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抄一段《诗经·卫风·硕人》:“手若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段诗句大家很熟悉,哈,有不认识的字吗?如果没有什么困难,还是这首诗,且再抄一段:“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怎么样?读起来是否觉得有些麻爪儿?
近来的阅读让我忽然发现了一个问题,即古代诗文生字多,字典使用率颇高,当下作品生字少,读之很顺溜,基本不用翻字典,甚至有的一本书读下来,字典闲得都会结出尘网。
这是怎么一回事?答案大抵如是:古代作家认字多,字汇量大,当今作家(较普遍)认字少,腹笥匮乏。
我在床头常年放着一本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字典》,64开本,用起来轻便、方便,躺着看,没有举重之苦。凡读书遇到生字,定会查一查,不会轻易放过,避免“文人识字认半边”胡猜乱认的错误,是舅家的孩子还是姨家的孩子必须搞清楚。一定要把生字变成熟字,如果下次遇到又生分了,那就再查一遍,一回生两回熟。如此这般,茫茫字海,“熟人”越来越多。
我的这本《新华字典》是第11版修订本,共收入单字13000个。国务院2013年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共收入单字8105个,其中一级字表为常用字集,收字3500个,“主要满足基础教育和文化普及的基本用字需要”;二级字表3000个,使用度仅次于一级字。二者相加共6500字,“主要满足出版印刷、辞书编纂和信息处理等方面的一般用字需要”;三级字表1605个,主要是人名、地名和科技术语等专业领域用字。据统计,3500个常用字覆盖了现代出版物用字的99.48%,《易经》《尚书》《左传》《论语》《孟子》等13部典籍,使用不相同的单字数为6544个字。这可能就是一级字3500个,一级与二级相加共6500个字的来由和依据。也就是说,你如果认识3500个汉字,就可以写作、出书了,但与古代的典籍还有3000个字的差距,这仅是认字量的差距。
古人最初以结绳记事,汉字据说为黄帝的史官仓颉受野兽脚印启发所创,时“天雨粟,鬼夜哭”,可见文字诞生是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文字与神相通,每一个字都是活泼泼的生命,故香港作家董桥说“文字是肉做的”。对文字保持足够的尊重和敬畏,是每一个文人的信仰,故有“敬惜字纸”的传统流传下来。“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卢延让)“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让每一个字都有一个妥帖的安放,郊寒岛瘦,燕瘦环肥,姚黄魏紫,各臻其妙,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刘勰《文心雕龙·练字》云:“心既托声于言,言亦寄形于字。”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其实更是文字的艺术,语言美,其实更是文字美,一如龙凤藻绘,虎豹炳蔚,云霞雕色,草木贲华,林籁结响,泉石激韵,这些比喻都来自刘勰,真的是美不胜收,令人心醉神迷。
若令笔下文字有丘壑之胜,烟霞之美,卯榫相得的准确,甚而画龙点睛的传神,首先得拥有充分的字汇量,腹笥充盈,方能在文字的方阵中应付裕如,左右逢源。若想认字多,查字典是最基本最可靠的办法。读书看报遇到生字,如果懒得查字典,则生字永远是生字。你不认识它,它就不会认识你,在写作的时候则断不可能听命于你的驱遣。这样,你的文字土壤就是贫瘠的羸弱的,不可能长出葳蕤丰茂的庄稼。汉字的多义性、丰富性给作家的多样表达增添了无限可能性,同时,又对最准确的呈现提供了多重选择。譬如双胞胎,那种细微的差别与玄妙,给文字带来魔幻般的无穷魅力。
据最新的统计,中国汉字共有9万多个,当然其中有大量的“死”字废弃字。但是,肯定也有许多字等待今人的激活,重新焕发生机。今人作品生字量的下降,让我产生一种深深的忧虑和危机感,如果这个样子继续下去,会有不断的熟字变成生字、死字,终被废弃,即如地球上的许多物种一样杳如黄鹤彻底寂灭,那将是文化的灾难。举个例子,如“㬤”字(音七),意指水湿将干未干,需要晒一晒,晾一晾,或者,用一种东西吸收水分,现在冀南农村人们还这么说,“㬤晾㬤晾”,但很少见到有人使用,恐怕更多的人不认识。时间久了,此字岂不成了被废弃的死字?
人人慨叹当今经典作品少,作家认字少是不是其中一个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