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8年11月21日 星期三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张鑫毅 《 中华读书报 》( 2018年11月21日   10 版)
    《教育的目的》(全译本),[英]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著,赵晓晴、张鑫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10月第一版,40.00元

        以“有机哲学家”闻名于世的怀特海,亦给教育领域贡献了一部精湛的小书,那就是在欧美教育界影响深远的《教育的目的》。这部教育名著的要旨,我想可以概括为“用教育点亮生命的智慧之光”。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正确而空洞,但实际上,它所牵涉的话题不仅严肃,还有几分沉重——尤其当我们面对不尽如人意的现实的时候。

        台湾地区最近有一部电视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以颇为魔幻的方式呈现了中国孩子的痛苦。其中一个故事叫“妈妈的遥控器”,讲的是一位母亲得到了一只可以对儿子的时间进行操控的遥控器,于是把偷改成绩的儿子困入“时间牢笼”,让他不断重复同一天的生活,直至他改正错误。结果,儿子的学业与生活都不得不遵从母亲的安排。他甚至无法自杀,因为遥控器可以让他回到自杀之前。儿子问母亲:“你到底还要我再死几次?”母亲回答:“死到你选择活下去为止。”

        这样的故事让人不寒而栗。它尽管离奇又极端,但试问,中国的家长们有几个不想得到这种可以让孩子俯首听命的“神器”?

        怀特海提出“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从各个方面体现出来的生命”,是故教育必须尊重和顺应生命本身的成长规律,亦即怀特海所说的“节奏”,使生命变得鲜活、强健,而不是像上面那位母亲那样,高悬自己的意志,给孩子铺定生命行进的轨道。根据怀特海的观点,生命的完善又离不开“智慧”的培养。智慧不是什么玄虚的东西,注重如何通过活跃的思维有效地运用知识,“智慧是把握知识的方式。它涉及如何处理知识,如何选择知识去解决相关问题,如何运用知识使我们的直接经验更有价值”。自由至关重要:“必须让孩子自由地思考,无论对还是错;必须让孩子自由地对未知领域进行探险,见识宇宙万物的丰富多彩。”然而在我们对现实教育的观感和体验中,自由的空气显得有些稀薄。上面那位母亲属于把孩子的自由压制到了最低限度,这固然使教育变得简单、顺利,使孩子活成父母想要的样子,但孩子的行动缺乏自主性,其理智和情感也得不到自然的发展,最终,步入社会的不是活生生的独立个体,而是“听话”又自私的傀儡。

        怀特海没有抹杀纪律和强制在教育中的作用,但它们应严格限制在特定的成长阶段,而且必须适度:“在教育中过度强调纪律,对保持知识的活力来说非常有害,因为只有获得充分的自由,才能培养活跃、灵敏的思维习惯。”可惜,培养一个善于独立思考、勇于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的孩子,似乎并不符合许多中国家长的愿望。来听听剧中那位母亲说的话,“你为什么不替妈妈着想一点呢?为什么不争气一点呢?”“妈妈是为你好!”“我现在让你恨我没关系,将来你一定会感谢我的!”对中国的孩子来说,这些言语再熟悉不过了。一句“为孩子好”,粗暴的干涉变得名正言顺、心安理得。家长们不知道,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关键在于“设法使人格的发展符合一种自然运行的路线”,也就是以孩子的身心特性和生长步调为中心,如此,孩子才有可能享受发现新事物的快乐,生发出积极的求知欲,而不是陷入无谓的痛苦、逆反乃至扭曲之中。大儒王阳明对此有生动的说明:“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家长要做的,便是多“舒畅”而少“摧挠”。

        自由在教育中最可贵的价值,在于让孩子保持想象力。教育绝不是机械地给心灵填塞知识,只把知识当作达到某种世俗成功的工具。怀特海在书里反思他那个时代的大学教育,痛感学生们的僵化和麻木,呼吁把培养充满想象力的探索精神作为“大学教育的重中之重”:“没有知识,光靠想象行事,那叫愚蠢;没有想象,光靠知识行事,那叫迂腐。大学的任务就是要融合想象与经验。”最近这些年,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呼声越来越高,投入不可谓不大,但能否取得相匹配的产出,目前尚不可知。这方面,怀特海在近百年前提出的见解或许不无参考的价值。他描述道,“让研究者教导可塑性强并且思维活跃的学生们,把美妙的知识世界展现在他们眼前;让年青学生接触天生热爱智力探险的人,给他们的知识学习生涯添上精彩的一笔”,在我看来,这种“成为年青人和年长者共同的探险之家”的大学,即为真正一流的大学。

        《教育的目的》问世之初,适值欧美的“新教育”运动方兴未艾,早在那时,中国的知识人就已经开始关注和呼应这股教育思潮。比如,周作人认为“儿童在生理心理上,虽然和大众有点不同,但他仍是完全的个人,有他自己内外两面的生活……儿童教育,是应当依了他内外两面的生活,适如其分地供给他,使他生活满足丰富”;蔡元培认为“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诸如此类的看法,相信能得到怀特海的欣然赞同。时至今日,怀特海在这本书里提出的“节奏论”“三阶段论”等也依旧为我们的许多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所津津乐道。然而,知之易能之难,怀特海即已清醒地认识到,“一切教育改革都容易无功而返”。

        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具有自己去想象和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而不是让他们去演绎家长或教师设定的理想剧本。这原本是很简单的道理,就像小说《追风筝的人》里所写的:“孩子又不是图画练习册,你不能光顾着要涂上自己喜欢的色彩。”怀特海本人也毫不讳言,他所宣扬的道理是平凡无奇的。即便如此,如何秉持自由和科学的精神,将这些道理付诸实践,仍然值得最有头脑的人为之殚精竭虑。我们总感到人性的改善和社会的改良困难重重,却往往对自己对待孩子、对待教育的错误方式习焉不察,殊不知这些被不假思索地接受的做法,正是我们进步的绝大阻碍。

        我们无疑需要一种“智慧教育”,这种教育的第一步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家长自己。简言之,便是在孩子面前怀有一颗谦卑之心,不要急于表现大人的权威和高明,而要努力了解孩子的世界,尊重孩子的人格,爱护孩子的天性,这样才能为孩子的生命点亮智慧之光。这大概就如蔡元培所说:“教育者非以吾人教育儿童,而吾人受教于儿童之谓也。”我们更应该以纪伯伦的箴言自警:“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自身的渴望。他们借助你来到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