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9年01月30日 星期三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唐利群 《 中华读书报 》( 2019年01月30日   10 版)
    《寒春阳早画传》,阳和平、李维民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年6月第一版,199.00元

        这本书叫《寒春阳早画传》,对一般人而言,寒春、阳早可能是两个陌生的名字,因为他们的生命故事,只在一定的人群中流传,却并没有走进大众的视野。这本书英文名字是LifeandTimesofTwoAmeri⁃can“Reds”JoanHintonandEr⁃win (sid) EngstinChina,翻译过来就是:《两个美国共产主义者的人生路:琼·辛顿与欧文·恩斯特在中国》,虽然长了点儿,但意思更清楚:这是俩美国人,而且还是“红色”的,现在全世界都不“红”了,他们的画传,就带了些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的含义。

        说起与红色中国有深刻关联的美国人,我们大概都会想到当年写《西行漫记》的埃德加·斯诺,其实,如果要追溯“当年”——20世纪前半叶——那个“革命”的“短的20世纪”,有多少外国人被中国革命所吸引,并投身到这个波澜壮阔的运动当中去,应该有一个长长的名单,我们对白求恩、史沫特莱、马海德……的名字可能熟悉一些,对爱泼斯坦、李敦白、路易·艾黎……则陌生一点,这些不同国籍、不同职业的人,“毫无利己主义的动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种现象只可能出现在洋溢着“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的年代,而寒春、阳早就是其中的两位。

        也许,把寒春、阳早的选择放回到国际共运勃兴的年代,会发现那并非孤例,即便如此,《画传》所勾勒出的寒春、阳早的人生轨迹,却依然像一个传奇:当寒春还叫JoanHinton的时候,她是美国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家费米的助手、杨振宁的同学,1944年参与研制第一颗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是参加此项目的少数优秀女性之一;当阳早还叫ErwinEngst的时候,曾就读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农学院,是纽约州一个农场的农场主。当他们正值青春年华之际,于1940年代先后奔赴延安,参加中国革命,并结为伉俪,从此留在中国,直至生命终结。在中国长达60多年的时间里,寒春、阳早一直从事的是农场养牛、研发农机的工作,从延安光华农场到内蒙三边牧场、西安草滩农场,再到北京红星公社、京郊昌平小王庄奶牛场,他们把毕生的精力和心血,都献给了中国的养牛事业。

        美国前途无量的精英,跑到中国来“养牛”,反差之大,对我们的理解力构成了某种挑战。但是,正如寒春、阳早的长子,同时也是《画传》编著者之一的阳和平所说:“我父母信仰的是共产主义,而不是拜物教……他们的一生因此是最丰富多彩的、最幸福的一生!”那么,这一切都是怎么发生的?《画传》用了近400帧摄于各个时期的黑白和彩色照片,配以朴实无华而又不乏幽默的文字,将共产主义的信条还原为具体可感的、活生生的个人。同时,与之相关联的20世纪各个阶段的起承转合也随之打开。一本书,带我们领略数个时代的嬗替。

        分外吸引人的是两个共产主义者的“前史”,在美国,反苏反共从来都是舆论的主流,而英俊少年阳早却是在反共宣传里,形成了对苏联革命最初的关注和左翼倾向。在当时二战的背景下,阳早先是作为一个反法西斯主义者,抱着去中国看看的想法,申请参加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援助中国的项目。1946年他到达中国,在国统区目睹了超乎他想象的贫困,然而更糟糕的,则是他在救灾报告中所写的那种情形:“长沙的饥荒很严重……人们在卡车边上死去,不是因为没有救济的食物,而是因为供给的食物被腐败的官员偷运并囤积起来以获暴利。”当他抵达延安时,看到的却是截然不同的景象,延安地区也贫穷,但没有乞讨、没有皮条客、没有坐在豪华车里招摇过市的腐败官员。尤其是土改以后从地主剥削中解放出来的农民对共产党的真心拥护,使他深深感到:“土改被证明是红军的脊梁、腿和心脏,共产党获得的支持必定呈指数级增长。”中国革命对旧世界巨大的改造作用,是阳早决定留在延安,并将自我的生命与这样的事业连接在一起的最重要的原因。

