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8年01月24日 星期三

    吃饭时不要说话

    许辉 《 中华读书报 》( 2018年01月24日   03 版)

        最近读《论语》,再一次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传承。两千多年了,我们现在的许多生活习惯,和孔子时代的生活习惯,其实并没有多大差异。

        孔子是一位智者,也是一个很会生活的人。对孔子的认识,如果是听别人说的,那就会觉得孔子不是人,是神;如果是读《论语》等原典得到的印象,那就会觉得孔子是人,而且还是个普通人,与你我的距离只有邻家二叔那么近。

        《论语·乡党篇》里说:“食不语,寝不言。”这句话的意思是,吃饭的时候不交流,睡觉的时候不说话。这在当时,可能是两条日常生活的准则。孔子可能是这样遵守的,当地当时的习俗可能也是这样遵循的,人们可能既会认为默默地吃饭符合礼节,也会认为默默地吃饭有助健康。睡觉的时候不说话,应该指的不是夫妻之间而是兄弟或姐妹之间。语言交流是培护爱情最重要的工具,所以睡觉前多多交流,应该长期为之。吃饭不交谈、睡觉不说话的行为准则,至少一直沿袭到我父亲那一辈。

        一家人在桌子上吃饭,吃饭就是吃饭,只吃饭这一件事,父亲更不允许我们说话。因此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我们家吃饭,都是安安静静、全神贯注地吃饭。当然姐弟们都大了以后,饭桌上就不可能不说话了,碰到上山下乡、招工上学等等重要的“大事”,怎么可能不在饭桌上交流、讨论呢。但食不语这种准则变成了习惯,有意无意中就会成为家庭文化和传承的一部分,用孔子的提倡来看就是对礼仪的遵守。后来我的父亲母亲都不在了,但如果我有时候在吃饭时话说得多,妻子就会说我,要是有老年人在时,你吃饭时说这么多话,肯定要挨训!吃饭时不说话,只是一种古训,其实说话确有许多必须注意的学问。比如我们和对方交谈时,在一般情况下,一定要一个一个来,即一个人说完了,另一个人再说,如果总是听了第一句就立刻发表自己的意见,那一则可能没听完对方的话会以偏概全,一则性急地打断对方,会毁掉对方交流的心态,会毁掉双方交流的气氛。日常生活中文化传承的活力,真是不得了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