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则臣的《北上》,在结构上非常独特。它有几个线头齐头并进,却未必编织紧密:有的间断性地产生延续,且听下回分解;有的稍纵即逝,让渴望下文的读者困扰;有的清晰可辨,就像专家的考古学研究;有的影影绰绰扑朔迷离,只好姑妄听之。
因为沉迷于同乡前辈马克·波罗的中国游记而迷醉于大运河,被称作小波罗的保罗·迪马克特意前往中国,要从杭州逆着运河北上北京,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北方、义和团运动惨遭镇压的1901年,他目睹了大运河最后的辉煌——就在同年7月,清廷宣布停止漕运改为海运,大运河最重要的沟通南北粮食和木材运输的功能丧失——目睹杭州码头的熙熙攘攘,品尝无锡的美食香茶,体验扬州的木版印刷和妓院风情,也在邵伯闸经见了水闸开闭船只过闸的嘈杂喧闹,在渐行渐北中体会到义和团民众的“仇洋”情绪……与他同船的则有翻译谢平遥、脚夫邵常来、保镖孙过程等,每人都有自己的心性,有不同的命运。
小波罗和弟弟费德尔·迪马克出生于意大利的古城维罗纳,那里是罗米欧与朱丽叶的故乡,于潜移默化中将忠贞于爱情的文化传统植根于年轻人心中;他们的父亲曾经在维罗纳与毗邻的威尼斯水城之间的运河上经营船运,他们对于河流湖泊也心存敬意。在小波罗抵达中国之前的1900年,费德尔被征兵前往中国北方,参加八国联军之役,他的行囊中带着一本马可·波罗游记,而他热爱京杭运河之情更胜过其兄。在天津海岸待命之际,他多次上岸进行考察,期间还结识了杨柳青年画世家,爱上了美丽奔放的中国姑娘如玉。在战场负伤之后,费德尔变成马福德,与如玉隐匿于通州的张家湾,那里恰好是通惠河开通之前元初大运河的北端,也与小波罗的埋骨之地通州相距甚近而两不相知。
然后是历史的急速翻转,2014年初,独立传媒制作人谢望和受委托制作运河电视节目《大河谭》,为收集相关资料,将当代运河航运兴衰史之见证人的船夫邵秉义、邵星池父子,收集和陈列运河文物、在运河边开民宿的周海阔,前往济宁运河故道考察的考古学专家胡念之,身为美术家而沉迷于运河风情的孙宴临等各自的身影穿插在一起,顺便也详略不等地延伸出他们的活动地域通州、张家湾、淮南、济宁等运河流经地的生活风情。
然而,在历史的大跨度跳跃中,也出现了明显的断点和悬疑。就像作品中的周海阔所言,想着人类真是可悲,短短不过百年,他们这一代人就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据我的阅读经验,《北上》中关于迪马克兄弟及他们的中国亲友的故事,包括很多情节的设定,在阅读中就留下不少困惑,也包括叙述语言的语感,百余年前的人们所使用的词汇、语法、声口乃至俗语都与今人无二,缺少特定的年代特征。只有读到《北上》的末尾,还要格外留神才可以发现,这不是作家的疏忽,而是徐则臣故意留个破绽。关于谢望和们当下的大运河故事,非常写实,对百年前的运河往事,则应该像好莱坞电影的惯例提示一样,“本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它不过是谢望和在同诸人聚谈之际,突发奇想,一封意大利文的家书,一个来自欧洲的罗盘,一位叫做马福德的祖先,让他编织出了意大利兄弟二人运河探秘的历史故事。
我们已经习惯于说,虚构是作家的特权。时至今日,如此认为的就不只是小说家了。“强劲的虚构可以催生出真实”,这是《北上》中的考古学家胡念之所言。在海登·怀特的《后现代历史叙述学》中,他强调的不是如何才能够还原和再现历史的真实,而是历史叙事的语法与逻辑,是想象历史的方式。在海登·怀特看来,历史与文学一样都具有虚构性,而且具有诗性:诗歌含有历史因素,历史叙事也同样含有诗歌的因素,在叙述历史时需要靠连类比物的修辞语言来界定表达对象。为了让人们了解不熟悉的陌生的历史事件,让那些远古的数据产生意义,把距今遥远的神秘过去变为易于让人理解的现在,历史学家的语言必须生动形象,巧比善喻,单纯的技术语言无法达到有效阐释历史的目的。《北上》就是想象大运河历史的方式,而且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对运河今昔的热爱与追寻,需要想象,更需要持久的激情。那一场按照水上人家的规矩进行的婚礼,经过艺术家孙宴临的相机镜头的选取与皴染,获得了叠加的审美奇效,也为这结束数代人行船生涯的告别礼暗寓了哀婉色彩。小波罗在临终之际对运河的深情倾诉,从最初将其视作东方古国的伟大创举和奇观,到负伤后每天躺在船舱里,和这条河平行着躺在一起,贴近河流本身去感受其激昂蓬勃的生命与呼吸,进而思考人的生死与大运河的启迪关系,坦然地接受这本来无法接受的死亡命运,也是动人的华彩乐章。
而且,无论是迪马克兄弟,还是谢望和、胡念之,以及他们身边的朋友亲人,都不过是一条条引线,将人们的视线引向大运河,聚焦大运河,“把距今遥远的神秘过去变为易于让人理解的现在”,凸显出大运河百余年所经历的沧桑巨变,让这条曾经风光占尽如今亟待复兴的民族历史的纽带,浸润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与创造力同时也给华夏大地带来无限生机和繁华气象的人工河流,成为作品的真正主角。作品的诸多人物反倒退而求其次,不过是我们在大运河的精神遨游中一个个向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