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最近这些年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也有影视作品以它为题材讲述人生故事,那些在年少时候听过的老年长辈失智故事,也随之深深浅浅被牵引出来。当我为《阿尔茨海默病预防策略》做新书发布会的时候,才发现台下有不少读者都有相同的记忆,他们都有长辈在晚年罹患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策略》是一本想为人类的将来做些事情的书,严格说起来应该算作生活类科普读物。它放弃了医学教材的立场,但谨守科学的严谨,讲述生活话题的“阿尔茨海默病”。作为写给大众的读物,在叙述上,本书的作者,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长寿中心主任及精神科教授盖瑞·斯莫尔也采用了叙事的笔法。
医学解释下的阿尔茨海默病
1906年德国的阿洛伊斯·阿尔茨海默医生报道后来以他的姓来命名的疾病。他的一例51岁的女性病患,起先出现了思维混乱、记忆缺失及精神症状,病情进行性发展,4年后死亡。阿尔茨海默医生对这个患者的大脑组织切片进行了化学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大脑的组织切片时,他发现病人的大脑组织上有微小的淀粉样斑块及由异常的蛋白片段和扭曲的纤维组成的tau蛋白缠结。这种显微镜下可见的结构遍布患者的整个大脑,在控制大脑记忆和其他如语言、决策及人格等认知功能的脑相关结构部位尤其明显和多见。患者在病情早期,影响短期(近期)记忆,长期(长远)记忆仍旧保存良好。
健康人大脑中斑块和神经缠结数量和年龄密切相关,这种斑块和神经缠结的异常分布与阿洛伊斯医生早期的发现相一致,从大脑中的记忆中枢的深部逐步发展至大脑的浅部和皮层,影响大脑的记忆和思维。随着年龄的增长,阿尔茨海默病多在人进入老年后表现出来,该病就被俗称为“老年痴呆”。
阿尔茨海默病在医学治疗上遇到的困境有三个:尚未探明致病因素、高发病率和没有特效药。
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唯一方法是脑组织的病理检查,但目前并不清楚斑块和缠结是致病因素还是仅仅只是生物标志物。统计数据表明,中国这个病的发病率在上涨,20年前国内65岁以上人群的阿尔茨海默病患病率略高于3%,但现在以上海为例,6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是5.6%,8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是是24.5%。与高发病率极不相称的是,其诊疗率很低。病患中49%的病例被误认为是自然老化现象。同时,每个人从二三十岁开始,就面临它的威胁。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没有人知道如何去阻止这些黏性蛋白无休止地在大脑组织的各个部分渗透。近年来各大医药公司先后铩羽,强生、罗氏等公司在阿尔兹海默症等神经疾病药物研发领域均曾遭遇研发困境,今年初,辉瑞公司也宣布他们将停止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
基于以上三大困境,医学界目前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达成共识,预防大于治疗。盖瑞·斯莫尔医生有几句打动人心的鸡汤文字:能够让疾病推迟五年来临,那就至少能多享有五年正常的生活,如果能够让疾病永久地推迟,那就等于治愈。
预防策略方面,盖瑞·斯莫尔医生给出的方法是:尽可能地训练大脑的记忆,尽可能地运动,尽可能地参与社会生活,尽可能地健康饮食,以及尽早采取这些措施。
概括这些方面是容易的,但书本的意义在于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记忆的方法,或者说是大脑工作的方法。去健身房和健康饮食,关注自己的体脂比,似乎是现代城市生活的标配,但毕竟没有私相授受的干货,斯莫尔医生是不会写这本书的。在姐妹篇《两周重塑年轻大脑》一书中斯莫尔医生更是详细地开列了两周时长的处方,成体系地指导读者一日三餐的饮食的和运动项目、每天早中晚不同时间段的记忆力训练内容和方法。两周之内当然不可能重新塑造出年轻的大脑,但经过两周的严格系统训练,训练出新的生活习惯,那就是作者的本意了。
然而有关于这个病的全部,远远不止这些。因为阿尔茨海默病直指人类的认知,又通常发生在老年,这就赋予了它不一样的社会学意义。在与相同年龄的不同受众接触中,这样的体会在我心里越来越清晰。
所有的积累和历练,都为了回答一道题
谁是真正的读者
《阿尔茨海默预防策略》面世不久,我们就开始张罗着请本书的中文译者,华山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黄延焱教授作不同的讲座。初心是简单的,我们做一些公益讲座,把预防的理念传递给大众。
当时我们编辑部有另一本亲子教育的图书同时在做各类读书会,于是在工作群里,就能看到两个辛苦的编辑,一个每天都高兴,一个在质问人生。生命给予中年的礼物,是身在其中可以同时看到人生的幼、中、老三个阶段。我们真的公平地对待着这三个阶段吗,有没有对哪个更偏心一些呢?只是身在其中未必自觉,在天平的两端,希望的这一头获得的砝码要多很多,高高抬起的那端,则被扔进了很多词,比如恐惧、病痛、无奈。
