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8年11月21日 星期三

    天边划过的一颗星

    冯雪松 《 中华读书报 》( 2018年11月21日   12 版)

        编者按:《珍藏方大曾:战地记者的光影故事》是中国战地记者的先驱、杰出摄影家方大曾的画传。全书分八个章节回顾了方大曾的生命里程,透过书中数百幅珍贵照片铺展开两条线索:一是方大曾本人照片讲述的人生传奇、二是方大曾摄影作品记录下的时代变迁。回望方大曾25载的短暂华年,可一窥中国20世纪初叶的跌宕起伏。

     

        方大曾去哪里了?他在今天还留下什么痕迹?二十年来,随着纪录片《寻找方大曾》、专著《方大曾:消失与重现》《方大曾:遗落与重拾》和文集《解读方大曾》的相继问世,他的生命轨迹如同暗房显影般渐渐清晰,鲜活形象开始走进当代公众的视野。多年来,我一直搜寻着有关他失踪的答案,但是直到今天,还没有确切的结果,而人们对他的认识,已经由摄影师到战地记者再到国际反法西斯战士,其事迹不断丰满立体,影响由国内到境外,跨洋过海声名远播,这是我在决定寻找之初没有想到的。

     

        中国新闻史学界泰斗方汉奇先生说,方大曾是一颗给世界带来耀亮的彗星,他迅疾地划过星空,而后消失,给人们留下一声长久的叹息,好在经过长时间的寻找,被湮没了八十多年的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和摄影记者小方又回来了。

     

        上世纪30年代中期,方大曾以小方为笔名活跃于中国新闻界与摄影界,他是中外新闻学社的重要成员,与范长江、徐盈等人同负盛名。关注民生和时局,他以笔和相机为武器,投身爱国救亡运动,深入底层民众生活并全方位报道了“绥远抗战”。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他第一时间赶赴前线,拍摄了大量来自战地的珍贵照片,《我们为自卫而抗战》《为国捐躯》《抗战图存》等报道引发强烈社会反响,被中外媒体广泛使用,鼓舞了士气和斗志。他在长篇通讯《卢沟桥抗战记》中预言“伟大的卢沟桥也许将成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发祥地了”。1937年9月18日,方大曾从河北蠡县发出了《平汉线北段的变化》一文,从此杳无音信。

     

        六十二年后,1999年秋天的某一个下午,我在夹杂于报纸间的一页传真上,第一次看到了方大曾这个陌生的名字,从那一刻起,这位失踪于抗日前线,被范长江先生念念不忘、屡次提到的年轻人引起了我的好奇。

     

        在中国摄影出版社陈申先生的帮助下,我见到了时年85岁的方大曾的胞妹方澄敏,至今我仍然无法忘记老人无助的表情和面颊上的两行泪水。木盒中哥哥留下的837张底片,数十年历经劫难,被她整齐地排列着。阳光下,一张张黑白底片向我展开了六十多年前,已经消失了的车站码头、苦力、车夫和牧羊人的画面,还有战争前沿的震撼场面,我不敢相信这些珍贵的照片出自一个25岁的青年之手。

     

        尽管他在当时已经闻名长城内外,但是彗星一般的耀亮和迅失,使他在《中国摄影史》中,不仅没有独立的篇章,也没有完整的生平,关于他的描述加起来不足一百字,而在《中国新闻史》中更是难觅其踪。

     

        作为纪录片工作者,我在长时间的寻找中,通过史料发掘和实地寻访,努力去还原一个真实的、热爱和平与自由的生命,这个年轻人用生活做背景,用生命做胶片,为我们真实纪录了当年国难当头的中国大地。如果说,我最初的寻找完全是出于对人物的兴趣和探求未知的欲望,那么在过程中,随着了解的深入,已不知不觉变成了对于一种高尚精神的认同和追随。

     

        纪录片《寻找方大曾》2000年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近二十年来,方大曾是我放不下的心事,这份情感,如同酿酒,时间越久越陈越醇,我渐渐成了他的“家人”,对于亲人的找寻,难道还需要有什么世俗的动机吗?

