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8年03月07日 星期三

    “和诗以歌”是激活传统文化的创新

    《 中华读书报 》( 2018年03月07日   08 版)

        这个春节,央视再用一档文化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给观众制造了巨大惊喜,无论是山区教师演唱的《苔》、还是王俊凯演唱的《明日歌》,“诗歌唱出来”,让更多观众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无与伦比的魅力。(2月23日《华商报》)

        2月16日至18日,短短三天时间,《经典咏流传》就创下了1.33%的全国网平均收视率,这种结果不仅反映出公众对这种文化形式的喜爱,也开创了文化节目新篇章。

        和诗以歌是这个节目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歌曲的形式将诗歌唱出来,这种形式不仅赋予古诗词动听的旋律,让诗词变得直观,也激活了古典诗词,提升着诗词的传唱度和影响力。

        诗词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支奇葩,不管是唐诗宋词,还是元曲,抑或是现代诗歌,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象征着中华文明。我国诗词浩若烟海,这些诗词表达着不同的思想和情绪,寄托着不同的情怀和胸臆,小小的一首诗词,不仅可以窥见历史发展的轨迹,也能感受到汉语文学之美。可以说,诗词是社会发展和历史演变的“标本”。

        诗歌不分家,诗和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诗和歌都追求旋律和韵律之美,但是在长期的文化传承中,诗和歌却各自为政,互不联系,这不仅制约着诗词的传播,也影响着文化的繁荣。如今,这种《经典咏流传》将古典诗词与音乐联系起来,用歌曲的形式演唱诗词,诗与歌融合发展,不仅展现出诗词之美,也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可以视为是一种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创新,符合现代文化需求。

        其实,这样的创新并非首次,在过去几年,类似“唱诗词”的音乐作品也不绝于耳,比如,邓丽君的《月满西楼》、王菲的《明月几时有》、费玉清的《春花秋月何时了》等,这些都是根据古典诗词演绎的音乐作品,也是诗歌融合的典型,这些作品悦耳动听,脍炙人口,流传广泛,不仅是诗词文学上的不朽之作,也是音乐上的经典之作,通过歌唱的方法将古典诗词之美展露无遗,将诗词的意境和作者的内心情感表达出来,无异于锦上添花。

        《经典咏流传》也是这样。这种将诗词唱出来的形式,不仅是普及诗词文化的一种方法,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彰显出巨大文化责任。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发观众对古典诗词的兴趣,感知传统文化的博大和厚重。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致力于诗词和音乐的融合发展,创作出更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让古典诗词在音乐中绽放魅力,用音乐赋予古典诗词灵魂和生命。

        河南省西峡县 刘剑飞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