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8年04月11日 星期三

    博物视界

    关于身边的植物,我们了解多少?

    王驰 《 中华读书报 》( 2018年04月11日   18 版)
    《一城草木》,陈超群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12月第一版,58.00元

        2017年最后两天,小区里还偶尔能看到地上躺着个把褐色“小灯笼”,而一两个月之前,院子里几乎满地都是。

        多少年了,每到岁末,相同的景致从来没有像今冬这样让我停下匆匆的脚步,蹲下身观察它们,欣赏它们,赞叹它们。我甚至拾起了几只带回家,轻轻地打开,想探究内里的秘密。

        原来,干净利落地悬挂在里头的三两粒黑黑亮亮的种子是可以用来穿成佛珠的;原来,这黄豆大小的种子里还隐藏着两片卷着的子叶;原来,褐色的“小灯笼”被称为蒴果,它们曾经鲜红过;原来,鲜红的果实,风头盖过了谦逊低调的花朵……

        这里说的是栾树。

        如果没有读到《一城草木》,栾树对于我,就是写着树名、挂在树上的一个小标牌,至多,是夏日骄阳下扯起的一把把超大的遮阳伞。

        因为工作关系,2017年年初,正为环境版《博物志》专栏寻求稿子的当口,幸得几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博物学文化丛书”,清华才女、如今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工作的陈超群的《一城草木》是其中之一。

        翻读数篇,就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全书涵盖300种“岭南草木”,其中不少是平常熟知的,紫薇、薄荷、朱槿、月季、桂花、杨桃、含羞草、牵牛花、爬山虎、夹竹桃、向日葵、马兰头、芒果、芭蕉等等,当然还有栾树。但我们对这些生在身边的植物又有多少的了解呢?

        讲述寻常植物不寻常的身世和故事,需要作者的挖掘功夫和叙事本领。

        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牵牛花,小喇叭花,按照《一城草木》的分享,在日本被称作“朝颜”,跟樱花一样,是生命的最高形式,美得极致。因而,牵牛花常常出现在日本文学中,用以感叹生命的短暂。“朝颜,顾名思义,清晨之容颜。牵牛花开花很早,天空微亮时就在清冷的晨曦中展露了芳华,然而到了中午,它便开始黯然蜷缩。”或许是自己正处于生命中的一个坎儿上,陈超群对牵牛花“刹那芳华”的感喟以及她看到兴致勃勃的小朋友摘花吹“喇叭”表示出的容忍和顺其自然,都让我产生深深的认同和共鸣。

        阅读过程中,更多的是意外,是惊喜。贯穿整本书的关于“植物智慧”的打捞,每每读到,都禁不住掩卷细想,多神奇的造物,多奇妙的世界啊!

        千万不能小看花花,千万不能小看种子,它们都长有“脑子”。

        你看,为方便蝙蝠传粉,南方常见的一种结有硕大长条形果实的吊瓜树的花,只在黑暗中开放。

        深圳市花三叶梅,也叫簕杜鹃,真正的花只有米粒大。而看似色彩鲜艳的“花瓣”,实则是簕杜鹃叶片,可不嘛,浓烈的紫色背景上,粗细有致的叶脉清晰可见。无他,以此吸引蜂蝶前来传粉。

        即便是对付天敌,植物也深藏妙招。陈超群观察翅荚决明时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蚂蚁似乎特别喜欢翅荚决明,她每次观察,都能看到有蚂蚁在枝干上、花朵中忙忙碌碌,一直以为蚂蚁喜欢吃翅荚决明。待她查询“决明子”相关资料时才知道——翅荚决明是一些蝴蝶幼虫的美食,但是却并不用担心它被毛毛虫啃光,其叶子基部生有蜜腺,产生的蜜汁能吸引蚂蚁,蚂蚁不辞辛劳地往返,驱逐了植株身上的毛虫。“翅荚决明就是这么聪明!”陈超群从不吝惜对草木的赞誉。

        植物的种子似乎更具有智慧。“为了将种子传播得更广更远,植物练就了三十六计,有的靠阳光来炸裂果荚,有的用色香来诱惑动物,有的乘风远去,有的随波逐流……鬼针草采用的是借力搬运法——只要你与它插肩而过,你就在不知不觉中给它当了一回搬运工。”

        将智慧运用到极致的,应该算向日葵吧。

        最能引发美感的黄金比例和与之相关的黄金数列(又叫斐波那契数列)或许我们并不陌生,但如果说葵瓜子的排列就是这种让人惊艳的黄金螺旋式排列可能就未必尽人皆知了。《一城草木》用文字和图片展现出向日葵管状花黄金螺旋式排列的大美效果,说明如此尽量紧密的排列,保证了花朵吸收最充足的阳光,能在有限的空间铺排最大数量的种子。这是植物进化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生长经验。

        植物需要积累经验,像作者这样的“植物控”同样需要。

        与笔者自己先天不足的儿时植物记忆相比,陈超群从小就和各种野花滚在一起,从小就和小伙伴们玩“实弹大战”般的苍耳游戏。书中多处记录她童年的“春天记忆”。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她的这一爱好不仅没有消退,反而更走心,更专业。遇到不认识或者似是而非的植物,她会想方设法查证,了解其名称、习性及文化历史背景。在没有任何方便可用的搜花APP的时候,她对这种查证过程却颇为享受。

        “学习植物或者说踏入任何一个领域,都需要常年的耐心与坚持。”陈超群秉承并践行的这种朴实的观念,最终将这部沉甸甸的博物类图书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毫无疑问,2018年,我将和栾树相约,不只在它果实累累的秋季,更要在它易于被人忽略的花季。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