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内心的歌谣》是李广平先生多年写下的流行音乐笔记,可以说它是近年来最值得阅读的一本极具个性风格的流行音乐史著作之一。30多年来,李广平先生耕耘于流行乐坛,不仅作为一个优秀的词作家,留下了《你在他乡还好吗》《潮湿的心》《相信远方》《101个祝福》等经典作品,而且作为中国流行音乐最早的先行者之一,还参与创作、制作、推广、传播、评论等,这样的多重身份,以及亲历的在场性,毫无疑问,让他对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意义以及存在的局限都了然于心。
这本笔记体的音乐著作,从一个个具体而生动的个案,为我们描绘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发生与成长历史。作者通过与这些音乐人面对面的接触,近距离的观察,客观而精确地评价了中国一批具有代表性音乐人的作品,及这些音乐人或他们作品背后的音乐故事。他们中有刘欢、王洛宾等,在作者笔下,这些音乐人的作品特征就像一帧帧洗练而充满寓意的镜头,串联起一幅流行音乐的历史长卷。
总体读来,这本书有三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历史的“在场性”。该书是作者对近几十年中国流行音乐的在场笔记,以“我听……”这样的书写方式,展现对一种当下与历史,作品与心灵的对话关系,因而具有特殊的流行音乐史的价值。二是崇尚真情创作观。该书字里行间秉持着与作者自己创作风格相一致的艺术追求,即一种“抵达内心的歌谣”的创作。三是该书也体现了出了作者对流行音乐原创性的坚持和提倡,所谓的原创,除了展现音乐人的创造力外,真情是其最基本的感情基石。
从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史来看,广东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代表和缩影。作为中国流行乐坛的一名出色的多面手,作者多年居住和工作在南方,对南方流行音乐的发展情况十分熟稔,尤其是对广东流行音乐的发展史更是亲历者,作者书中提炼出20个关键词,都是作者亲历过的历史现场和感受。
李广平先生在流行乐坛三十多年的辛勤耕耘,用流行音乐界俗语说,捧红了李春波、甘萍、李进、伊扬、廖百威、张萌萌、火风、孙萌、张莹等歌手,他不仅有相当丰富的流行音乐“造星”经验,还有丰富的创作经验,这些流行音乐界点点滴滴的在场笔记汇合起来,终成一条清晰有力的河流。这样一种在场性的、笔记式的、客观性写作方式,使它与一般二手资料整合的音乐史书写区别开来,透过一个个现实案例,让我们体验到历史的现场感,鲜活感,从而真正了解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历史场境。
作者崇尚真情创作。这种真情,遵从内心,出自灵魂。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评论,作者都从真情出发,不仅自己坚持抵达内心的创作,追求心灵的深层次感动,践行情动于中的理念,也大力推崇以情入文、以情入歌。作者提出,为什么每次我们听到熟悉的音乐或歌声,就会想起经历过的人生片段,想起熟悉的朋友,想起第一次听这首歌的情景,一次、两次甚至多次地流下眼泪?因为是音乐激发出我们深藏于内心的那些丰富情感,那些无法用语音述说出来的感受。音乐是通向人们内心世界各种隐秘的情感的桥梁。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音乐的力量正在于情感,音乐是灵魂的栖息地。
从原创性上来说,作者坚持原创精神,无论是对传统音乐、民族音乐的重视,乃至小众音乐的关注,还是自己的创作实践,都秉持这种原创精神。值得深思的是,作者在流行音乐的初创期,推出了大量妇孺皆知的作品,捧红了不少大众明星,但近年来,作者更关注的是那些小众音乐家们,比如洪启、何力等,因为在这些音乐人身上,他们还保持了与商业歌曲不同的创造精神,也正是这些小众音乐的存在,才让流行音乐有一种不甘于消费时代的沉沦。除了书中所收录的篇什,实际上,作者还发表过其他的推介民谣等小众音乐的乐评以及唱片推介。此外,作者对民乐、民歌、民谣、摇滚、电子音乐、粤语歌曲等音乐形式都有所涉猎和关注,这些音乐类型都是原创性可能生发之地。
《抵达内心的歌谣》既是真情理论的践行之作,更是对当下浮躁的乐坛一种警示。当音乐作为一种产业,沦为流水线上的产品,那种没有情感的空洞而乏味,早已远离人心。李广平的创作理念以及这份动情的评论文字是当代流行乐坛的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可以警示当下那些失去内涵的创作。
抵达内心的歌谣,是一种生命的声音,也是人类寻找自我,栖居自我的一种方式,而李广平先生的这本笔记,至少会引导我们如何去寻找,去追求一种真正充满生命力的音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