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04月24日 星期三

    作者从历史的梳理中,准确定位“试点”这一研究对象,一方面说明他们对历史资料的丰富占有,另一方面还说明对近百年中国历史方位的深刻领悟。

    实践哲学的中国范式

    王洪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04月24日   16 版)
    《试点:改革的中国经验》,郑剑、李冉等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年12月,定价:56.00元

        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试点:改革的中国经验》一书,全景式地探索和研究了中国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以来的各类试点,可以说是一部特别的党史和国策研究专著。作为向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献礼书目,该书是中宣部确定的年度主题出版选题之一。通过阅读全书,不仅获得了一堂实践哲学的理论灌输,还可以从那一束束形成燎原之势的星星之火,感受到中国经验的耀眼光芒。

     

        独特的选题,写就中国现当代发展史上的一则佳话。伟大的时代必将产生伟大的思想,呼唤伟大的理论,惟有生动的实践才是理论之源泉。在中国的大地上,几乎所有的重大决策都是从各种各类的试点中获得经验,并且由此及彼地在不同的层级进行实施,从而推动党的建设、国家治理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中国现当代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涵盖了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样三个历史阶段。在这三个历史时期的每一个环节中,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进行伟大斗争和伟大事业时,都重视从试点中汲取正能量,激发原动力,取得新成就。试点既是一种重要的政策形式,也反映了国家治理中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智慧。郑剑等人眼力独到地挖掘出试点这一在我国现当代建设和发展史上的一项成功实践,根据自己的研究和对资料的占有,写成了《试点:改革的中国经验》。全书主题鲜明、视野宏大,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作指导,清晰地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通过试点推动各项事业取得胜利和成功的哲学基础、生动实践、新时代的科学发展呈现给广大读者。一切实践都是要在时代这个特定时空转换中撞击出思想的火花。

     

        实践的观点是本书的逻辑起点和必要的哲学基础。凡对一种思想、理论或学说的研究,总是要找它最一般的本质规定,以准确地把握研究对象。这样的本质上之规定,正是理论的起始范畴,即理论的逻辑起点,其内涵贯穿于理论发展的全部过程,同时还要对完整理论体系的建构起着促进作用。《试点:改革的中国经验》的作者们从历史的梳理中,准确的定位“试点”这一研究对象,一方面说明他们对历史资料的丰富占有,另一方面还说明对近百年中国历史方位的深刻领悟。在宏阔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生动实践中,试点从来都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所以,作者们认识到:“人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有限性,是试点必要性的重要基础。”这样,作者在研究中仿佛找到了打开认识、了解、研究“试点”这个特别选题的密钥,同时让我们对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模式的“试点”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角度。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的感性的、对象性的活动,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毋庸置疑,惠及人类的“中国模式”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实践第一的哲学理念,也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立足于中国的实际,在一次又一次的“试点”过程中回答时代提出的新课题。而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马克思的至理名言被看作对真正的实践哲学的呼唤。由此可见,实践的观点正是《试点:改革的中国经验》的作者们在研究和探索“试点”这一独特的“中国模式”时所坚持的逻辑起点。他们无论是在寻找“试点与国家治理”“试点与中国道路”,还是在具体阐述试点试验的组织和方法运用,都遵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秉持的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政治哲学。

     

        以历史节点和丰富实践作为研究坐标,建构试点的理论框架。近百年的党的历史在人类的历史谱系中,只是正在不断发展和推进并将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彩一瞬。历史的时空恰好是我们了解历史的基础,由此来阐发历史的叙述,发现、整理、解释与评价历史的延续与变迁。一部中共党史表明,试点的历史很长,同时试点的实践丰富,试点随着相伴的历史时空转换而变得愈加多姿多彩,甚至成为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我们在读《试点:改革的中国经验》时,沿着历史的线索,在一个又一个发生于中国土地上的“试点”经验中仿佛触摸到理想实现的路径。他们把脉历史的节点从时间的顺序着眼,比如把“试点”的研究置于新中国成立以前、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改革开放以后到党的十八大之前、十八大以来这四个阶段,这样把“试点”研究放在历史的背景中,无疑容易找到彼此之间的联系,而且可以从“试点”的历史特点中找到“试点”的必然性。

     

        作者在第一章给出的概念:“试点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具体运用,也是创造性国家治理的智慧结晶”。这一表述虽说并不周全,但是我们能从中体会到作者们对“试点”这一独特的实践活动,试图通过13万多字的篇幅来建构一个理论框架。在哲学的思辨中,不断地抽象出试点的特征,对经验加以仔细分类,并且用试点的经验资料检验自己的提法和判断。我们应该知道,逻辑、理性和经验研究,是科学理论构建必须要依赖的。但是,也可以侧重于通过经验的研究,以可以验证的方式对某类社会现象作出系统性的解释。不管如何,建构科学理论,是需要建立起命题演绎系统的。不过,这需要对试点的诸多经验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推动理论框架的缜密。由此,我们更加期待《试点:改革的中国经验》这一实践哲学的中国范式的充实和深化研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