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8年01月31日 星期三

    历史地理并不那么远

    李溪 《 中华读书报 》( 2018年01月31日   16 版)
    《给孩子的历史地理》,唐晓峰,中信出版集团2018年1月第一版,49.80元

        北京大学唐晓峰教授的《给孩子的历史地理》出版了。

        我们的中学课程中有历史、有地理,但没有“历史地理”,这看上去是门更“专业”的学问,离孩子有点远。其实不然。如果说“历史地理”的特别之处,那就是它可以把“时间”和“空间”真正联系起来,把历史中一个个远去的故事拉到当下。孩子是最善于“体验”的,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感知最原初、最敏锐、最新奇、最具有当下性。而空间的问题本身并不是臆造的,正是由体验而生。正如唐晓峰在书中反复强调的,地理的问题,不都在地上,还有很大一部分在人的脑子里。也就是说,它同“我”的意识以及“我”对周遭生活世界的感受有直接的关系。

        而当我们进入学校,开始学习背诵各种历史、地理知识,这些知识好像慢慢就和我们自身的体验“失联”了。甚至当我们离开学校,去一个地方旅游时,脑子里装的、耳朵里听的还是各种各样的“知识”,而不是亲身的感受。这本书处处以平实生动的文笔,让孩子们从书本里回到一种人切身的感受里。比如我们都知道的行政区划,县的建制是最古老的,从战国就有,在秦朝就普遍使用了。本书还提到,中国人说老乡,必须说到县才算亲;而省的出现则要晚至元朝,有的省出现得更晚,感情和文化的认同就淡了些。当然,还有一些概念比如“九州”,这是我国最早的区域划分,现在早已不这样用了,但中间的“兖州”“扬州”“荆州”作为城市名还存在,并且,“九州”本身已经成为了华夏文明区域的代名词,里面有国族同一的情感在。还有我们用的地图,看起来是客观的,实际上里面也有许多“人”的因素。地图的视角相当于人对世界的“鸟瞰”,而怎么“看”世界,不同朝代不同,不同国家也不一样,每个人包括地图的绘制者,都希望自己的国家是世界的中心。在这本书里,历史地理的问题,总能回到人的问题。

        人的经验很多也都能回到历史地理的知识中去。我们在大地上看到的任何遗迹:城墙、建筑、桥梁、田埂甚至废墟,都有祖先生活的痕迹。书中提到许多很小的孩子都可以亲身感受的细节,怎么从地砖看北京中轴线,怎么通过桥拱的形态判断古代南北交通方式,怎么从道路的命名看中西对统治者的不同态度等等,从中我们可以体察到古人的智慧和思想。书中还引了许多课堂上就学过的诗文,那里面不但有古代城市和乡野的面貌,还有先人们的喜怒哀乐。“一骑红尘妃子笑”是如何通过古代驿站系统实现的,“春风得意马蹄疾”如何体现唐长安城笔直的大道的规划,宋开封城繁华开放的夜市“瓦子”又如何让子弟流连……读到这些,仿佛我们也回到了那时那地,感到自己同古人“心有戚戚焉”。其实,不必外寻,每个华夏子孙从生活里,就能真实地感受到先祖的烙印:在乡音里,在饮食里,在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中,甚至在我们的性格里。

        从地理角度看“历史”,“历史”就不是一个个“事件”,而是呈现出一种绵延的样子。这绵延的结果就是文明,它从曾经在此生活的祖先最终会“落实”在生活在同一片土地的我们身上。而从“历史”角度看“地理”,也更容易发现,环境和人之间的关系是如此密切,它直接影响了文明的进程。

        这本书让我们知道,历史地理并不那么远,文明也不远,它就在我们的日常中,在我们血液里,也在我们的未来里。对孩子来说,这本书不仅容易读,而且需要读,历史感和环境意识会帮助他们创造一个更好的中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