        那么寒春呢?从一个核物理学家到一个普通的劳动者之间,究竟要跨越怎样不可思议的距离?《画传》让我们看到,天才少女寒春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沉醉于用自己喜爱的物理学为社会作贡献的想法中。这个情况一点也不奇怪,通过《画传》追溯的寒春的家史,我们发现她出身于一个在科学方面极富天赋的家族——曾外祖父乔治·布尔是数学家,布尔代数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曾外祖母玛丽·埃弗勒斯是女权主义哲学家和数学家;姨祖母艾捷尔·丽莲·伏尼契是红色文学经典《牛虻》的作者;父亲泰德·辛顿是发明家;母亲卡玛丽塔则是全美最早创办幼儿园、进步主义小学、男女同校寄宿制高中的教育家……这个家族非常重视孩子们自由个性的培养,寒春一直在母亲的学校里上学,发展出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她热爱户外运动,勇于行动和探险,善于独立思考,因此,无论后来她进入大学、研究所从事最尖端的核物理研究,还是加入最优秀的科学家团队从事原子弹研制,都是基于对探索世界、对自然科学的强烈兴趣。可以说,如果没有意外发生,寒春会顺利走在通往杰出女科学家的道路上。然而,现实政治打破了她纯科学的梦想。1945年“曼哈顿计划”研制出的原子弹投到广岛、长崎,日本平民的伤亡极大地刺激了寒春,重创了她以科学促进人类进步的信念;为之她参加科学家们成立的协会,想争取平民对原子能的控制权,但这个协会不久即无疾而终;她进入老师费米创办的实验室继续做研究,却发现实验室很难获得的重水,被成箱运往从事军事试验的地方;再后来,她发现连自己的奖学金也来自于军方……自己热爱的研究不可避免会用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是她不能接受的,她决定离开,去跟已经在延安的阳早会合,看看朋友信中描绘的中国革命到底是怎么回事。

        1948年寒春到达上海,在宋庆龄等人的帮助下第二年抵达延安。作为和平主义者的她从此不再涉足核物理,而是与阳早、与延安的群众一道投入劳动,制作农具,饲养奶牛,而且一干就是几十年。科学家从事体力劳动,这中间似乎相差太远,但寒春从小所受的教育就鼓励她参加各种劳动:伐木、割草、挤牛奶、自己建造学生宿舍和学校农场……在寒春那里,头脑和双手从未分离,学习与实践紧密相连,劳心跟劳力始终平等。所以,一般人看来是无法跨越的鸿沟,对于寒春而言可能并不困难;一般人视为是“自我牺牲”,在寒春那里则是“自我实现”。那么,在延安养牛、劳动又与在美国有什么不同呢?用阳和平的话来说,“我父母在中国养牛,帮助一个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生产力,其实就带有反对美国霸权的意味”。用阳早写在笔记本上的感悟则是:“我和寒春都热爱劳动,但延安……让我们认识到为人类的共同目标而劳动,比单纯为自己劳动更加重要。在美国是为自己劳动,挣钱谋生,而在延安是在一个大集体中劳动,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建设一个平等自由、没有人剥削人的新社会!”这是他们在长久的探索中,人生观和世界观向共产主义的升华。

        在革命的上升时期,做一个共产主义者不容易,在革命的落潮时期仍然做一个共产主义者则更难。《画传》的另一分外吸引人之处,则在于呈现了寒春阳早在革命的潮涨潮落中始终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从延安到内蒙,条件异常艰苦,有时还面临战火,两个人都有过数次与死亡擦肩而过的经历,寒春却说,“我实在不记得我受过什么罪,或者,我并不认为那是在吃苦受罪”;革命胜利之后,他们从西安调入北京,被安排到文化机关工作,成了工资、办公条件、生活待遇高于普通职员的“外国专家”,两人却觉得难受得“快要疯了”;“文革”开始,他们写了一张反对给予外国人特殊待遇、使之孤立于中国民众之外的大字报,获得了毛泽东的赞同批语,并如愿以偿返回生产一线;改革开放以后,日渐加大的贫富差距、官僚主义、腐败盛行引起了他们尖锐的批评……在后革命时代,很多人都经历了对革命的失望和幻灭,可寒春、阳早忧虑的,却是对革命的背叛,以及继续革命精神的中断。

        值得一提的还有《画传》的某种女性主义色彩。编著者在书中多处描写到寒春独特的女性意识,比如她痛恨穿高跟鞋,厌恶男人们吸烟喝酒,在创造发明方面的能力远超于洗衣做饭。在美国时,寒春有过因为是女性而被美国的一些研究部门排斥的经历,到了中国以后,她也一直需要与各种大男子主义做法作斗争。她是一个技术能手:制造农机具,设计牛奶制冷器,推广胚胎移植,改良奶牛品种……无论哪一样都与她所学的物理学专业无关,但她却能够将一个科学家的好奇和智慧,以及超强的动手能力运用到每一个行业之中,并提升那个行业的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她对中国的贡献是比阳早更大的,可是在各种报道中,从来“阳早做的是阳早的,寒春做的是阳早夫妇取得的成果”。这一次,编著者有意识地做了调整,细心地将寒春的名字置前,把书名定为《寒春阳早画传》。

        一切不能忘却的,都应该被记录并流传。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