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07月03日 星期三

    不随意更改教材也是一种科学态度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07月03日   08 版)

        “这个学生的质疑是很好的,课本里的故事是从《战国策》里出来的,古文就是这么记载的,我们暂时不会更改教材。”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基础教育分社刘江华老师在接受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采访时称。他告诉记者,“用生活逻辑来看,是有一些问题,寓言故事里很多存在这个问题,包括外国的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允许有一些想像和夸张,而这个故事本身是为了说明道理,并不是以讲故事为主。”(6月25日《重庆晨报》)

     

        前些天,福州8岁的二年级男孩小冯发现,语文课文《羿射九日》中前一段刚提到“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下一段又提到“他蹚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因此他质疑道:“既然晒干了,那后羿是怎么蹚的?是不是课文出错了?”学生的质疑,引来不少专家对此进行释疑,也有消息说有关出版单位会对教材进行适当修改。现在看来,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已经明确表示不会更改教材。以我看来,不随意更改教材也是一种科学态度,值得点赞。

     

        一个时期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对教材的质疑声不断,从入选课文的质量到教材中的差错舛误,都不乏质疑。他们中有的工作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也有的是人文学者,更可喜的是,还有的则是正在读书的娃娃。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对课文有看法、有自己独到的观点,这是十分可贵、可喜的,反映了人们在读书中善于思考、敢于挑错的良好习惯。能把自己的见解通过上书或借助媒体的方式反映到出版部门,有助于教材编写组通过认真研究,在适当的时候使教材更加完善。但是,也要看到,不是说一有质疑就必须马上对教材进行修改。实际上,有的质疑需要修改,有的质疑就未必需要修改。须知,不随意更改教材也是一种正确的态度,甚至更是一种严谨的学术风范。

     

        一篇古文,经过几百甚至几千年流传下来,不但版本很多,而且在流传的过程中有手写、印刷的失误,更重要的是,编篡者会不断的修改,致使古文的原貌大打折扣,乃至走了样。可以说,编篡者对诗文的修改,既劳苦功高,亦有改得不慎重改坏了的地方。积极修改未必是锦上添花。比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我们就没有必要改成“纪念”。再如出自鲁迅之手的“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我们也不可觉得重复之嫌就删掉,说成“我的后园有两株枣树”。因为在语调上,那是鲁迅沉重心态的反映。我认为,收入教材中的课文应该最大限度地保持原貌。除非需要修改的错别字,其他思想内容、表述方式等方面,最好能存历史的原貌。这既是对原创作者的尊重,也是对历史的负责。像这位学生的质疑当然是好的,可我们不能随意改一篇古文,如果乱改,那就失去了古文的意义。

     

        综上所述,不要一看到质疑教材,就想到去修改。要保持教材的稳定性,尤其是不要用现代人的意识去乱改古文,那会得不偿失。

     

        山东省临沂市 孙建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