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在说起文学作品的接受时,有一段很值得深思的话,他说:“中国确也还盛行着《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但这是为了社会还有三国气和水浒气的缘故。《儒林外史》作者的手段何尝在罗贯中下,然而留学生漫天塞地以来,这部书就好像不永久,也不伟大了。伟大也要有人懂。”(《且介亭杂文二集·叶紫作〈丰收〉序》)
中国古典诗词数量巨大,水平极高,但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社会生活变化太大了,某些比较浅近的作品还好,另外有一些篇章的伟大、深刻、优美可能就不大容易懂,或体会不深,只会背诵,或只了解一点皮毛。
小孩子读古诗不理解只会背是正常的,也没有任何害处,趁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先背熟了再说,将来他们慢慢会懂的。从不懂到懂,从理解肤浅到不断加深,得有人来给予帮助。教科书里选录的作品,老师会给他们讲,此外的作品则须通过其他渠道来接受有益的信息。看电视里的诗词大会是一条路,读一点赏析文字又是一条路。只是前者难免会带一点表演性质,后者则大抵出于专家之手,有时讲得过深过细,又有一种赏析八股,不管是什么诗词,总是那么一套讲法,更有甚者,则略无新意,知识老化,感情清冷,质木无文,很容易令人厌倦。我有时也应邀为报刊包括手机刊物写一点赏析小品之类的短文,深感困难,要放软已硬的身段,抛弃八股之程式,来同读者促膝谈心,还是要很费些功夫的,并不比写那种旁征博引、注释一大堆的论文更省劲。年纪大了,很少外出观光,与江山日渐疏远,是尤为严重的问题。
最近很高兴地看到,有三位90后的青年才俊破茧而出,各写了一本游江山、讲诗词的赏析文集,这就是沈阳出版社新近推出的《画卷看时塞外云》《中原佳气郁葱葱》和《梦入江南烟水路》,三本书总称之为“中华诗词游学馆”丛书,一共谈了120余首著名诗词,作者们通过景观、故事和经典来解析、串讲这些名篇。内容是赏析,形式是随笔,而又配以许多高度清晰的专门拍摄的精美图片,赏心悦目,得未曾有。
这一套小丛书的主编是旧体诗人、国家图书馆博士后石任之。三位作者也都是大写旧体诗词并已取得相当成绩的,而年纪极轻,还都只有二十来岁;主编同他们相比固然是资格要老多了,其实也不过三十出头,我同她见过两三次面,看上去完全是位小姑娘。
这里充满了青年才俊的蓬勃才气和青春气息,文字清丽,不同凡响。空谈无益,请从他们的华章中各摘一段,以见一斑:
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的这首《出塞》是一首十分标准的七绝,但标题《出塞》是和《从军行》《关山月》一样的乐府旧题,所以它实质上是乐府诗。(中略)据统计,唐人创作的乐府诗超过五千首,几乎占了现存唐诗的十分之一,这是很可观的比例。唐人为何如此钟情于乐府诗?很重要的原因是为了学习和训练创作技巧。先模仿后创新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诗歌的创作同样如此。(《画卷看时塞外云》,第108~110页)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鹳雀楼是四大名楼之一,始建于北周宇文护军镇蒲州时,原楼在宋金时毁于战火中,或说是之前毁于洪水。故元代的王惲在写下《登鹳雀楼记》时说“获登故基,徙倚盘桓”,可见那时只剩下一部分台基。现在的鹳雀楼是在二十一世纪初经过专家学者商定选址重建而成的。足下河水滔滔流去,与名楼相呼应,真是中原一大奇景!登楼远眺河水落日融为一体,裹挟着千年历史尘埃滚滚远逝,令人心潮澎湃,感慨不已。(《中原佳气郁葱葱》,第139页)
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此诗表现世异时殊,人物更换,造语尤妙。一二句不写人事变迁,只写朱雀桥边野草开花,乌衣巷口的夕阳斜衬,却备显沧桑。哪怕读者并不知道“朱雀桥”、“朱雀桥”是旧时繁华之所,也能从野草、夕阳中读出衰败的感伤。野草都开了花,如此细致的一个特写虽为场景点缀了生机,却含而不露的烘托出了历史感。后两句引入人事,却用景物做主角,只写王、谢豪门如今皆变为寻常百姓之室庐,而这些飞入百姓家的燕子,过去是栖息在权贵堂前的,缘物寓意,果是吊古高手。(《梦入江南烟水路》,第45~46页)
都是很常见的名篇,但这里各各写出了新意。比他们更年轻的诗词读者,从这里固然可以获得许多营养,比他们年纪大的读者,同样也可以从中得益。闻道有先后,胡子长不一定代表见识长。我比三位作者要年长五十岁,仍深感他们的文章颇值得学习借鉴,尽管其中可能也还各有其值得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