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04月24日 星期三

    高考改革的中国特色与中国道路

    郑若玲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04月24日   04 版)
    “中国教育改革40年”丛书,科学出版社出版

        高考制度作为连接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不仅决定着高等院校的生源与办学质量,而且对中等教育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高考也走过了41年风雨改革路。回顾发展历程、展示伟大成就、总结经验教训、提炼中国元素、建设中国道路、贡献中国经验,不仅是对改革开放这一伟大事业40周年最好的纪念,而且为通向美好的未来架设坚固的桥梁。在改革开放40周年到来之际,科学出版社出版策划的“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教育改革40年”丛书可谓恰逢其时,其中的《高考改革》由我主持撰写。本书在对高考制度发展历程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对高考形式、科目、内容、录取等高考制度各主要方面的发展与改革进行细致梳理,对其中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高考制度的最新改革进行追踪与反思,力图从高考制度发展的曲折历程中提炼中国元素、展现中国特色、阐释中国道路。

     

        高考改革的中国特色:

     

        影响重大

     

        我国是考试的“故乡”,具有悠久的考试历史、丰富的考试经验和厚重的考试文化,历来重视考试取士、公平选才。正因如此,1952年创建统一高考制度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由于有“文化大革命”废除统考制度造成教育领域极大混乱的历史教训这面“镜子”,1977年恢复的统一高考更成为人们择善而从、备加珍惜的一项人才选拔制度。被喻为“举国大考”的高考是我国社会生活中每年一出的“重头戏”,高考改革自然也成了我国的“社会焦点”,不仅政治领域对它青睐有加,学界关于它的争论“剑拔弩张”,媒体的高考报道可谓“狂轰滥炸”,公众对它的街谈巷议也聚讼纷纭,对它的感情更是五味杂陈。每年盛夏的“高考季”也是公众议论高考的“高温期”,各种媒体的介入与关注,使高考话题的热度一浪高过一浪,就连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等举世瞩目的国家级主流媒体,在高考期间也一定会聚焦这一活动。永远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似乎就成了高考的“宿命”。

     

        之所以如此,缘于高考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也缘于它要体现不同群体的利益与诉求。在中国,高考不仅仅履行着为高校选拔合格新生的本质职能,还发挥着教育、文化、政治和经济等诸多社会功能,尤其是高考的社会功能始终凌驾于教育功能之上,加之历史传统与社会观念的影响,高考背负了许多本不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改革的包袱十分沉重。高考社会功能凌驾于教育功能之上,最显著的表现就是高考维护社会公平的功能被无限放大,成为一切高考改革的出发点与评判改革成败的准绳。因此,40年来每一项高考改革,无一不在公平与科学之间徘徊取舍、在矛盾或两难之中百转千回。被公平紧紧捆绑的高考制度,当其改革面对公平与科学、效率、个性、特色等诸多矛盾抉择时,往往首选公平,甚至为了公平而舍弃其他,一些颇有价值的教育改革探索,也因此困难重重甚至难以为继。

     

        高考改革不仅是一个与考生及其家庭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到教育发展与国家进步的重大问题。高考恢复后不断进行改革,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高考驶入了改革的快车道,各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程度的进展。目前,高考改革已到了攻坚阶段,正在逐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高考自身发展的需要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各省市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渐次开展,使高考改革及其研究迎来了“关键期”。高考制度的研究者必须在充分吸收民众对高考的爱戴、愤慨、失望、激越乃至责难等各种情绪后,将它们转化为高考研究的动因与动力,并持以理性与冷静的研究态度。

     

        高考改革的中国道路:

     

        公平自主

     

        作为一项具有重大社会与教育影响的大规模考试制度,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分歧太大,高考改革存在诸多两难,涉及方方面面,责任重大,千头万绪,可谓“剪不断理还乱”,可以说是中国教育领域最大的难题。然而,面对千头万绪乱如麻的诸多问题,我们又不能不努力探索和建设一条具有可行性的高考改革的中国道路,不仅要基于国情民意,而且要尊重教育规律。择要而言,建设高考改革的中国道路有两大基点,一为公平,二为自主。

     

        从公平的角度看,尽管高考改革深为公平所累,并因此被赋予许多本不该承担的重责,但坚守公平仍是高考改革的重要原则。在中国,高考的公平性之所以被强调,原因有二:一是历史与文化的影响。自古至今,中国人都是“不患贫而患不均”,在考试方面则是“不怨苦而怨不公”。在各种选拔人才的途径中考试最为公平和有效。唯有考试能在制度上遵循“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规则,可以杜绝“人事因缘”和“属托之冀”。如果连最刚性的考试制度都不公平,无疑会触碰到民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期待底线。二是国情与现实的需要。高考不仅事关考生前途命运之大体,而且具有促进教育改革、提升社会文化、稳定政治秩序、促进社会流动等重要的国家治理功能。因此,高考改革必须首重公平,尤其是机会竞争上的公平。笔者也认为,只有在基于公平的前提下稳步推进,才可能使改革的教育与社会成效实现最大化。高考改革若改掉了公平,无异于“革”自己的“命”。当然,什么是真正的公平,我们需要何种程度、哪个角度的公平,如何使公平与科学相得益彰,如何平衡好高考的社会功能与教育功能等,都需要理性研究、择善而从。

     

        从自主的角度看,应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更好地践行高校招生自主权。高校作为一种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特殊机构享有办学自主权,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一种世界性的历史传统。欧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之所以享誉世界,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其高等教育具有办学自主、学术自治的传统,高校享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21世纪以来,我国高水平大学试行了自主招生改革,这本是一项旨在提升高校招生自主权、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或鼓励专长发展的颇有意义的改革,也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但由于传统、观念、意识、经验、操作等各种原因,我国的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仍处于“带着镣铐跳舞”的状态,自主权非常有限。而且,我国大学对生源多样化的意义普遍认识不够,对特殊人才的价值也普遍缺乏自觉意识。今后应开阔眼界、拓展思维、加强研究,强化高校招生的自主意识与多样化意识,为特殊人才进入高水平大学开辟科学、合理、可行的绿色通道。与此同时,大力践行高校自主招生权,尤其对高水平大学,应充分尊重其改革意愿、培育其招生能力,赋予其充分的招生自主权。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践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并将中小学教育有效引导到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的轨道上。与此同时,增强招生机制的透明度,让自主招生“沐浴”在阳光下、成长在自由中,以便发挥其科学选才与引导教育的最大功效。

     

        在过去的40年,高考见证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巨变,并努力与时俱进,尝试了许多颇有意义的改革。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竞争起点的上移,高考制度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还会继续改革,而且涉入“深水区”后,改革难度将进一步加大。但无论高考如何变化,一些基本的理念与原则都必须一以贯之地体现与遵循,比如,坚守公平公正、秉持科学创新、促进个性发展、强化育人功能、提升教育质量、服务社会需求。与此同时,应加强高考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明确教育问题与社会问题的边界,尊重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凸显高考制度的教育功能。高考作为一项社会影响巨大的教育制度,改革困境永远是它逃不过的“宿命”,从困境中“突围”正是它的生命力所在。高考改革,永远在路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