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曾雄生研究员新著《水稻在北方:10世纪至19世纪南方稻作技术向北方的传播与接受》日前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作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012年启动的“一三五”研究计划——“科技知识的创造与传播”重大突破项目课题之一,这本书纳入该所“科技知识的创造与传播研究丛书”出版。
稻史研究是曾雄生从事农史研究过程中用时最久、着力最勤的一个方向。此前,作者与游修龄教授合著的《中国稻作文化史》(2010年)在游修龄著《中国稻作史》(1994年)的基础上,从起源、认知、品种,到稻田准备、大田耕作、栽培管理、收获、贮藏、加工等方面对稻作技术与文化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惜该书偏重于中国南方,对北方着墨不多。今年上半年出版的《中国稻史研究》,则是曾雄生过去三十年稻史研究的阶段性总结。
中外学者对历史上北方水稻种植的情况虽有关注与涉及,但较多着重于稻作技术史实的直观描述,而未将稻作技术当作一种知识形态,从创作和传播的角度以及技术的发明、扩散、引进与接受的动力和机制等方面加以探讨。《水稻在北方》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作者将目光突破中国传统的稻作区,以全新的视角关注十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南方稻作技术在北方(主要指华北)的传播与接受过程。作者试图提出并解答自然条件以外,是谁、为了什么、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和途径将稻作技术由中国南方传播到北方,稻作技术到了北方之后又有怎样的遭遇。
《水稻在北方》描绘了历史上水稻在北方存在、传播和接受的全景图。书中指出:源自中国南方的栽培稻,虽然很早就进入北方,但一直处在时断时续的不稳定状态。十世纪以后,在有识之士的倡导和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南方稻作技术经由文本、移民和屯田等多种方式和路径传入北方。然而未能在北方得到广泛认同和接受,未能取得对于中国北方来说也同属外来作物的小麦一样的成功。与此同时,北方一些地方,如山西晋祠、北京京西和天津小站等,稻作技术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它们分别代表了中国北方稻作发展的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虽各有特点,但都受到中国南方稻作的影响,或是在“法式”南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韩玉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