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大学人文学部主办、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承办的“北京大学第一届古典学国际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大学人文学苑成功召开,大会的主题是“中国古代语言、文学和文献研究的古典学视野”。大会历时两天,有来自全国各地及港台的学者和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专家近百人与会。
开幕式上,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教授、北京大学人文学部主任申丹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晓明教授以及意大利威尼斯大学副校长李集雅教授、台湾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徐富昌教授、东京大学人文社会研究院副院长大西克也教授分别致辞。会议总召集人中文系杜晓勤教授主持了整场开幕式。
开幕式后的大会主旨发言由葛晓音教授主持。英国牛津大学古典学罗伯特教授比较了对古代中国的研究和西方古典学的研究的异同,进而讨论了中国古典学可能的内容与特点。美国华盛顿大学东亚系康达维教授探讨了英译中国中古文学中产生的问题。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何莫邪教授分析了古代汉语中相似词汇的不同分布,指出这种不同由词义和指称上的差异导致。随后,黄德宽教授、陈鸿森教授和王邦维教授分别报告了专业的具体问题。黄德宽教授利用“安大简”材料,提出传世《诗经》的“驺虞”当作“从乎”二字,并总结了古代的虞衡制度。陈鸿森教授从《论语》中的逸诗“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入手,认为“偏反”与“缤纷”同义,进而解决了相关的经义与分章问题。王邦维教授着重讨论了郑樵与《七音略》的系列问题。大会发言既有宏观把握,又有深入考察,涵盖了对中国古典学理论思考与古典学视野下的具体问题研究两个方面。
为期两天的大会在五个分会场进行了分组讨论。第一组以出土文献为主题,不少学者立足于简册墓志铭文等出土文献的考释,结合传世文献进行文字、音韵、词义及文献的研究。第二组以古代语言文字为主题,讨论了汉字构形、音义配合、词汇句法语义特征、篇章研究、诗歌押韵、词义训诂与词义编纂等问题。第三组主要为古代文学领域内的讨论,学者围绕具体作家的思想、风格及形象,具体作品的内容、风格与文献流传等细致的问题进行了报告与讨论。第四组的报告侧重于思想文化,既有对中国传统礼乐文化、心性修养、诸子学说及历史文献的研究,也有近代以来中外教育的考察,时间、空间跨度宏阔,内容多样。第五组为文献学领域的发言交流,主题大致可分为两类,分别是对文献学这一学科的理论探讨,以及对具体文献内容风格、形制体式、版本流传的梳理。分组讨论从各学科领域的视野出发,展现了材料与理论并重的精神。
闭幕仪式上,八位与会专家学者就中国古典学的内涵、时期及学科建设的理论问题进行细致和深入的交流。本次会议的召开,大大推动了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学”的学科建设及北京大学人文学部的“古典学”平台建设,使北京大学的古典学研究迈向了新高度,为中国古典学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
(程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