩考入四川大学,去年被推优保研浙江大学提前攻读博士研究生。

        1992年,杜权成志愿在谷城县最边远的张湾小学支教,为了让学生接受高雅艺术、有好书可读、拥有丰富的业余生活,他有意识地收集名家字画和图书。27年来,他珍藏书画2400多件,图书3万多册,多方“化缘”,自筹两百多万元建立了杜权成书画收藏馆和农家书屋,内设展览厅、创作室、图书馆、阅览室、学术报告厅等功能室,免费开放十几年,接待20余万人次来此阅读、学习书画、听报告、接受辅导,多数读者是居民和中小学生。节假日,这里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夫妻俩辅导过400多人次在省级以上书画、写作、演讲、读书征文等活动中获得金银(一二等)奖。他牵头创办的山茶花文学社,坚持年出刊200多期,发稿5000多篇,文学社曾经获“湖北省首届中

        樊登:以一己之力,创读书品牌

        2013年,樊登和三位好友在西安共同发起“樊登读书会”。六年之后的今天,樊登读书注册用户已超过1600万人;樊登读书APP累计收听超过12亿人次,累计收听时长已超过600亿分钟;全球设立线下授权机构超过4200家;累计举办线下读书分享活动10万余场。樊登和他的“樊登读书”一起,也在为爱心事业而积极行动着,截至目前,已在全国建立了超过100家爱心图书室,让更多孩子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

        1999年,正在读硕士的樊登代表西安交大参加国际大专辩论会,并夺得冠军。2001年,他师从崔永元,成为一名年轻的央视主持人,曾主持《12演播室》和《三星智力快车》等。2004年,樊登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电影学博士学位。2007年进入北京交通大学做老师。

        在校期间,樊登经常有机会到处去讲课,他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很多人让他推荐书单,但是买了之后却不看,没时间或看不懂。他意识到这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进一步了解后,他认为这是整个社会的阅读能力在不断地下降。有感于自身从书中收获特别多,樊登非常希望看到更多人能够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生活。

        2013年,樊登辞职,针对“没时间读书、不知道读什么书、阅读效率低”这三个主要原因,他和三位好友在家乡西安共同发起创办“樊登读书会”(后更名“樊登读书”),立志以推广阅读为业。

        “樊登读书”一路走来,从最初西安每年上百场线下读书活动,发展到如今全国每周数百场活动。樊登选讲的书,围绕创业、亲子、情感、生活……有最近上热销榜的新书,也有百年的经典老书。樊登

        郭恒勋:“日记大王”60年的坚持

        山西省阳城县退休干部郭恒勋嗜书如命,他爱书、买书,藏书达两万余册,他抄书、背书、著书、出书、捐书、赠书,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撰写读书札记50多卷,制作剪报50本,至今已出版发行文学著作12部。尤其令人称奇的是,郭恒勋已坚持60年天天写日记,从不间断。60年来,他写下的日记有1100余卷,3000余万言,写秃了300多支毛笔、用废了150支钢笔。他被誉为“日记大王”。

        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书,郭恒勋只能到处借书看。后来参加工作,只要一发工资,他就往书店跑,有时买书竟连家里日常开销的钱都搭了进去。1975年,郭恒勋调入阳城县卫生局工作,那时他每月的工资只有34元,每次出差,所到之处,他只去一个地方——当地的新华书店,然后就是疯狂购书。有一次,他去长治开会,一套《鲁迅全集》让他动了心思,28块钱买了书,他连回阳城的路费都没有了,只能跟别人借钱才买上了车票。而这样的故事,在他的买书生涯中实在再平常不过。

        除此之外,郭恒勋收藏书的渠道还有很多。比如抄书,20多万字的一本书,他整整抄了半年,再比如拾书,垃圾堆、废品收购站,别人扔了卖了的书,在他眼里都是宝贝。如今,他的家庭藏书已达2万余册。

        因为爱读书,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郭恒勋走上了自学成才的道路。1994年,他的首部诗集《杂咏集》正式出版,之后,他又陆续出版了纪实文学《诗的愤怒》,两部日记格言《生命的完善》《滴水斋箴言》和《滴水斋诗抄》《滴水微澜》《滴水惊涛》《滴水旖旎》《滴水绮梦》5部日记体诗词集。

        郭恒勋另一项

        李冬生:9旬文字匠人的光和热

        正常人一辈子要工作40年左右,安徽出版界离休干部李冬生的职业生涯,却超过了60年。从18岁参加地下党算起,李冬生先干了30年文艺工作,又干了30年新闻出版工作,跟书打了一辈子交道。用他自己的话说叫做“读了80多年书,写了60多年书,编了40多年书。”他自信地说,几十年的编书生涯,几乎没有出过一丝差错。他被中国文联授予“为社会主义文艺工作60年”荣誉证书。