     

        令人欣慰的是,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方大曾:消失与重现》《方大曾:遗落与重拾》相继出版后,即获得了来自文学界、学术界和新闻界等的至高荣誉。著名军事史专家周小宁评价:“(两部作品)不仅对于深化细化中国新闻事业史人物研究、中国战地新闻摄影史研究和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填补了学术空白,而且对于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弘扬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民族精神,伸张正义和牺牲奉献精神,具有极为宝贵的社会价值。”

     

        小方的生命轮廓是破碎的,遗存的作品是散碎的,再加上我的业余时间是零碎的,这三重碎片摆在面前,所以,连缀方大曾的生命样貌,重现其精神华彩的这一梦想是困难的。

     

        从小方家人留下的遗物遗照入手,进一步对他的朋友圈、师友圈、战友圈进行梳理,读者眼前的这本《珍藏方大曾》无疑是多年寻找和研究的最新成果,责任编辑李莎莎给这本书加了“战地记者的光影故事”的副标题,则更加突出了文本的性质和内在含义。

     

        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润泽说:“以前传教士拍摄的中国人是麻木的、愚昧的、眼睛是死的,方大曾拍的中国人是有感情的,眼睛是明亮的,我们的小孩是阳光的,充满笑容的,我们中国人的心灵不是麻木的,我们是积极向上的。”这本书中汇集的四百多幅图,以得之不易的小方作品、私人照片和文献为主,相互交织推进时间轴线,用图传的形式呈现,每一幅都是精心挑选的,基调是阳光的,主题是昂扬向上的。合卷回想,我们会惊奇地发现,观察小方25岁的生命中的行与思,与这一基调高度契合,与主题充分一致。

     

        2017年5月,我在纽约州立大学做了两场寻找方大曾的讲座,孔子学院美方院长GuihermeAlbieri在致辞时表示,方大曾和冯雪松是不同时代的两位英雄。方大曾不顾安危第一个抵达卢沟桥用镜头记录下历史,其勇气令人钦佩,其作品具有深远的意义。而如果没有冯雪松,我们便不知道方大曾的故事,冯雪松踏上漫长的寻找之旅,把方大曾的伟大事迹讲述给后人听,让人们了解到这位英雄所做的贡献。

     

        无疑,方大曾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他关注民生,不畏艰难困苦,忠实地记录时代,触及我们的内心,震撼我们的灵魂。小方是一位不受时代局限、不受年龄段影响、没有国界的英雄,他所呈现的魅力和价值是所有行业和职业人的终极品质。

     

        寻找方大曾是一次关乎历史追问的行动,也是由媒体人通过影像表达进行的一次关于历史责任的书写,对我而言,更是一次家国情怀的洗礼和追问初心的自省。

     

        方大曾不应该被历史和时代遗忘,至少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挽回那缕若隐若现的荣光,让他永留人间,使正义、良知、家国情怀长久流淌在人类精神的主动脉。

     

        方大曾不应该被民族和后辈遗忘,至少我们要用自己的努力,拨开那些若有若无的尘埃,让他泽被来者,使担当、勇敢、崇高理想永远行走在世界共融的主航道。

     

        珍藏方大曾,也是珍藏我们自己的宝贵记忆,因为他代表着青春、高尚和牺牲。我想,只有后辈坚持在寻行的路上,小方的精神才能永不消失,天边彗星的光芒,才能永留人间。

     

        无论你身在何处,只要被方大曾的故事所感动,我们就是同路人。

     

        本书中的照片大部分历经劫难,由于匆匆离开,小方没有来得及留下标识和说明。岁月的流淌,渐渐模糊了城乡景观和人物面庞。在纪录片拍摄初期,面对的是底片编号中断、庞杂无序、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的情形,于是先用最笨的办法,把能找到的他写的几篇通讯所涉内容与图片大致对位,后再细分。这样,十几年来,随着寻找的深入,图片所涉内容地点大体清晰。撰写图说时,结合家人回忆,对于确切的信息,力求精准,未知和模糊部分留待细考。至今,还有一些照片不能确定时间和地点。但希来日,追寻途中的我们,会有更多更新的发现,更详更实的成果,不断矫正,不断前行,使方大曾的生命轮廓更加清晰饱满蕴藏丰富。

     

        (本文摘自《珍藏方大曾:战地记者的光影故事》,冯雪松著,新世界出版社2018年8月第一版,定价:198.00元)

     

        (本版文字由燕婵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