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书
四十六岁的美国作家李翊云即将出版五年来的首部长篇小说《理由结束的地方》(WhereReasonsEnd)。
无论是不是巧合,兰登书屋择定下周二(2月5日)发行这本不足两百页的新作。那一天正好是中国的农历春节。
这是一部非常悲伤的小说。2012年,在严重抑郁的状态下,李翊云两度尝试结束自己的生命。她将这段经历写入五年后出版的回忆录《亲爱的朋友,我从我的生活写给你生活里的你》(Dear Friend,From My Life I Write to You in Your Life),回忆暴君般的母亲和宿命论的父亲,并力图回答这样两个问题:为什么要写?为什么要活?
就在这本书出版几个月后,她十六岁的长子自杀了。
又过了几个月,她投入了新小说的写作,在书中想象一个母亲在儿子尼古拉自杀身亡后与他展开对话。
《纽约时报》年轻的书评人帕鲁尔·塞加尔提前读过此书后认为,与李此前小说的按部就班明显不同,《理由结束的地方》通篇渗透着刻意为之的“冷漠、生硬和乖僻”。母子之间的对话——有时是辩论——总是无关感情,而更像是抵挡感情巨浪的堤防。“悲哀”“痛苦”和“创伤”这些字眼一下子变得不可信了。它们是陈腐的公共语言,难以精确描述个人的感情。
“你怎么可能把火山爆发一样的悲伤与一个人心里的、仍然像死胎一样的悲伤作比较呢?”书中的母亲问道,“别人说悲哀像潮水一样来而复去,可我不是防波堤,我不是小船,我不是一尊留在礁岸上的雕像,用以检验它的耐力。”
英语是李翊云成年后才掌握的外语,但她格外珍爱这门语言。她可以用它写出自己心里真实的感受。但即便如此,她也对一个又一个有关悲伤的词语产生了怀疑。书里的尼古拉是个完美主义者,他不断就某个词的正确用法与母亲展开辩论。
李翊云用了两个半月的时间全力完成了写作。此后除了个别的字句,她再未修改过手稿。它已经成形了。它已经是它应该的样子了。
“这本书催逼着我去写它。”李翊云上周告诉《每日电讯报》的邓肯·怀特,“我现在当然明白了那个时候必须要去写这本书。它是在某种东西的中心写的。我不喜欢打比方,但我还是打一个实在很糟的比方吧:飓风眼。那里格外安定,格外寂静,你几乎感觉不到自己接近了某种绝对。”
在书中,她没有去指责或分析尼古拉的完美主义。她宁愿不追问理由。“把尼古拉所做的事称作难以解释,就像把一只飞到新大陆的候鸟称为迷失。”书中的母亲这样想,“谁能说那只迷鸟没有改变航程的理由?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是难以解释的——我只是不想去解释:母亲的职责是把东西盖好,而不是掀开。”
新书出版之前,李翊云基本上完成了另一部小说的写作,现在正在做第一遍修改和打磨。
在回忆录《亲爱的朋友,我从我的生活写给你生活里的你》中,她曾阐述过为什么不能停止写作:
“去年处在困境当中时,我读了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笔记。‘亲爱的朋友,我从我的生活写给你生活里的你。’曼斯菲尔德在笔记中写道。我读到这一句时哭了。它让我想到多年以前那个男孩,他无法停止在信中寄送他梦想的设计。它也让我想起为什么我不愿停止写作:一个人写的书——过去写的现在写的将来写的——就是它们要尽力不去说同样的事:亲爱的朋友,我从我的生活写给你生活里的你。从一种生活到另一种生活是一条多么长的路啊:可是为什么要写作呢,如果不是为了那种距离;如果事情可以忘记,如果每一个从前都能被一个以后所代替。”
她有丈夫和小儿子,还有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他们需要她。她将继续生活。她要在理由结束的地方找到继续下去的理由。她写道:
“‘火车停了。一列火车停在两座车站之间空旷的原野,此时你不可能不把头探出窗外,看看到底怎么了。’曼斯菲尔德在生命行将结束时写道。这是生命的必然:火车出于我们无法知道的原因,总会停在一个过去和一个将来之间,它们都让这一个现在看起来好像无路可走了。但正是这种无路可走才是人要加以利用的。你看窗外:水稻田和紫苜蓿地已是遥远的过去,代替它们的是葡萄园和扁桃园。你已经走了这么远;也许这就足够成为一个理由,让旅程继续向前。”
李翊云1972年生于北京,2012年成为美国公民,先在戴维斯加州大学任教,后转校普林斯顿。
她于1996年赴美研读免疫学,逐渐开始英文创作,2002年入读著名的艾奥瓦大学作家工作坊,三年后一鸣惊人,以短篇集处女作《千年修得共枕眠》赢得世界上奖金最高的短篇小说奖——首届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
2010年,她出版了第二本短篇集《金童玉女》。两部长篇小说《漂泊者》和《比孤独更温暖》分别出版于2009年和2014年。
李翊云在中国内地出版的第一本也是仅有的一本书是《吉尔伽美什的故事》。
2016年,这本书付印前,她要求审阅译稿。除了几个字之外,她做的仅有的改动,是在书末加上了这样一句献辞:
“给我的孩子,恪谙和恂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