        1928年出生的李冬生,是安徽出版界的离休干部,也是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终身制)的专家。他的一生,对事业的专注和奉献之心,从未停歇。离休后,仍甘当“志愿者”,为出版社审稿20余年,关心老干部处的党建工作,不断释放着光和热。

        1946年,考上了安徽大学的李冬生开始参加地下党工作,在上海、南京和老家芜湖这条线上做“交通员”,口头传递组织的消息、护送情报人员、保存电话局和电厂等。

        1977年,李冬生从安徽省委宣传部下放的池州地区,调到了安徽省新闻出版局。结束了30年文艺工作,开启了30年新闻出版工作。直至1991年离休前,担任过安徽画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安徽省出版总社副总编、《汉语大词典》安徽办公室主任等职务。

        离休并不是李冬生职业生涯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他继续担当起报刊和书籍的审读工作。义务负责了两年报刊,后又当专职编审。离休后的李冬生,这一干,又是17年。“到了2005年,安徽出版集团成立了,我还审了两年书。后来眼睛实在看不清了,找我审书的人才越来越少。”李冬生回忆起那些年的人和事,即使休息在家,上门讨教的同

        李尚容:国学文化小传承师的大能量

        2008年1月出生于天津的李尚容,自幼在家庭的熏陶下,酷爱读书。日积月累中,熟记了上千首诗词,种下了国学文化的种子。尚容年纪虽小,读书却多,中外名作,尤爱历史。曾参加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比赛,表现出众,展现了少年风采及传统文化对人的滋养。小尚容为推广国学做了许多事情,曾为一所贵州山区学校筹集了价值16万元的图书等物资,让更多贫困地区的学生读上了国学经典书籍。

        2008年1月出生的李尚容,自幼在家庭的熏陶下,酷爱读书。自出生起,古诗歌曲是她每天清晨的起床音乐,日积月累中,熟记了上千首诗词,种下了国学文化的种子。

        三岁时,她开始系统地学习国学文化经典书籍,同时还阅读了大量中外名作,达数千册。这些书籍让她的视野广阔了,思辨能力更强了,也更自信了。

        6岁时,李尚容参与录制了央视《向幸福出发》的节目,展示了国学文化之美,被大众关注。同年起,她先后受邀为两套国学经典配音,历时四年,录制了33本共50多万字的古文原著,其稚嫩清亮的声音被誉为“最美童声”,目前已在国内外广为传播。

        7岁时,李尚容参加了央视《中国诗词大会》,面对题目,从容不迫,对答自如,获“诗词达人”称号。节目录制期间,尚容听闻贵州一所大山里的贫困学校有1600多名学生,却没有一本课外书时,萌发为学校捐书的想法,后在父母帮助下发起众筹,很快为这所学校筹集了价值16万元的图书等物资,并亲自送往学校。除此之外,尚容还利用自己配音所得,捐助了腾讯“经典书籍助力留守儿童”项目,让更多贫

        刘石江:农村文化守护人的执着与坚守

        刘石江是福建省宁德市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1974年高中毕业后,他借钱创办了全地区第一家农家书屋,全年无休,免费向村民开放。45年来,尽管遭受过质疑,遭遇过困难,但他办好农家书屋的信念却从未动摇。他先后从事过木工、养殖户、司机等工作,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把书屋一直办下去。他的坚持收获了回报,农家书屋已成为当地农民学习、交流和文娱活动的中心,成了山村里最吸引人的地方。

        刘石江是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竹管垅乡的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因酷爱读书,与书籍结下了不解之缘。1974年高中毕业后,刘石江创办了全宁德地区第一家农家书屋,从此他就与图书为伍,默默付出。屈指算来,已经摸爬滚打走过了45个春秋。

        书屋创办伊始,为了买书,身无分文的他在父亲的同意下,将家中仅有的一头猪卖了,又向生产队借了400元,就这样带着600元,到城关买了1000多册书,并添置了书架、桌子、椅子等,再腾出一间屋子,简陋地“开张”了,平日每天11时-14时、18时-21时,农闲及节假日则全天开放。

        慢慢地,越来越多村民聚拢到刘石江家里,有的借小人书看,有的借小说,有的借农业生产技术的书籍。刘石江一边管理书屋一边阅读,无形中为自己和他人增加了许多乐趣。村民们也改变了无聊时打牌赌博的习惯,他的书屋成了最受村民喜爱的地方。

        1993年夏,他把自家住房腾出街边两间店面和四个房间,并把家中仅有的2万多元积蓄全数投入书屋建设中,扩大书屋规模,增设报刊阅览室、乡情教育室及棋牌台球室,添置卡拉OK设备等文化娱乐设

        向民志:身残志坚义办农家书屋

        大山里的向民志双脚先天性残疾,只念了五年小学便被迫辍学。他依靠双手爬到半里多外的村部借阅报刊,借助读书战胜了残疾所带来的不幸。为了使身边人都认识到读书的好处,更为了给山区的留守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他克服重重困难,自筹资金十多万元创办农家书屋。多年来,书屋成了村民和孩子们的家,他也先后获评“全国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和“湖南省书香之家”。

