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在两次重要讲话中,都强调要加强文艺批评,乃至明确地提出要做“剜烂苹果”的工作,但我知道实际操作起来会遇到重重困难。纯粹的文艺批评具有足够的空间,那么障碍来自哪里呢?简单地说,可能与批评者、被批评者利益纠葛有关、与人情面子有关、与如何理解总书记讲话的深度有关。批评界貌似的“安定团结”,导致的结果也许是令人窒息的沉闷、原创活力的衰弱。但作家出版社迎难而上,真抓实干,推出一套《剜烂苹果·锐批评文丛》,这让我非常钦敬出版社的胆识。说这一事件,要载入当代文学批评史,大概不算是过誉之词。这套丛书集中了中国当代文坛一批“敢言之士”的文字,这里有学院派的博导,也有打工评论家;既有专业的研究人员,也有创作与评论兼容的作家型批评家;有体制内的,也有体制外的……英雄不问出身,“不拘一格降人才”,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一股清新的锐气,一股蓬勃向上的力量,将会让文坛内外人士,对当下文艺批评的生态有新的认知。
敢于“亮剑”,将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化为引领批评的成果,值得称道,也必将成为中国批评界的一件大事。如果今后有谁说,中国当代批评家只会胡吹乱捧;我就会说,请你去看看作家出版社的那套《剜烂苹果·锐批评文丛》。
由此,我也产生了一点个人感慨。批评家在剜烂苹果时,常常会碰到不同的苹果。这里说的通常是那些局部有些“烂”,剜一剜后还可以吃的苹果,对这样的苹果我们采取鲁迅所说的“好处说好,差处说差”的态度就可以了。有肯定,有否定。但还有些苹果,不是局部“烂”,而是整个就是一只“烂苹果”,尤其是出自名家的“烂苹果”,我们有无勇气地说,那个苹果已经烂透了,无法去“剜”,就索性把它扔掉吧!还有一种苹果,在生活中是大量的,那就是整个是完好的,吃前削削皮就可以了。但在文艺创作中,如这般完好的“苹果”是极其罕见的,在我看来,只有那些能够经得起数百年乃至几千年时光检验,被读者公认为具有永恒价值的经典,才有资格被称之为是相对完美的苹果。因此批评家需要特别谨慎,勿轻易地将一只刚落地的苹果供奉到神龛中去,更勿轻易地判定为又一部《红楼梦》问世,预言其将流芳百世。有太多的预言,最终都成了贻笑大方的“谎言”。当然更不能把一只烂透的苹果,说成是一只完美的苹果。导致批评家公信力彻底丧失的,最常见的是后一种状况。即使像《红楼梦》这样的作品,也是经历了长时间的争议、研究、阅读,才最终站稳了无法撼动的经典地位的。
我还希望这套丛书的推出,仅仅是强化“锐批评”的一个起点。进入这套丛书的只有10位作者,就是这10位作者,也有很“锐”,也有不那么“锐”的,相对于偌大的中国文坛,显然还是有些势单力薄。因此需要倡导、挖掘、扶持更多的具有深厚的理论素养、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艺术感觉、敢道真言的作者进入这个序列。让“锐”批评家的阵容,更为壮大,“锐”批评的氛围更浓。
不过要营造更为阔大的批评气象,我也并不认为完全要依赖外力的推动。说到底,还是与批评家自身的胆识和批评激情有关。因此我觉得批评家或准备以批评为业者也需要自省自励:您是否有当“将军”的追求,有成为当代“别林斯基”的野心?您在批评他人时,是否也有接受他人批评的雅量?您在选择批评靶标时,是完全出于批评家的良知和审美趣味,还是有利益的考量?您是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还有只有一分证据,却说三分乃至五分的话?因此,剜烂苹果者,也要敢于正视自身的“疮疤”,不断地完善自己。这样在拿起手术刀“剜烂苹果”时,就会气势如虹,刀光更闪亮,刀法更娴熟,指向更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