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出版社社长梁光玉知我曾在全国政协文史办工作过多年,特意送我《铁血儒将郑洞国》一书,说是郑洞国后人郑建邦、胡耀平撰写的。随手翻阅,便难搁下,一气读完。一是好读,文字流畅,图文并茂,有许多来自海外的珍贵历史照片,作为编辑自然是喜爱有加;二是我对郑洞国将军的历史有所了解,书中所提及的人物事件大都在脑海中有印象。
我大学毕业后就在全国政协文史办从事征集、编辑与出版文史资料工作。文史资料工作自1959年周恩来总理倡导以来,全国政协设立了文史专员室,一大批原国民党军政人员担任专员,分别在文史资料委员会下设的政治组、军事组、工商经济组等协助工作。我到政协时杜聿明先生已去世,但书中所涉及的一些人,如覃异之、郑庭笈、尚传道、焦实斋等人大都见过,有的过去因为编书还一起聊过。书的主人公郑洞国将军我也见过,是在几次会议上见到,言语不多,中山装的风纪扣永远是扣的,腰板挺直,这与我见过的诸多原国民党军人的形象是一致的。唯独是他的眼神,没有那种身居高位咄咄逼人的尖锐,始终温文平静。
阅读《铁血儒将郑洞国》一书,使我对郑洞国将军的前半生有了全面的了解。黄埔一期,参加北伐,投身抗战以及在长春投诚起义。我对该书感兴趣的是在广西的昆仑关战役与滇缅的中国远征军抗战。昆仑关战役是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第五军向日军发动的攻击,是在1939年12月,时任第五军军长杜聿明,郑洞国任第五军副军长兼荣誉第一师师长。这是中日两军精锐部队在正面战场上的迎头血战,两军进退攻守多次交换,最终以中国军队收复昆仑关完胜。作者在书中记录了郑洞国将军指挥作战的全过程,印象至深的是,危急关头,一向温文尔雅的将军也急眼了,下达命令,“作战不力,军法从事”,“必须死守,否则砍你的头”。当硝烟散去,“祖父曾偕同参谋长舒适存前往四四一高地视察,看到山上的植被几乎全被炮火烧焦,敌我阵亡官兵交错倒卧在血泊中,几乎无法让人落脚。祖父晚年追忆这次战役,还一再感叹:真是血流成河呀!”“战役结束后,从阵地上撤下来的三个步兵团的战斗兵已不足八百人。祖父陪同白崇禧副总参谋长检阅部队时,想到众多袍泽已化为忠魂而去,这位久经战阵的军人不禁失声痛哭。”这就是一个军人的情感,对日寇铁血如石,对部下牺牲肝肠寸断。这些细节唯有参加战斗的军人回忆,让读者如身临其境,感人至深。
作者以较大的篇幅展现了1942年中国远征军的组建与远征滇缅的失利及郑洞国将军自1943年受命前往印度,担任中国驻印军新一军军长,中美英合作在印度蓝姆珈整训,参加指挥反攻缅北战役。这段历史最早披露,应该是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选辑》第8辑(1960年出版)上,打头三篇是杜聿明《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述略》,宋希濂《远征军在滇西的整训与反攻》,郑洞国、覃异之《中国驻印军始末》,三篇文章将近10万字。军人之回忆,大都从战略、战役,排兵布阵入手,史料是很珍贵的,也是第一手的资料。作为内部读物,阅读范围不大。原先与美国的关系不好,“中美合作抗战”等都成了禁区,也无人深入研究写作。直到中美建交,这段历史的回忆文章才渐渐多了。我在文史办听老人讲述滇缅抗战,印象很深的,一是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戴安澜师长重伤死亡,杜聿明率领大军从野人山撤退,千军万马穿过热带雨林,人马一旦倒下,几天变为白骨,出来所剩无几,闻之毛骨悚然。二是组建中国驻印军时,一些部队被空运至印度蓝姆珈,许多人是第一次乘飞机的,美军的后勤保障是很充足的,一到驻地军官与士兵即按照美军的装备配发,每个人都领了一大堆,几套内外衣,连香烟、巧克力都有。这在国内的军人是无法想象的。美军给战斗部队都配置了强大的火力,加上中国军人坚韧顽强的战斗精神,缅北反攻一路推进也让日本人吃尽了苦头。故事引发好奇,怎么还有那么多人到缅甸去打仗?对中国远征军、中国驻印军的全过程了解不多,虽然看过一些杜聿明、郑洞国、孙立人、廖耀湘等人的回忆文章,知道中英美联合抗日过程中矛盾重重。读完郑建邦、胡耀平所著《铁血儒将郑洞国》一书,才知晓郑洞国将军在其位的重要作用。本来中国驻印军新一军军长,蒋介石是想委任邱清泉,杜聿明认为邱清泉脾气暴躁,恐与史迪威等人闹翻,影响美国军援,故通过何应钦向蒋介石推荐郑洞国,这一回,蒋介石倒是“知人善任”。由此开始了郑洞国将军“一生军旅生涯中,最为辉煌也备受煎熬的难忘时光”。从1942年春中国远征军组建入缅作战,到1943春中国驻印军反攻缅北,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作为中国驻印军副总指挥郑洞国始终一线指挥,上与美军将领史迪威等人协调关系,下与孙立人、廖耀湘各军师长部署作战方案,将军果敢决断而又温文儒雅耐心,承上启下,化解了中美英将帅的矛盾,赢得了将士的认同。将士同心是战争取胜的关键,这些细节在本书中都有反映,作者还根据郑洞国将军留下的资料,对缅北战役一一梳理,对每一个战役敌我双方军力、武器、攻守战况都做了详细的研究与记述,加之本书配有大量来自美国和台湾岛内档案中的历史照片,图文并茂,既了解了历史、战争的全过程,人物形神及战争氛围又呼之欲出、扣人心弦。
