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8年06月13日 星期三

    对学习类APP涉黄不能熟视无睹

    吴学安 《 中华读书报 》( 2018年06月13日   17 版)

        记者从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了解到,近日,为整治网上违法犯罪乱象,杭州市、区二级网警部门连续展开了网络直播平台传播淫秽物品违法犯罪专案打击行动。捣毁“九月久”“七色(小公举)”“PR社”三个号称“美少女直播”的涉黄App,案件涉及10多个省份,共抓捕93人(6月7日法制日报)。

        此前,据媒体报道,一些针对中小学生的学习类App中,某些内容存在各种性暗示的荤段子、大尺度的涉黄图片以及“小黄文”。如何规范学习类App,如何净化网络学习空间,首先要求发布App的企业自身必须具备相关教育培训行业资质,其次还要遵守互联网行业的规定,保证内容安全、健康。

        近年来,“人手一机”成为常态,高举各色旗帜的学习类App便喷涌而出。据《在线教育行业市场分析报告》的数据显示,2016年在线教育用户规模为9001.4万人,未来几年还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到2019年预计将达到1.6亿人。其中,中小学生占据了“半壁江山”。然而,一些学习类App在“科技改变学习”的“动人”理念下,在某些角落中隐匿着“垃圾”,这种现象也许并不普遍,但是当使用者是几岁、十几岁的孩子时,哪怕少量的“污垢”也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随着人们对网络的依赖度越来越大,淫秽色情信息也借助网络更快更广地传播。由于成本低、监管难,使得网络成为淫秽色情信息的重灾区,“黄毒”俨然已经成为一大社会公害,其对青少年的毒害是不言而喻的。来自警方的数据,被抓获的青少年犯罪当中,有近80%的人通过网络受到诱惑,这些人因为沉湎于网络而不能自拔,或者受到网络黄色信息的侵蚀而误入歧途。现在学习类App捆绑上学校作业,让家长们亦喜亦忧。省时省力、事半功倍,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是好,但App里五花八门的附加物竟与荤段子、小黄文结伴,让孩子们学习的内容变了味,不免让人担忧孩子们初心难保。

        网络科技对人类生活的改变无所不在,对孩子们来说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各种学习类App的诞生了,对于学习类App我们不能禁止学生使用,但一定要理性、合理使用,更要警惕黄毒的侵蚀,一方面是学习类App中夹杂着黄图、荤段子等对中小学生成长极为不利的内容,尤其是一些隐匿在某些角落里,或者直接推送给使用App的用户的更让孩子们防不胜防;另一方面。在学校和老师推荐的App里,虽然能够避免黄图、荤段子等,但是其中却包含着许多的游戏成分,甚至内置不少充值服务。这些都与学习类App帮助学生学习成长的初衷背道而驰。这就要求家长和老师给予必要的引导和监督,帮助孩子们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免受黄毒的危害。

        虽说,身处日新月异的网络时代,中小学生的学习已不可避免地由App引导着逐渐挥别“纸质化学习”时代,通过学习类App完成学校的作业,其本身顺应了时代的发展,但其中哪怕少量的“污垢“也会对中小学生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学习类App良莠不齐是当前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难题,随着此类App泛滥,加之缺乏必要的监管就成为当务之急,关键在于对于一些开发者“色情营销”模式所形成路径依赖施以重拳,形成强大的治理力度,要让孩子们免受黄毒的危害,打赢网络色情攻坚战,除了行业自律,社会责任;重拳出击,严厉查处外,更重要的在于斩断网络色情信息背后的灰色利益链。一言以蔽之,要让那些以小黄文、荤段子为卖点的App开发者,不敢涉黄,不能涉黄,才能真正净化孩子们学习空间,让孩子们在纯净的环境里茁壮成长。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