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雏鹰”课程,奠定人生基石——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中课程建设与学校发展研究》洋洋洒洒三百多页,读完不禁给心里吹进了一丝清凉。书中没有晦涩难懂的语言,文字流畅温润,深入浅出。而且在平白通俗的语言陈述背后,蕴藏着北师大附中百年来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体悟。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国立中学,建校115年来,为我们国家培养了成千上万优秀人才。杰出校友钱学森对北师大附中的教育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北师大附中秉承老校长林砺儒先生的全人格教育观念,并将全人格教育理念概括出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人本性、全面性、充分性、趣味性和体验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正是这种对理念和信条的坚守,让北师大附中处变而不惊,临难而不乱。
随着关怀人自身、发展健全之个性的教育初衷不断深入人心,素质教育逐渐在基础教育中挖土扎根的同时,大多数中学却处在一个自相矛盾的境地:一方面学校普遍将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精神写进了自己的培养目标,并作为学校长期发展所追求的方向;另一方面,却又确确实实地落实着对考试、选拔、升学率等目标的追求。北师大附中难能可贵的,始终高举全人格教育的旗帜,安安静静办学,厚积薄发,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北师大附中这所百年老校,在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课程改革方面,始终走前列。1922年在老校长林砺儒先生的主持下,北师大附中在国内率先实行中学“三三”新学制,自定新的课程标准,自编教材,实验文理分科,这些在中国教育史上都是重要创举。1949年后,北师大附中作为北师大的“实验园地”更进行了一系列学制改革实验,如文道统一的语文教学改革实验、阅读教学实验等;文革后,北师大附中在北京市率先恢复选修课,增设劳技课;1985年在北京市首批成立了中学生业余党校,在北京市首批开展军训;1999年率先试用美国生物教材等走在了国内中学教育改革的前列;2003年在我国大陆首开《生命伦理学》选修课;2007年成为北京市新课改自主排课实验学校。
一所中学能有如此辉煌的历史确实令人不禁感叹,但附中人没有固步自封,他们清楚:历史并不等于固守,不断思考和对未来的敏锐判断,是保持北师大附中始终处于中学教育强者行列的最大秘籍。站在更高起点的北师大附中与时俱进,在学校教育理念创新、校本课程体系构建,课堂教学的改进,以及教师文化建设等方面不断探索……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很多学校都使出“洪荒之力”来整合学科知识内容,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翻转课堂”“慕课”“微课”……不断叩响着基础教育的大门。在这个基础教育的转型时期,北师大附中的魅力在于不是从“点”(某一学科的内容合并或增删,亦或某一教学方式的推进)的改革着手,而是依据学校“全人格”的培养目标,通过学校上位的课程顶层设计,对不同科目、不同类型的课程进行整合,建构了以塑造人格、奠定基础、实践体验、自主发展为核心的立体开放式的课程结构体系。
“雏鹰”,确实极富深意、意味绵长,“雏鹰”课程的最大亮点在于将国家规定的课程与学校特色进行整合,形成了(头部)人格塑造类、(躯干)学科基础类、(两翼)实践活动类、(尾翼)自主发展类四大课程领域。说“雏鹰”是立体式的,在于“她”按照学生学习水平分为了三个层次,即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类课程,面向部分学生的分层拓展类课程,以及面向个别学生的研究、特长类课程。
基于全人格教育理念,师大附中初中总体目标定位于——“趣”,各学科组根据各自学科的特点,分别将主题定为于——“博趣”语文,“思趣”数学,“合趣”英语,“探趣”科学,“悟趣”人文,充分体现了师大附中“雏鹰”课程体系的整合、实践、兴趣、开放等特色,这也是这所百年老校近年来蒸蒸日上的根本所在。
本书不仅展示了十多年来北师大附中初中在课程建设方面的蓬勃发展,而且介绍了许多有关北师大附中宝贵的历史资料,总结了现任校长的课程管理理念与实践经验,是我国学校教育,特别是初中阶段在课程建设方面一本具有很高参考价值的著作。这本书不仅为各学校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有力的参照,而且也为教育理论界提供了丰富的实践资源。
《建设“雏鹰”课程,奠定人生基石——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初中课程建设与学校发展研究》之所以拥有强大的感染力和生命力,与其核心人物刘沪校长的思考方式与生活体悟息息相关。这本书是北师大附中在刘沪校长的带领下积极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课题“我国基础教育未来发展新特征研究”的重要成果。
北师大附中,其实是在对自己长久以来积淀的精神内核坚守的同时,时刻对未来保持高度敏感地展望。附中这个群体、几代人保持着对教育发展,特别是课程建设的不断思索和执着探究,特别是在百年的时间跨度下秉持这一理念实属不易。对于善于思索并习惯探究的附中人来说,北师大附中始终行进在课程改革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