        向民志出生在湘西泸溪县潭溪镇大山深处的一个小乡村里,那里离县城远,文化信息十分落后,几乎见不到一本书。向民志因为双脚先天性残疾,走不出大山,升不了学,只念了五年小学便辍学了,日子过得十分痛苦。一天,因镇里的邮政投递员有事,来不了村里送报刊,遇见他的父亲,便委托他父亲将报刊转交给村里。父亲拿回报刊,因事未来得及交到村部,摆在家里饭桌上。向民志借机拿起来一张一张阅读,这一下,他彻底迷上了阅读。

        没有书,他用双手爬到半里多外的村部去借报刊,没日没夜地读,不认识的字,他就查字典,好的段落和句子就摘录下来。有了书报的陪伴,他的生活开始充满阳光。

        为了使大家都认识到读书的好处,向民志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周围的人多读书,提升思想品味。每读到一本好书或一篇好的文章,他就会抑制不住地向他人推荐。很快,他便成了周围人口中的“读书痴”,成了村里人读书的楷模和追求进步的榜样。只要有空闲,大家都会和他来交流,特别是村里读书的孩子,每逢周末和节假日,都聚集在他家里读书学习,俨然把他家当成了增进知识的第二课堂。

        杨云宝:双目几近失明不辍读书

        杨云宝视力残疾,双目几近失明,但他酷爱读书。为了读书,他放弃了仕途,甘愿当了一名普通的图书编辑。同样是因为读书,他结识了费孝通、张岱年、季羡林、任继愈等学术大师,受到他们的影响和指点,并结出丰硕成果。杨云宝无怨无悔,读书给他带来的快乐远大于重度眼疾带来的痛苦。读书于他不仅是一种习惯,更是自己主动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并铸就他的人生境界和生活趣味。

        杨云宝视力残疾,双目几近失明,但他酷爱读书。

        1964年,杨云宝进小学读书,刚识字享受阅读的快乐不久,“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来临,在“知识越多越反动”的荒唐岁月里,他的阅读不得不转入地下,只能是碰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许多书和手抄本是躲在煤棚里,或是在被窝里看完的,有时晚上停电只能借着蜡烛和煤油灯的微光通宵达旦地看书。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读书,他十岁就戴上了300度的近视眼镜,成了那个年代少有的“怪物”。父母亲为之焦急万分和医生的无力医治都没有动摇他读书的决心,以至于十八岁高中毕业时,祼眼视力仅有0.1,700度的镜片厚得像啤酒瓶底。

        1978年,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凭着多年读书的积累,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式的激烈高考竞争中,杨云宝考入昆明师范学院这所西南联大留在云南的大学。久旱逢甘霖,他和绝大多数77级、78级的同学一样,在知识的海洋里不知疲倦地畅游。经过四年苦读,杨云宝以优良成绩毕业,被分配到蒙自师范专科学校教书,眼镜度数也升到了1000度。

        出于对读书欲罢不能的酷爱,1990年杨云宝主动放弃了云南

        张红星:退休教授普及国学

        通过勤奋读书,张红星从一名食品厂工人成长为全国省市职工教育优秀教师、“振兴中华职工读书活动”优秀典型。他立志带领千万人走进国学,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奉献全部力量。创办了多个广播电视读书节目,举办国学读书大赛,在省市区图书馆和书店主讲系列读书讲座三十余年;每年在全国举办公益讲座百场,带动学校师生、部队官兵、退休干部等大批读者阅读国学经典。曾获评“全国书香之家”。

        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张红星自幼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文学,他的祖辈父辈在年轻的时候就收藏了许多的线装书。逐渐长大,他也对古诗文特别感兴趣。文革期间,家里的上千册藏书被红卫兵抄走,他就尾随到了废旧物资公司的书本仓库,并设法找到在此工作的邻居,每天入库读书。就这样,儿时的他便每天行走在家与书本仓库之间,通过阅读,积累了丰富的国学知识。

        通过勤奋读书,张红星从一名食品厂工人成长为全国省市职工教育优秀教师、成人教育学会理事,“振兴中华职工读书活动”优秀典型,省统计局干部、高校教师,优秀导师等。张红星每天读书,已经通读《十三经》《二十四史》、诸子百家和古诗文集。连年荣获国家省市(最佳读者、特色藏书家、藏书状元、读书之家)等多种称号。

        上世纪70年代起,张红星开始在各图书馆评介古代文化,90年代先后进入东北大学、沈阳音乐学院、鲁迅美术学院、辽宁大学等高校,举办国学课程和讲座。而由他主讲的国学课,使大学生们深入经史子集,了解传统文化。古代汉语课上,张红星也总是带领学生把先秦诸子的原文改编成一篇

        本报综合报道(按姓名音序排列)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