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今年高考考取了武汉大学,还没有去报到就收到学校寄来的两本通识教育教材《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自然科学经典导引》(以下称《导引》)。没过几天,李建中老师又送了一套精装本的给我,外加一本《武汉大学通识教育研究报告》。作为一名新生家长和工作多年的高校老师,我对武汉大学新一轮的通识教育格外感兴趣。《导引》从内容选材、教育理念到教学过程和方法,都通向“成人成才”的教育初心。
学以成人,是具有当代性和世界性意义的教育理念。有教育专家说,我们要把学生当作将来的儿媳女婿来培养。话说得虽然有些俏皮,但的确点出了专业教育的不足。是啊,谁不想自己将来的儿媳女婿是一个身心健康、有良好生活习惯,懂得耐心沟通、合理表达情绪,有仁爱孝心、乐观有情趣的人呢?这些素质的培养要靠通识教育,而不是专业教育,专业教育只能教人专业知识和技能。正是为了纠正专业教育的偏颇,武汉大学推出了新一轮的通识教育,其理念是十六个字:博雅弘毅、文明以止、成人成才、四通六识。这十六个字精神跟暑期在北京大学举行的世界哲学大会的主题“学以成人”妙合。“如何成人”已经成为当代哲学关注的前沿性课题,说明这一教育理念具有当代性和世界性意义。
武汉大学通识教育理念的核心关键词就一个字“人”:何为“人”,成为何“人”,何以成“人”。从课程内容不难看出其“人文化成”的教学目标。如《人文社科经典导引》选择中外12部伟大著作,分四个板块:第一板块的主题是人的仁性、天性与悟性,第二板块的主题是人的使命、博雅与爱恨,第三板块的主题是人的历史、生命与审美,第四板块的主题是人的自由、理性与正义。刘勰说,经典是“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文心雕龙·宗经篇》),经典的思想魅力是经过千百年的历史考验的,对人的启悟是日新长久的。会通中外人文社科经典,引导大学生成为有博雅通达品格的“人”。
我个人理解,此次武汉大学通识教育的意义就是“三个学会”: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做人重在品德养成,学会做事重在思维拓展,学会学习重在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品德和能力,对人生的任何阶段、对从事任何工作的人都会是受益无穷的。李建中老师称这种品德和能力为“迁徙能力”:“学生若从大学通识教育之中成功获取‘迁徙能力’,则毕业之后,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也无论从事何种职业,他们所具有的认知力、判断力、批判力、决策力、执行力、掌控力、承受力等等,都足以支撑各自的职业生涯,足以铺就各自的人生坦途,足以为社会为人类作出各自的贡献。”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提出多年,但由于没有相应机制保障,很难真正得到落实。笔者在高校从教多年,对此深有体会。由于没有相应的生情信息了解机制,走上讲台前,老师对今天上课的学生情况一点也不了解。武汉大学这一轮通识教育改革,就特别注重调动学生的全程参与。教学过程分几个阶段:预读、导读、研讨、书写。预读阶段要求学生预阅本单元经典,要求精确到某部书的多少页。老师则通过课堂提问、书面问卷和线上交流来考核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成效。最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是“学生研讨阶段”。两大《导引》的亮点是“大班授课,小班研讨”,在这一系列探究过程中,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初步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口语表达能力甚至人际交往能力都得到训练和提升。
我经常跟学生说的一个观点就是,大学四年,哪怕是有一次机会能在公开场合讲话、阐述自己的观点,也是对自己全方位的锻炼。现在有许多学生宅在自己的个人空间,私下里可能是口若悬河,一到公开场合就语无伦次,说到底就是缺少锻炼。
这样,通过建立预读、导读、研讨、书写这几个阶段性的教学机制,确保老师对生情的及时了解,更主要的是确保了学生的全程参与,调动了师生的教学积极性。当然,武汉大学这次通识教学可谓“全方位推进”,在师资和经费上也有充分保障,由此可以看出,武汉大学的理念之新、决心之大、措施之得力。
充分利用网络、手机微信等现代教学平台,也是武汉大学通识教育的一大亮点。今年的大学新生,许多都是“千禧宝宝”,他(她)们都是伴随手机网络的发展而成长的一代人。如何顺应这一时代潮流,调动新一代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这次武汉大学的通识教育就顺应了这一教育趋势,建立课程网络平台、微信群等,从预读阶段的线上交流、导读阶段的线上提问,到研讨阶段的讨论,再到考核阶段的小论文提交,网络微信都可以发挥其特有的功能。网络微信平台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给学生选课更大的自由度,有效解决了通识课程师资教室等“供不应求”的矛盾。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来,武汉大学在教学改革方面多次领全国高校风气之先。我们相信,这次的通识教育同样也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持续推动全国高校的通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