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8年01月31日 星期三

    《八述奇》:百年前记述西方社会的一部奇书

    赖某深 《 中华读书报 》( 2018年01月31日   14 版)
    收入“走向世界丛书”的《八述奇》,岳麓书社2016年版

        《八述奇》是清末外交官张德彝(1847-1918)八次旅西所作的最后一部日记。记事起于光绪廿七年十月奉旨任出使英、义(意大利)、比(比利时)国大臣,止于光绪三十二年三月回国(1901.3——1906.4)。全书二十卷,约四十七万字,据北京图书馆所藏清抄本点校。

     

        作为外交官,《八述奇》自然要记述外交活动,但其重点是记述外交礼仪活动和交际应酬,涉及中英、中西之间的重大外交活动反而不多。书中记载了赴英途中往西班牙祝贺国王加冕典礼;抵英后向维多利亚女王呈递国书,并参加新国王爱德华七世的加冕典礼。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所说“西方各国遇有喜庆之事,不讲馈送礼物,虽送亦仅些须而已。惟雅洲各国,送者良多”,即是说,西方各国不注重送礼的繁文缛节,而亚洲各国则讲究送礼。以祝贺英国新国王爱德华七世的加冕典礼为例,“欧洲各国皆无馈赠”,日本天皇赠送镀金大瓶二,皇冠、菊花宝星各一;印度翟埔尔的王公送来一“假象,周身满饰珠宝”,价值连城;更有另外一个王公别出心裁,“奉一母狮以贺加冕,由孟买以轮船运来,不惟备生牛以喂狮,且备米粮以饲牛也”。光绪三十年五月,奉敕在“红十字会原约”和“保和公会”文件上“画押”,涉及中国加入国际红十字会的重大史事。

     

        在科技方面,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新发明,张德彝极为关注,如图画和摄影之传真、摩托车(作者称之为谋土尔喀,即Motorcycle译音)、马可尼等人之无线电通信、可视电话、特技自行车、偷拍相机、地下铁道之创建、救火所用的氧气呼吸机,书中均有介绍。对于正在普及的汽车记述最多,并说汽车已用于军事。当时伦敦的公共交通工具主要是马车,但张德彝已经看出,马车终将被汽车所取代。随着汽车的使用越来越广,“伦敦车夫必经考试,得有凭单(即驾照)方准御行”,于是有人“设一学堂,专教用车之法”。此外如记伦敦汽车租赁价格、汽车须“按辆挂号保险”、汽车比赛、禁止开快车都是研究城市交通史的好素材。

     

        西方官员不摆官架子、不讲官威官风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中记述,伦敦公车往来方便,作为驻英公使,作者偶尔乘座,“因上中下三社会人皆可座也”,而使馆“同人多非之”。而英国皇后之弟丹麦王爵阿勒达玛、英国国君之侄希腊王爵卓志,“曾同乘公车街市游览……一路上下易车皆与人俱,乃鲜有诧异者,何也”?作者轻车简从与晚清个别外交官的官老爷作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张德彝的前任——驻英公使罗稷臣回国时,同行者就有夫人、四个儿女、四个侄子、一个内弟、一个教读。

     

        在经济方面,书中介绍了全世界最著名的保险公司——劳埃德保险公司。其前身为英国罗艾德保船行。罗艾德早年在临海某街开咖啡馆,航海船主及水手往往在其咖啡馆喝酒聚谈。罗艾德“为人精明,留心航海并水道地理,每向各船主采源询委,苟有所闻,既参考之于心,复画图以示众。”后来更“考明钢铁之性及泛海船只得宜之式”,于是创立了罗艾德保船行,专门为航海船只提供保险。他为各国船只提供的保险保单即有“两大册,厚逾半尺,长尺余,宽约八寸”。其他保险公司“保险之货物,行主亦必察所载之船名曾否列入罗册,属册中之甲乙何等,由何年所保,保若干年,用以定保险价值。船名若为簿中所无,则保险货物之值即加数倍云”。书中提到,还有专门为英法海峡航行提供保险的公司,“若付以三本士,彼给凭单,倘遇险则偿千镑。人以为出资少而有巨利为质,罔不费三本士者,然十数年来,车船均无险事也”。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初三日的日记,更记载形形色色的保险险种:“西国历来兴办人命保险,保火险,后有为其犬马保险,均与赌钱相似,视乎彼此运气。近又有为善歌者保咽喉险,善舞者保脚指险,善鼓琴者保手指险。据云保指险之常价,乃失一手指赔三十镑。一脚指赔四十镑。”作者感叹说,“保险日奇,不知将来何所底止”。

     

        书中有两处提到了世界上最古老、最著名的拍卖行--苏富比(又名索斯比)。一处称之为索色庇叫货场,另一处称之为索斯碧叫货铺。光绪三十一年四月初八日记载:“西人亦重名人之手书,其价每出人意外,不知其所贵者何。”三日前索斯碧叫货铺中拍卖“乃勒森致哈米屯夫人一函,七十一镑。哈米屯夫人致乃勒森两函,五十镑五先”。按乃勒森今译纳尔逊,为英国海军名将。哈米屯夫人今译汉密尔顿夫人。两人的爱情故事,颇具传奇色彩。

     