本书吸引人的,还有作者对郑洞国将军“卷入东北内战”的一章记述。辽沈战役,长春被围,郑洞国将军步出指挥部投诚的照片,相信许多人都有印象。从1946国共双方抢占东北,国民党是整军整师美式装备的部队接收东北各大中城市,而共产党则派出了大量干部及武器装备不全的部队赶赴东北,最初的交手,吃亏的是共产党军队。到1948年,仅仅三年时间,原先的东北民主联军转变为东北野战军,却成为国民党军队的强大对手,将国民党的主力分割包围,围城打援,聚力歼之。郑洞国初担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副司令长官,两次因杜聿明生病代理司令长官,后任东北行辕副主任,1948年2月郑洞国本来想借回北平看病离开东北,没想到被卫立煌派往长春。长春被围城长达5个月,军民粮草断绝,军心涣散,守城部队相继起义投诚,在解放军的包围中,本想杀身成仁的郑洞国,最后被部下簇拥不得不放下武器,走起义投诚之路。作者没有掩饰郑洞国将军当年的顽固,抱着“临危受命,义不容辞,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上任,闻悉部下准备投诚,厉声痛斥。即便是“到了如此绝境,祖父仍想着宁肯战死,不愿投降,顽固可知”。这一章节中,我认为最值得一读的是,作者记录了一位国民党将领,正统的军人,在执行命令固守待援时的心路历程,面对守城军民因饥饿人相食的惨况,内心是备受煎熬,用郑洞国自己的话说,“那时天空中的太阳都失去了光芒”,但“他还努力地保存自己对蒋介石、对‘党国’的忠诚和他所认同的军人气节,决意苦撑到底”。这就是当年跟随蒋介石一大批国民党将领的共同心境,如郑洞国的老上司杜聿明在淮海战役被俘后,拿石头自杀,把自己打得头破血流。
起义与投诚,长春的和平解放,让一个愚忠、顽固的人突然走向了新生,除了感谢共产党的宽大政策,也真应该感谢郑洞国的部下,否则成为战俘将被送进监狱。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郑洞国往昔厚待下属,为人正直,人缘不错,才会出现官兵不离不弃,采取了推动长官投诚的“长春方式”。但被迫放下武器的郑洞国,其思想转变,却是一个痛苦煎熬缓慢的过程,解放军的礼遇,郑洞国提出的要求,在哈尔滨的学习,回到上海与家人团聚,毛泽东、周恩来的邀请接见,担任国防委员会委员。作者讲述的一个个小故事,生动而有趣,一点一滴的转变,只有家人知晓与感受到。从犹豫观望、不想干事到信服共产党,从顽固坚守到彻底转变,直接向周总理表示愿意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事业,这是郑洞国将军与其他国民党将领所不同的独特人生履历,一旦转变,矢志不移。“以爱国始,以爱国终。”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到一位正统军人率直的个性,淡泊名利,敬上司,厚部下,为人正派、忠厚诚实的本质,坚守并贯其一生,使他在战场上,得到同仁、对手的敬重,无论是在新旧社会都有良好的口碑。这就是作者心中长辈,不论战场胜败人生起伏都值得敬重的长辈。相信读者读完此书亦有同感,并能从中找到答案。
自1959年始,郑洞国担任第三届、四届全国政协委员,连任五届、六届、七届全国政协常委;当选五届、六届、七届民革中央副主席,1984年当选黄埔同学会副会长。从这份简历中可以看出,郑洞国将军晚年有相当部分精力是参与政协的文史资料工作。因为文史专员室有他熟悉的老上司与老部下,无论是一同视察或是开会,彼此知根知底,自然是谈笑风生。
有两件事值得一提,一是杜聿明将军1981年5月去世后,文史委准备出一本《杜聿明将军》的专辑。原先是邀请一作家来写,吃住在政协,几个月后拿出初稿,不知何故被放弃了。后决定由郑洞国、侯镜如、覃异之、文强、郑庭笈、杨伯涛撰写,当时他们都各自写过一些,如郑洞国写《回忆杜聿明先生片段》《再忆杜聿明先生》。为了便于读者阅读,编者拉出大纲,将各人的回忆文章分段充实,经修改后形成初稿,1985年9月16日在政协大院文史专员室召开了《杜聿明将军》专辑定稿会,郑洞国等人都参加了审阅并提出建议,会后,还在院前拍了合影。该书于1986年出版。我想这是郑洞国为敬重的老长官杜聿明做的一件很实在的事。二是1983年全国政协文史委决定编辑整理并陆续出版“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丛书12本,由文史委军事组负责。当时全国政协常委、委员中原国民党高级将领几乎都参加军事组征集编辑调研工作,有些人还参加了稿件的审阅核实工作。这其中就有郑洞国、侯镜如、黄维、覃异之、赵子立、李觉、文强、黄翔、郑庭笈、杨伯涛、廖运周等人,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这套丛书第一次全面完整记录了国民党部队在正面战场的真实情况,图书出版后,在海内外影响极大。也正如这些抗战将领所希望的,这套丛书可以为那些在抗战阵亡、伤残人员及其家属落实政策提供依据。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是这批老长官们在有生之年为当年牺牲在抗日战场的将士及后人所做的一件足以铭刻历史的大事。
我想,如果将这些史料、图片补充,会使《铁血儒将郑洞国》一书增色若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