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早上好!
我叫赵艺(ZoeJordan),是2019年全球青年中国论坛执行委员会联合主席。在此,我谨代表执委会全体成员,诚挚欢迎各位来到2019年全球青年中国论坛。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我们:重述中国故事”。欢迎大家来到燕京学堂,来到北大,来到北京。
在座各位代表中有很多人是第一次来到中国,也有很多人已经把北京当作了自己的家。无论你是首次踏进古朴的北大校园,还是学习、生活在这里,我都衷心欢迎你们来到今年的论坛。自2016年至今,全球青年中国论坛每年都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相聚在燕京学堂,共同探讨当前中国面临的问题,以及中国与世界的关联。一年一度的论坛已经推动形成了有思想、有动力、有创造性的青年社群,促进大家对中国的了解。
每一届全球青年中国论坛都围绕着特定主题展开,在前几届的基础上会建立起新一届论坛主题的概念。前三届论坛分别探讨了中国不断增强的世界影响力、中国的创新能力、中国的现代复兴。我们今年选定的中国研究的切入点更加具体化,但意义同样丰富。下面我介绍一下今年的主题,以及执委会对该主题的设想。
首先,“我们:重述中国故事”是一场关于中国的研讨会,但我们以性别作为进一步探究中国的切入点。换言之,本届论坛以性别作为问题框架,探讨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法律、发展等问题。“我们:重述中国故事”是一个跨学科主题,具有学术性、现实性和批判性,从各个角度广泛探讨中国问题,但性别概念是探讨开始的切入点。
在接下来的三天中,我们将讨论当代中国面临的问题,包括中国的司法体系、外交政策、城乡差距、开发项目、科幻文学等。这些或许是你已了解的“中国故事”。这些熟悉的中国故事涉及“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的政治崛起、传统儒家思想、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令人激动的发展轨迹。
但所有这些我们要讲述、审视甚至质疑的中国故事,都以性别为前提展开。我们要讲述的故事不一定以性别结束,但是是在性别的前提下,对现代中国复杂的社会生态体系发问。
比如,我们不会提出“哪位女性主导着中国科技行业”这样的问题,而是会以“中国的新兴技术如何催生了性别偏见”这样的问题开始探究。我们不会探寻“儒家思想如何定义性别角色”,而是要弄清楚“在女性批判视角下,传统儒家思想体系的变化”。通过性别视角分析这些“中国故事”,我们不仅会看到故事本身,也能了解这些故事形成的原因与轨迹。我们希望这些植根于性别的提问能够让大家对中国有更丰富、更细致、更多样的理解。
那么,我们为何最终选择“性别”作为探究现代中国的切入点?下面我谈一下我们的团队做出这一决定的过程。从去年九月起,在前排就座的16位执委会成员全身心投入到论坛的筹备工作中,努力为大家搭建可以展开有影响力的讨论的空间。
在筹备工作伊始,我们就确定了若干目标。首先,我们希望本届论坛不仅仅对中国问题开展一般性讨论,更要深入到现代中国的若干特定领域之内。我们思考了一下,历史学家会如何书写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我们认为无论是具体到中国一个国家,还是推及世界范围,性别问题都是当今时代的标志性特征。将性别确定为我们的发问基础之后,本届论坛就不仅要探讨当今中国面临的紧迫问题,同时也要确定未来若干年人们会提出的问题。
由此,论坛就被置于更广阔的全球化背景之下,当今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变革大部分始于性别问题。此外,我们认为性别不仅涉及女性、女权或性别研究,更是当代个人与社会层面种种变革现象的根源之一。性别,不仅是中国女性故事的讲述角度,同时也是无数个中国故事的着眼点。我们希望在未来几天的论坛中大家能够互通有无,了解新的中国故事。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这些故事能够帮助大家为各自群体中有关中国主题的思考制定相关进程。
实际上,规划一场目标如此远大的会议,挑战重重。我们从最困难的部分入手。如我所说,在座各位中有很多人是第一次来到中国,有些人已经获得了中国相关研究的博士学位,而另外一些人则是生于斯长于斯。你们当中有某一领域内的专家,希望了解中国在该领域内的影响力。你们当中也有区域问题专家,希望深入了解某一学科。那么,我们该如何让大家同时参与到有意义的讨论中来?我们应该如何让所有与会者都能在论坛上有新发现?能够提出开拓性的问题,同时与更大的群体分享自己的专业知识?
首先,我们邀请了来自九个国家的35位发言嘉宾。他们中许多人此刻正坐在我们中间,感谢他们的投入和付出,论坛才得以变得多元而生动。
这些嘉宾当中既有学者,也有实践者,都是各自领域内的专家,他们帮助制定议题并指导我们展开讨论。我们邀请了性别研究领域的多位专家,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中国问题的专业人士,大部分人对性别研究和中国都兼具了解。我相信发言人的讲话将会对与会者有所启发,我们也希望大家能够在小组讨论和讲座之外与各位发言人积极互动,同时从自己的背景和视角出发,与发言人切磋。
其次,本届论坛有多个分论坛供大家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参与。论坛分为经济学与发展、政治与法律、社会与文化三大板块,大家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各个板块内的讲座和讨论小组。大家具有各自的知识背景和经历,我们希望各位能找到适合自己,同时能够激发新发现的活动。
最后,大家将在讲座、小组讨论、文化工坊、与会代表演讲,以及北京胡同参观中度过充实的三天。我们希望在论坛结束的时候,在感到筋疲力尽的同时,通过倾听、讲述、体验北京大学和北京,你们也能带着丰富多彩的中国故事满载而归。全球青年中国论坛不仅是一场学术会议,通过论坛上的浸入式活动,我们更希望大家能够在对北京的体验中、在与大会发言人的对话中,最重要的是,在与彼此的切磋中,对中国有新的了解。
论坛归根结底是属于与会者的。从60个国家而来、相聚在燕京学堂的各位代表,才是全球青年中国论坛的核心所在。在座的各位代表最终从5600余位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因为你们有独特的、意义重大的故事与我们分享。为此,我衷心感谢各位能与我们共度这个周末。我希望大家能够互通有无,努力加深对中国的探究,热情加入我们的燕京学堂大家庭。我们在这里张开双臂欢迎你。如果这个周末你们要带上一样东西离开,我希望是你们发现的崭新的中国故事。我相信,通过性别视角审视中国,你就会找到这样一个故事。
如果没有燕京学堂的领导和老师们的帮助,没有论坛组委会的努力,没有我们演讲嘉宾的参与,没有志愿者的付出,我们无法办成这样一个盛会。在此,我们衷心感谢各位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