        书中介绍了西方的申请破产制度,作者称之为“禀官报穷”:“闻英民业商,有因亏折无力周转将至闭歇者,可以禀官,称曰‘报穷’,乃将其出入及亏折之数详细呈官,官核是实,既允准歇业,则其人即不得列为上等人,而人亦咸耻之。凡其人往日被欠之户,按欠项多寡均分。然所得之数,无论几成,皆作了清,不能彼此更加理论,在西国此为商家不得已之下策也。”

     

        在教育方面,光绪三十年八月五日的日记介绍了英国刚刚兴起的“妻学馆”(即家政学堂),“专教幼女学治家之法,大略谓须知其所应知及经纪理财各要题”。次日日记记载了法国的妻学馆,“凡幼女入学,以十二岁至十五岁为率,学期百日,于持家、针线补缝、厨工烧煑及妇女分所应知之事,无论贫富,一生皆宜切记者”。

     

        在医学方面,书中介绍了西方新发明的急救法:“今电汽车渐多,人或受恐吓而致死。名医新传解救法,云人惊仆即救之,舁之扶之者毋赤手,或戴手套,或以衣襟包手,或用新报裹手,使病人仰卧,解松颈钮衣扣,或卷衣或取他物垫其肩下,则头倒仰下垂。启其口,以帕裹指抽掣其舌尖,一伸一缩,一分钟掣十五次。别一人握其肱臂,使之向前直伸而摇荡之,并使其肘忽(勿?)触地,与救溺者同。延医诊治,需二点钟可复生。”

     

        社会风俗方面,书中记载了西方的愚人节(作者称之为“舞弄日”)、西方接吻成规、妇女洗花澡、西班牙斗牛、英国国王入伦敦城之古老仪式。

     

        此书既然是以“述奇”为名,当然对奇风异俗不吝笔墨。有老妇少夫,有美国男子登报征婚、亦有少妇登报征婚因未寻到佳偶少妇状告报馆赔偿、还有寡妇征友被骗报官、有男女同浴、有厌恶男子之女士所创办的女会馆。最令人称奇的是丹麦男子和德国女士在狮笼中举行结婚典礼,可谓旷世奇闻:“在某城有丹男霍安娶德女博尔格为妻,成礼不在教堂而于狮子笼。笼巨甚,圈狮五头,教士海班中立唪经,新夫妇跪听,虽有弄狮人执双手枪大皮鞭镇吓,而此三人者可谓忘形矣。笼置于溜冰所,楼阁宽敞,弄狮人以‘狮笼成婚’四字传出,引人围观。人多好奇,来者肩摩踵相接也。卖票入款,新夫妇竟与弄狮人预约匀分,新夫妇得一百一十镑,老教士亦有所获焉。”虽然新奇刺激,也有不错的收入,但总觉得是在拿性命开玩笑。

     

        对于社会新闻,作者津津乐道。其记英国首相生性喜好盗窃,令人匪夷所思。“夫偷窃者,贫者卑鄙之行也,然亦有富而生盗心者,每有所至,意本非窃,而濒行不免阴纳少许物于怀,医书谓之少阴之性,西人亦有之。闻前英相兼外部大臣德尔贝生性好窃,一日自赴司特兰街镜铺购看戏千里镜,多不如意者,临行终放一枚于衣兜。铺知其故,不问不索,至期帐讨所值。德诧异,令铺伙入而询之,伙指谓桌上镜,言前于某月日时,侯爷由本铺带回者。德沉思少时,大笑,偿如数。”

     

        英国的名胜古迹,最有名的是巨石阵,张德彝首次向国人作了详尽介绍。

     

        此书记涉及中国的史事不多,但有二条记载值得一提。一是八国联军侵华与英国《泰晤士报》《日日电报》失实报道有密切关系。明明是德国驻华公使被杀,上述两报却报道说是西方各国驻华公使皆被杀害,甚至还说各国公使在临死前将妻子先行杀害,如此耸人听闻的不失报道对西方采取一致行动、入侵中国起了火上浇油的作用。书中记载,当义和团运动蓬勃兴起后,“扰及帝都,凶焰方炽之际,英之《泰晤斯》及《日日电报》,咸由驻上海采访人飞达伦敦,谓驻京各国使臣均经被害,该两报皆经据电登录。而《日日电报》并云,各公使于未遭害之先,预将妻子自行戕毙……各国闻此凶耗,无不怒发冲冠,因各派雄师,冀为使臣雪恨”。二是作者批驳了华人蛮野外国文明之说,他摘引各国的相关报道指出:“美国诸处欺侮华人姑莫论,他如英国向华人掷番菽伤耳巡捕不理,德国男子搂华人亲吻巡捕不理,俄国雪床载华人过冰江加倍索钱巡捕不理。”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外国人一旦在中国有事,势必大动干戈,“在北京,前于辛丑春,有人自黄墙内以绳系砖块打纸鸢,砖坠墙外,恰落一义国妇人前,竟屡次行文外务部,强索其人;地方官无法,乃捉一卖油炸果之贫人处决完案,以安其狭窄惨虐趁势欺人之心”,显而易见,西方是对本国文明,对他国野蛮。

     

        美中不足的是,书中年代、数字记述有自相矛盾之处,点校者作了技术处理。有的记述纯属无稽之谈,例如光绪三十一年十月的日记,就连篇累牍记述了十二个鬼故事。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