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苏鸣将军——当代军事领域语言应用研究的领跑人之一,最近又在属于他的学术研究快车道上立起了新的学术标杆。他独立撰写的新著《军事语言学概论》在军事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部首次列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军事学项目的军事语言学理论专著,以严谨的话语结构、精准的概念解析、生动的语言表述,丰富的实际例证,提出了创新军事语言学学科理论体系和研究内容的系列观点,推出了当代军事领域语言应用研究的最新成果,为领域语言研究树立了新的典范,读后令人耳目一新,引起了军事学界和语言学界的关注。
我国当代军事语言学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30多年来,军事语言学理论研究逐步深入,学科队伍不断壮大,学术成果渐丰硕。作为军事语言学业余研究者的李苏鸣,对军事语言学理论建树的贡献也令许多专业学者刮目相看。
浏览这部墨香微泛的新著,虽置身于孤僻的军事语境,但书卷之间却充溢着当代语言学研究的诸多新潮。《军事语言学概论》既系统研究了语音、词汇、语法、文字诸要素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在传统的军事语言本体研究上又有更加深入的掘进;作者以富于敏感和勇于创新的笔触,涉猎了诸多当代语言学研究的前沿课题,这就更加凸显了这部新著的学术张力。书中的“军事语言能力”“军事语言环境”“军事语言管理”“军事语言规则”“军事语言生态”“军事语言政策”“军事语言战略”“军事话语体系”等章节,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这部新著对语言学理论研究最新成果的消化接纳和融会贯通。比如,他在“语言能力”与“战斗力”之间修路搭桥,力图连接军事领域语言应用和信息化条件下军队战斗力生成的纽带;他把当代语言管理的创新理念,应用于军语管理、军事命名管理和军人口语管理等领域;他迈入语言生态研究这全新的学术领地,探寻军事语言规划、军事语言政策赖以谋划和实现的语言基础;他聚焦美国的军事语言战略,对我国军事语言战略的筹划和指导作了前瞻性的论述;他对构建中国特色军事话语体系的深入探讨,更将军事领域语言应用研究推向了学术前沿。李苏鸣将军的学术敏感确实令人惊叹。党的十九大刚刚闭幕,他撰写的《研读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军语视角》一文,就出现在宣传媒体上。这篇文章从考察军语的角度,对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新概念新表述作了十分到位的分析。他的学术敏感和研究成效着实令我们这些专业的语言教研人员汗颜。
阅读李苏鸣将军的若干军事语言著作,总能感受到这位标准军人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从军40多年,从普通士兵一步一步成长为共和国将军。在军旅生活的艰辛历练中,他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使命,忠实地服务于他所至爱的军队。他常说,军人是为打仗而存在的。他的这种使命感不但体现在日复一日地带领部队沙场操演、执勤处突,他的著作也如同一席阵地,到处弥漫着硝烟战火,呼啸着枪林弹雨,融会着谋略战策。《军事语言学概论》中有大量的战场语言应用实例,探索了语言战术的制胜机理,跟进当代信息技术在军事语言处理中的步伐,同步展开语言技术成为战斗力要素的研究。他的《军事语言学概论》纵观现代世界战争风云,将语言工具视为特殊的作战武器,从战略和战术的角度全力构建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语言战的大格局。比如,在美军追踪拉登的进程中,他就始终高度关注媒体关于美军应用语言识别技术锁定拉登行踪的报道,以及国外语言家关于拉登讲话录音的语言学分析。拉登被击毙不到一个月,李苏鸣就在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的讲坛上以美军通过语言识别技术追踪拉登的典型战例,为军事领域语言应用研究鼓与呼。这些研究心得在《军事语言学概论》这部新著中都留下了诸多深刻印迹。
除了学术视野开阔、注重领域应用以外,《军事语言学概念》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语言表述精到、考究。李苏鸣当年读的是中文系,大学毕业后曾在军队院校担任文化教员,教授过现代汉语和形式逻辑课程。他曾被解放军原总政治部树为所在大军区唯一的全军优秀教员标兵。后来,又多年从事司令部办公室工作。因此,他对语言的规范应用有很强的敏感性。阅读《军事语言学概论》,也可以明显感受到作者语言规范应用的自觉自律。
近年来,领域语言研究方兴未艾。笔者认为,其中研究成果最为显著、学术机理最为科学、学科前景最为可观的,当属成果丰硕的法律语言学。其次的地位,则非军事语言学莫属。不过,军事领域向来是一个神秘感、封闭性和专业性很强的领地,军事语言学的研究更是冷门中的冷门。这项研究之所以举步维艰,主要是因为同时精通语言学和军事学的人才少而又才。李苏鸣以其自身优势坚持业余研究数十年,成果斐然,弥足可贵。如果每个社会领域都有李苏鸣这样执着的、专业的、接地气的领域语言应用研究者,那么,我国的语言学研究终将走下象牙塔,摒弃那些泊来的、玄而又玄的东西,真正成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实用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