当我们在慈善组织、社区街道、老年大学、公共图书馆针对相近又不全相同的人群做公益讲座的时候,有时候带一点象征性的小礼品,可以吸引来多一些听讲者。而出于某种默契,我们只带两册样书而不安排“售书环节”。我们只说如果喜欢,可以记下书名,告诉家人哦。讲座做多了,总结的时候我们忽然发现,越是有“文化”意味的场合,黄延焱医生的讲座就越受欢迎,老年读者的配合度也越高,还有读者当场要把我们的样书买走。
这本书真正的读者是谁?这是我一直在反问自己的问题。其实显然,对于已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人,这本书的作用是不大的。对于年轻的读者群,尽管每个人从二三十岁起就面对这个病的威胁,但是开个玩笑的话,最大的意义,就是把它买来然后放到最讨厌的人的桌子上。
那么,这本书的主体读者,应该是刚刚迈过六十岁门槛爱到处旅游的人,还有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的中年人。
为“老年痴呆”正名
《阿尔茨海默病预防策略》在做新书推介的时候,曾考虑过是否要用一条腰封,上面写上“老年痴呆防御手册”之类的话头。理由是一度担心公众只知“老年痴呆”而不知“阿尔茨海默”。这条建议在内部讨论的时候就被终止了,因为大部分人都认为“老年痴呆”具有贬义色彩,容易造成心理不适。痴呆病有许多种,阿尔茨海默病是其中常见的一种,因为好发于老年病人,所以就被称为“老年痴呆”。然而这个称名一旦形成,就让疾病本身带上了老年歧视的意味。
我能理解公益讲座中那些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也能理解他们有时流露出来的负面小情绪——有抗拒,有抵触,有挑衅,有消沉。但同时,我也希望,理念的传递,可以帮助他们。
随着公益讲座的展开,关心阿尔茨海默病的公众确实越来越多,沪上著名的电视节目《36.7℃》也把目光投给了这个话题。新版的《36.7℃——等你归来》每期由一位叙述者带出话题,病患和家属都会面对镜头,讲述他们的遭遇和求治心路。在录制阿尔茨海默病这期的时候,节目组遇到了困难,因为以“老年痴呆”患者和患者家属的身份面对镜头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
最后,我们决定就把这期节目做成一次特殊的“等你归来”。在这期节目里,没有病患,也没有家属。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偏见本身,是这个病的一部分。
很想为“老年痴呆”正名,抛弃这个名字,中立地用它的通行译名——阿尔茨海默病。对于消除歧视和弱势心理,会有帮助。医学在挑战未知领域,社会观念也在经受挑战。比如这本书原来还有个副标题,叫作“保护大脑健康,度过最好余生”。我们把它省略了。
但是黄延焱医生有句名言:老年不是病,生命是增龄的过程。
今年八月的上海书展现场,我们又办了一场活动,这次的公益讲座,恰逢那天台风来袭,风大雨大,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没有事先“安排”的情况下,读者坐满了整个房间。
坐在第一排的是三位有点年纪的阿姨,上海时髦阿姨的装扮,烫发,金丝边眼镜,窄窄的一条丝巾。阿姨举手,站起来提问前先表态:你说阿尔茨海默病重在预防,时间点特别重要,越早越好,我们想想每个人都要老,我们现在刚刚六十几岁,现在预防起来,总比不预防要好……
觉得她们很勇敢。
随着人均寿命的大大提高,人类也在面对各种各样的新问题。亘古的考题依然写在黑板上,人的一生,所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历练,都在回答这道相同的题目:怎样面对年华老去。
起先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两周重塑年轻大脑》和《阿尔茨海默预防策略》会在今年深圳图书订货会上卖断货,更不敢想上海书展上这两册图书会热销。后来想想,确实有规律可循。参加书展的读者,都是爱阅读的人,这一群体普遍的特点是眼界和胸怀相对开阔,其中年长的群体,比之同龄人,可能更甚。有统计数据表明,在欧美国家,罹患阿尔茨海默者的总数近年来在下降,这与预防意识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是所谓的预防策略,又与社会的文明程度和理念的开放密切相关。
同样在书的聚集地书店,我们也做过讲座的直播。我们选了一个很好的书店,人流量大的时间段,营销人员也准备充分,但是一场讲座下来台下应者寥寥。那天我一度尴尬,心中满是愧疚。可是谁知道,直播的第二天就有一张三位数的订单来敲门。
所以有时候觉得理念的推广,会像对着未知的空白喊话,不知道响应者在哪里,但是他们真的在。所以你就知道,大家都在回答相同的一道题,都很用功。
在人工智能成为当下最热科技话题的同时,社会医学界应对的“脑的健康”包含了儿童的自闭症、中年人群的抑郁症,以及老年人群的阿尔茨海默病,三大医学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我们翻译制作这两本书时,只看到了它们在生活科普层面的意义,随着对这个话题的深入,才逐渐体会到它的社会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