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舒晋瑜)《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回顾与思考》(人民出版社)出版座谈会9月6日在北京举行。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认为,高尚全同志特殊的工作实践经历,使得他对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认识与思考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这部改革论集已超越个体性意义价值,而成为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一份独特记录与见证。这部书刚一出版,即引起了各界读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已累计发行近六万套;全球最大的教育出版集团之一圣智集团日前也与人民出版社签订了该书英文版的出版意向书。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正如尚全同志在本书的开篇中所提到的,改革推动了整个国家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闭关锁国转向全方位开放,从人治走向法治,从贫穷落后走向小康的五大转变。国家和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不可磨灭的成就。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候,《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回顾与思考》的出版,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好的纪念方式。”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认为,高尚全在改革开放进程中,能够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敢于提出关于改革开放的重大理论问题、看法和建议。尽管有的时候也不一定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但是他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且十分注重调查研究。这种实事求是、不讲空话的精神是十分可贵的,体现了一位老共产党员从党和国家的全局利益出发,敢于担当,敢于讲真话的品格。作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和相关决策的制定者及实施者,高尚全在本书中概括了40年改革开放实践取得的伟大成就,探索出促进中国改革开放事业获得巨大成功的基本经验以及指导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相应推进的重要启示,这是改革开放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本书作者高尚全1985年5月起任国家体改委副主任,后曾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世界银行高级顾问等职。先后参加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等6次中央重要会议文件起草工作,他关于“企业自主权”“商品经济”“劳动力市场”等一系列改革建言,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和改革理论的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回顾与思考》一书分上、下两卷,精选收录作者改革论稿90余篇,近80万字,分4个时间段,即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的改革探索阶段、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建立阶段、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完善阶段和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对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成就、经验和教训进行了系统地回顾和梳理,从一个重要侧面展现和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成果。
专家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存在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张皮”的现象,经济理论界也不例外。能够把经济理论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结合起来,融会贯通,经世致用,可以在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方面起到一定作用的经济学者还不多见。但是,长期从事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政策研究的高尚全就是其中一位。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胡德平表示,高尚全同志在书中始终把解放思想、实践标准放在经济体制改革能够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位置上,为改革开放贡献了极为宝贵的思想财富。
高尚全这个名字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紧紧联系在一起。早在1956年,高尚全就提出“企业要有一定的自主权”,1984年,在参加《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起草工作中,提出了“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的观点,受到了中央领导的重视和采纳;1993年,高尚全提出“应明确提出劳动力市场概念”的建议,被吸收到《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
对于当年高尚全将“劳动力市场”写进文件,著名经济学家张卓元记忆尤深。他提到,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起草文件,高尚全明确提出劳动力市场概念,其理论勇气可嘉,而且现在看来是正确的,这说明尚全同志对改革具有超前的意识,从整个改革进程来看,很有超前意义。张卓元说,把“商品经济”写进《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改革理论的重大突破。“因为商品经济离市场经济只有一步之遥,这一步跨过去到市场经济,起码打开了半扇门,这也是尚全同志关于经济体制改革超前的提议,包括一些理论观点、政策主张。在2004年、2005年的时候,政府改革的问题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尚全同志坚定地提出把政府改革作为‘十一五’时期改革的中心环节,2005年提出‘十一五’时期要尽快解决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这两份报告均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张卓元说,尚全同志建言献策,坚韧不拔,不断地向中央写报告推动改革,说明尚全同志对改革责任心非常强。
莫干山研究院首届院长常修泽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回顾与思考》有三大特点,一是具有史料价值。这本书是从个人、学者、改革参与者等三个角度的观察实录,很珍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二是有思想、有哲理,这套书渗透了作者的一些探索性的改革的思想;三是有故事。理论性的著作怎么样面向大众,除了有比较深奥的哲理之外,还要有故事。这本书里的很多故事既有趣又深刻,有助于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