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20年代初,梁启超提出建立史学史学科,至今已近百年。伴随社会和学术环境的发展,这一问题的内涵和外延亦应时而变。近期,国家出台了“双一流”建设方案,可谓一种新的学科战略布局。史学史学科作为历史学科、中国史学科的一个分支,如何适应这种布局调整,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具有深刻现实意义。
日前,就“中国史学史研究暨南开大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中心成立学术研讨会”之便,南开大学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中心举办了以“治学经验与中国史学史学科建设”为主题的圆桌会议,会议由中心主任姜胜利教授主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30余所高校的6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
特邀嘉宾北京师范大学瞿林东教授和陈其泰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胡逢祥教授和王东教授等结合自身治学经验,就治学路径、中国史学史学科的理论框架和话语体系建设、史学史学科的存在价值等重要问题,提出了精辟见解和建设性认识。
史学史研究的治学经验
正如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所言:“没有经验,任何新的东西都不能深知。”瞿林东教授首先就治学经验论及了史学史研究的基本步骤,认为在确定研究方向后,应先做一个史学编年,进行详细的史学脉络梳理,并在阅读文献时注意问题的积累,问题意识是撰写学术论文的起点。其次,要有坚定的决心和目标。
陈其泰教授回忆了师从刘节、白寿彝的求学经历,其间虽几经波折,但始终坚持刻苦自立,坐冷板凳的治学理念。认为治学要有一门看家本领,这门本领则从读书中得来,并以研读《龚自珍全集》为例,专注名著,融会贯通,将书中涉及的哲理、制度、学术思想渊源等钻研透彻。同时充分利用日常的读书会活动,与同仁切磋交流,共同进步。
如何构建中国史学史学科的理论框架和话语体系
真正的强国在学术话语体系的建设上必然也是独立的。一直以来,如何构建中国史学的话语体系是理论界较为重要的问题之一。
姜胜利教授谈到杨翼骧先生的主张:一个学科是否成立,要看是否有专门著作和成体系的课程。当下,史学史的相关文章和著述众多,研究机构亦形成一定规模,史学史如何在建构话语体系问题上再出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讲座教授徐泓从中西贯通的视角出发,认为中国自近代以来,极力学习西方探求新路,但至今未果,一是因对传统史学顾此失彼,故应加强对传统史学的重视;二是要对西方理论有正确认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王东教授指出,话语体系问题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问题,在全球化浪潮下,西方以外的其他国家都面临此类问题——怎样回归民族根基,重建民族传统。对此,拉美、中东、东亚等地区和国家都进行过相关研究,其间必会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概念”。从1920年代开始,整个中国人文社会学科的概念体系全部源自国外,一些学者对此甚至消极以待,放弃自身话语体系构建,这绝不可取。
胡逢祥教授认为,史学史学科的话语权问题,应从史学发展过程中寻找自身轨迹,明晰传统史学与西方理论在中国学术体系中各占多大程度,有何变化,这需要细致的学科梳理工作,艰巨却意义非凡。
史学史的学科建设与研究方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建立中国史学史独立话语体系,不仅要有缜密的思考,更要落实到实践上。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科如何建设、如何发展的问题,也是长期以来常讲常新的基本问题之一。
陈其泰教授认为,通过深入发掘史料,可以得出具有中西学理融通意义的新概括,也可提升中国学术话语权,并以《史记》为例,提出“多维历史视野”这一概念。指出,司马迁对先秦以来的编年体取长补阙,自创“五体”结合的纪传体裁,实现了中国史学的巨大飞跃;内容上贯彻“通古今之变”的指导思想,被后世誉为著史之“极则”,这就是多维度、多视角、多方位地观察和叙述历史。“多维历史视野”实际是一种抽象和概括,司马迁在哲理高度和认识本原上成功运用“多维历史视野”,而非单线式、单角度的观察,以其呕心沥血著成的《史记》展现出华夏民族有史以来的全景式画卷,广度和深度上都符合再现客观历史进程的需要。进入20世纪后,也成为梁启超、章太炎共同继承了《史记》诸体配合、容量广阔的格局,并根据时代需要加以改造和再创造,设计出“新综合体”撰著中国通史的原型。无独有偶,1956年旅美学者邓嗣禹在文章中,也提出可依照《史记》体裁纂修一部美国史。这些事例生动证明:“多维历史视野”极具价值,影响深远。
瞿林东教授结合论文选题等基本问题,提出应关注“专题性贯通研究”,选题不能仅限于史家、史著的横切面研究,并表示十分赞赏乔治忠教授及其门下弟子对官方史学的长期研究,官方对修史制度、文献整理和传播的管理与重视,展现出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这就是话语权。同时,瞿教授认为,论文题目的选择首先要有兴趣作为内在驱动力;其次,要有扎实的长期准备,视此为学术生涯之起点;此外,研究成果应具备可预期性和深远学术价值。
胡逢祥教授补充道,史学史研究是一个艰深却富含意义的过程,青年学子应自觉提升个人素养,削弱当前新媒体运营下“快餐”文化的负面影响,潜心钻研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