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便先生的伟大征程”系列包括《便便的形成》《便便去哪了》《动物的便便》三本,这是我当编辑后策划的第一个选题,也是编辑的第一套幼儿绘本。
第一次见到这套书,就被它可爱幽默的图画吸引,虽然原版是法语,但是不用读懂文字,跟着图画就能明白个大概意思。先是跟着苹果进入消化系统变成便便的旅程,接着跟着鼠博士穿越下水道了解便便的回收过程,最后一起看看各种各样的动物便便都长什么样子。既有趣又能学到知识。很多人一看见“便便”二字,就觉得低俗,殊不知,幼儿约2-4岁进入肛欲期,在佛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中,将心理发展与生理功能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认为肛欲期是人类精神结构发展的第二个时期。大便在某种意义上变成了孩子与父母或成年人保持关系的某种工具。我判断这套书可以满足孩子对便便的兴趣,能帮助孩子自觉拉便便。
编辑加工过程中要打磨字、词、句,特别是对于这种由外文翻译过来的稿子,既要保证遵从原文,又要保证正确性。这套书的拟声词特别多,很多连译者都翻译不出来,而拟声词最能形象地帮助孩子们理解内容,比如:苹果进入喉咙的声音,胃消化苹果的声音,便便进入大肠的声音等等。这些拟声词既要形象又要能激起孩子阅读的欲望,但是又不能太粗俗,反反复复多次修改才最终确定。比如形容闻到便便的臭味,译者给的是“唏”,有发笑、唏唏(笑声)、哀叹的意思,这个意思明显与情境不相符。经思考我改成了“臭”,这个意思一目了然,但我觉得对小朋友来说冲击力不够,太简单了。于是我又改成了“一股味”,这个词相对委婉地形容了闻到的味道,是个礼貌用词。我想的不一定是对的,但这就是编辑的参与性,一本书经过编辑的加工也体现出了编辑的意识。其次,要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很多复杂的解释要用尽可能简单的语言描述,比如,描述细胞是如何从胃中获取营养物质的。尽量用最浅显易懂的文字,配上幽默风趣的图画给孩子们传递更多的知识。第三,消灭书稿本身存在的错漏。对于引进国外版权的图书来说,国外的东西不一定都是精华,也难免存在一些知识性和逻辑性错误。在发现问题的时候,我反复斟酌,恐是我的理解问题误会了原书的内容,或是我的能力问题限制了我的眼界,多查资料多咨询是改变现状的最好方式。
在装帧设计方面,考虑到孩子的年龄,选择了较厚的纸张,半精装,一方面突出图画的色彩,另一方面便于孩子翻动且不易撕破。为避免被刮伤,打磨了圆角。在内文装订上及印刷上,我们反复寻找、调适了多种方案,从中选择最优的一个。
在整个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赋予了文字生命,编辑赋予了图书生命。再好的玉石也需要细细的打磨才能完全展现其光泽。
我想编辑最大的遗憾就是自己编辑加工的书得不到认可。曾经去出版社仓库参观过,看到一些被灰尘铺满的图书,心里有种莫名的失落感。那些不仅是作者的心血,也像是编辑的孩子,看着它们从一个个文字变成一本本书,承载了我们那么多的努力和付出。没人翻看的书籍可怜兮兮地躺在那里,等待着被人温暖的手心擦净,等待着人们炽热的目光。被抛弃也好过从未被看见。在现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人们更喜欢信手拈来的类方面便的网络文章,虽然免费,但其内容大都夸张或错漏百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经过编辑加工的文章才是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才更应该被重视和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