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8日是葡萄牙大作家若泽·萨拉马戈(JoséSaramago,1922-2010)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二十周年,萨著《兰萨罗特笔记》的最后一卷《诺贝尔之年笔记》在葡萄牙和西班牙同期出版。
一
波尔图出版社的葡文版(UltimoCadernodeLanzarote:OcadernodoanodoNobel)已于10月8日上市,阿尔法瓜拉出版社的西文版(ElcuadernodelañodelNobel)将于明天(10月11日)与读者见面。
前两卷《兰萨罗特笔记》(第一卷:1993-1995;第二卷:1996-1997)分别出版于1997年和2002年。本来没有第三卷了,因为获得诺贝尔奖后,萨拉马戈一直忙于接受采访、旅行和出席各种活动,无力继续记录、整理和编校日记,后来又迷上了写网志(2009年结为《札记》[OCad⁃erno]一书出版,中译本易名《谎言的年代》),导致1998年的笔记一度佚失。万幸的是,手稿最终在一台旧电脑的老硬盘里寻获,并在他去世八年后付梓。
1998年的10月8日,他在日记中写道:
“法兰克福机场。诺贝尔奖。空中小姐。特雷莎·克鲁斯。各种采访。”
当天下午,萨拉马戈已经离开法兰克福书展,到机场准备回家。正在登机时,伊比利亚航空公司的一位德国空中乘务员叫住他,给他一个大大的微笑,说:您的电话,有位女士想跟您说话。您得了诺贝尔奖。来电话的是特雷莎·克鲁斯,一位在德国工作的葡萄牙记者,她说您得回城,回到书展上来,大伙都在等您呢。他说不行,我得上飞机了。这时候他的编辑也打来电话劝他:您不能登机。所以他就回去了,他的经纪人、他在葡萄牙的编辑、他的西班牙出版商都在。他在摊位上接受了欢呼。
瑞典学院在授奖辞中说:“他那为想象、同情和反讽所维系的寓言,持续不断地触动着我们,使我们能再次体悟难以捉摸的现实。”
二
今年10月8日,为期三天的“若泽·萨拉马戈:诺贝尔奖二十年”国际大会在葡萄牙的科英布拉召开。此前一天,西班牙首相佩德罗·桑切斯和葡萄牙总理安东尼奥·科斯塔双双来到兰萨罗特岛,在萨翁遗孀和若泽·萨拉马戈基金会主席皮拉尔·德尔里奥、加那利群岛自治区主席,以及德尔里奥的公猫弗里多陪同下,参观了萨拉马戈故居博物馆和存书一万五千册的萨翁藏书室,并瞻仰了院子里萨翁坐过的一把黑色扶手椅。
西葡两国政坛目前相似的权力格局促成了这种难得一见的场面。萨拉马戈至死都是共产党员。安东尼奥·科斯塔总理现任葡萄牙社会党的总书记,同样,桑切斯也以西班牙工人社会党总书记的身份出任首相。
萨拉马戈一生向左。他反对过军政府,反对独裁,反对教会,反对美国对古巴的封锁,反对布什和布莱尔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反对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占领,反对伪善的和吃人的资本主义,反对全球化,斥之为新极权主义和跨国公司控制下当代民主的失败,反对政府对文学作品的审查,并终因小说《耶稣基督福音》(1991)在葡萄牙遭到查禁,愤而选择自我流亡,从1993年起与西班牙妻子德尔里奥长居兰萨罗特。
2010年6月18日,八十七岁的萨拉马戈去世,临终谅解了祖国,允诺尸骨还乡,在里斯本市政厅停灵两天,中右翼的葡萄牙总统卡瓦科·席尔瓦选择留在仅有九十分钟航程的亚速尔群岛度假,不出席他的葬礼,反倒是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兄弟送来了致敬的红花。
今年10月7日,桑切斯首相在兰萨罗特岛上告诉埃菲社,他最喜欢的萨翁作品是《所有的名字》《石筏》和《失明症漫记》。
他特别提及《石筏》的内容。故事写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所在的伊比利亚半岛沿比利牛斯山脉与大陆断裂,脱离了欧洲,滑入大西洋,径直向南美大陆漂移而去,以寻求自己的文化认同,结果漂到中途,便撞上了亚速尔群岛。
首相还说,萨拉马戈帮助“西班牙人更好地了解了葡萄牙和我们自己”。
不过,萨拉马戈生前曾公开呼吁葡萄牙与西班牙合并,组成统一的“伊比利亚国”。他认为葡萄牙并入西班牙后,不会失去自己的身份。“我相信我们终将结成统一的国家……葡萄牙将成为西班牙的另一个省。我们将继续讲葡萄牙语,并将继续用自己的语言写作、思想和感受。”他在2007年告诉里斯本《新闻日报》,西班牙有多种民族和语言共存,葡萄牙加入之后,可以享有和加泰罗尼亚或加利西亚一样的地位。两国可各选议员,在统一的议会内代表各自地区。正像现在的西班牙各自治区有自己的地方议会一样,葡萄牙也将保留自己的议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