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12月06日 星期三

    京味儿作家刘一达完成“胡同范儿”新作

    夏琪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12月06日   02 版)

        本报讯著名作家刘一达最新散文作品集《胡同范儿》近日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近日,由言几又书店、凤凰网读书会、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北京东城区文联联合主办的“《胡同范儿》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刘一达做客言几又书店,与各界读者分享了这部作品的创作经历,以及人们记忆深处的胡同光影。

     

        《胡同范儿》收入刘一达的二十余篇散文作品,包括《捡煤核儿》《拉脏土》《老炮儿》《跑大棚》等。作者用原汁原味的京味儿语言、醇厚而细腻的笔触,为读者描摹了一幅上世纪中后期老北京胡同大院里的百姓世俗画卷,在浓浓人情的胡同范儿里,带领读者咂摸着醇厚朴实的北京味儿。何为胡同的“范儿”?刘一达说,这是一个老北京话,出自戏剧术语。过去唱戏讲究文武场,文场主要是唱,武场就是打把式,武生在做动作前的准备活动叫“范儿”,比如在打旋儿前要运气。后来,“起范儿”被引申为一种“劲头儿”,同时也体现出某种心路、性格、气质等“形而上”的东西。“胡同”一词产生于元代,这就意味着老北京人已经在胡同生活了八百多年,八百年积累下的胡同文化深沉、厚重,使得它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范儿”。这个“范儿”体现在各个方面,既有皇天后土的胡同人的大气、厚道、局气,也有胡同人一口醇厚的京腔京韵。

     

        “胡同是北京文化的根儿,四合院是北京文化的魂。”胡同是文化的承载者,也是京城历史的见证者。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从小长在胡同里的刘一达对北京文化尤其是胡同文化有着刻骨铭心的热爱。面对近年北京的城市格局重塑、建筑形态变革、传统风俗弱化、旧人旧事消逝,刘一达感慨地说,毫无疑问,胡同文化是世界上独有的文化。当然,“胡同范儿”也有其唯一性。

     

        刘一达1980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并有在《北京晚报》二十四年职业记者经历,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逐渐形成独有的京味儿语言风格。(夏琪)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