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8年08月22日 星期三

    摄影达人陈村

    周天柱 《 中华读书报 》( 2018年08月22日   03 版)

        以小说《鲜花和》《走通大渡河》闻名文坛的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陈村是个闲不住的人,常有跨界之举:2016年11月在沪举办个人摄影展,展期竟长达3个月。2017年元旦起,《新民晚报》“夜光杯”创新开设“陈村照相馆”专栏,一晃已近两年。实在无法想象一个因罹患脊柱炎、走路都不得不弯腰的作家,从1980年起,利用繁忙的昼夜写作之隙,将摄影视角对准了作家群、艺术腕,不间断拍摄了40多万张含金量颇高的照片。而作为与陈村多年的邻居,有幸目睹其不辞辛劳的拍摄生涯的背后,渗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鲜活故事。

     

        陈村的高人气使其嘉宾、粉丝无数,平日里来拜访他的门铃经常响个不停。相处时间长了,我发现了一个无人知晓的“陈氏规律”:凡是他想见的客人,尤其是事先约定、首次登门的贵客,一听到门铃声,他有五个习惯动作,先是在后窗口应一声:“我来开门啦”;随即立即挎上相机;扭亮楼梯上所有电灯;一步快过一步地下楼;打开后门后,本着“拍下就是胜利”的摄影理念,连续按下快门,在闪亮的镁光灯下,十多张尊客照须臾间就定格留存。

     

        有一天中午,天下着大雨。我休假在家,正忙于厨房烧菜。突然听见楼梯上呼隆隆一阵滚动声,我扔下锅铲,冲过去一看,竟然是陈村因一脚踩空,滚下楼来。我连忙趋前扶他起来,“老杨(陈村的大名是杨遗华)啊,摔痛了没有?”陈村摆摆手,连连回答,“没有,没有。一不小心,踏空了六、七级楼梯”。而此刻的他,因双手紧抱相机,宝贝竟安然无恙。我扶着他往后门走,打开门时,来客已等候片刻。此时的“摄影达人”又若无其事地忙开了。

     

        直到今天,我仍清楚地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著名影视导演谢晋因为急于拍摄长达15集的电视连续剧《大上海屋檐下》,几次亲自登门来找陈村。第一次上门按铃,陈村下楼开门后,幽默一句:“大导请进。”紧接着便是一阵猛拍。谢晋先是一惊,随即哈哈大笑。在陈村眼里,此刻最重要的是拍你没商量。我索求的就是“素面之美”,唯有这样才是真正的谢晋。谢导指着陈村嗨道,你太厉害了。从来是我指挥摄影师拍演员,想不到今天你逆袭,鲁班面前弄斧,反客为主拍起我来了。

     

        著名相声演员牛群与陈村惺惺相惜,两人经历有相似之处:学校毕业都去修地球;都爱好摄影。作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那天牛群从北京打电话给陈村,专程要飞来上海,给陈村拍一组生活照。“牛哥”要拍特写,陈村自然一口答应。第二天下午,牛群如约而至。“牛哥”平时档期满满,来一趟申城极不容易。不修边幅、素面朝天的陈村在配合“牛哥”拍摄的同时,趁“牛哥”不注意,拿起自备尼康,不用闪光灯,连按快门,留在镜头里的牛群,笑、思、虑、憨、急、恼、乐——淋漓尽致,堪称经典。一场“对手戏”完毕,各自将所拍的镜头展示给对方看。牛群笑了,“陈村呀,你拍的比我多。今天到底是我拍你,还是你拍我?看来这次京沪来回的机票,还有宾馆食宿,该找你报销呀”。

     

        “老顽童”陈村酷爱摄影,若说写作是他的第二生命,那摄影就是他的第三生命。以陈村的理念,生活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摄影就是一根丝线,把璀璨的珠子串起来,便形成了一个活生生的社会缩影。

     

        陈村拍有所乐,乐在所拍,初心永远不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