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7年10月18日 星期三

    隋唐大繁华背后的暗伤

    《 中华读书报 》( 2017年10月18日   12 版)

        《帝国往事(605-758)》描绘了中国的7世纪和8世纪,也就是隋唐之交的百年。在那散落的尘埃里,隐逸着别样的风情。它不仅仅属于某一个人,更属于投身其间的每一个人。对于那些毫无头绪的历史叙事,那些天地间的号哭、月光下的阴谋、酒宴上的酣畅,无不是人情利害在时间里降妖捉怪。

     

        人生如梦,世事如烟。这是李旦第二次登基,与第一次登基时隔二十年。时间让人与事成为一场无奈的轮回,就连长安城的空气里都充满了一种叫作宿命的气息。当初他极力挣脱的皇权枷锁,又一次套在了他的脖子上。

     

        二十六年前李旦是在母亲武则天的控制下成为这个帝国名义上的皇帝;二十六年后,他在妹妹太平公主和儿子李隆基的辅佐下再次登上权力之巅。第一次帝王生涯给李旦带来了无尽的压抑、苦闷和烦恼,第二次帝王生涯,又会给他带来什么?他不愿去想,也不敢往深处想。可在他登基之后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还是如期而至——立谁为太子。

     

        按照嫡长子继承的制度,太子应该是李宪,而不是三子李隆基。李隆基作为政变的主谋者,功劳是其他人无法相比的。政变半个月后,李隆基就被确立为太子。从时间上看,从政变开始肃清韦后势力到睿宗复位,再至储位问题讨论直到确立太子,这一系列事件仅仅用了十五天。立储议题的讨论会变成了唐隆政变的善后表彰会。在政变的大背景之下,嫡长子李宪被立为太子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李旦执政时期,朝中出现了“一山二虎”的局面,太平公主和太子李隆基都掌握了巨大的权力。登位后的李旦夹在儿子李隆基与妹妹太平公主之间无所适从。他需要凭借皇帝的权威来平衡这两股政治力量,以求得更稳妥的局面。李旦在太子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斗争中时常扮演居中调和的角色。

     

        当太平公主表现得咄咄逼人之时,李旦便会搬出“传位太子”的话题。使得占领优势的太平公主无话可说。李旦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尝与太平议否”,“与三郎议否”。由此不难发现李旦这一时期的心理变化,以及应对时局所表现出来的政治手腕。

     

        在帝国的权力风浪里颠簸了半生的李旦明白,皇权是强者手中的玩物,是弱者手中的烫手山芋。如果皇帝势弱,就会引来众多觊觎者,不论是兄弟亲属,还是妻妾外戚,抑或是权贵宠臣。

     

        在皇权争锋的世界里,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谁也没有料到,一向敢作敢为的太平公主居然会在这时候找到李宪,向其提出“废太子,以尔代之”的建议。她这么做没吓到李隆基,却吓到了皇长子李宪。为了平息风波,李宪果断行事,“驰告皇太子”。而后他又与太子李隆基一道将太平公主在朝中散布言论一事上奏睿宗李旦,并再次推辞谦让,重申自己不愿做储君的坚定立场。由此可见,李宪不仅在立储时主动避让,并且还果断地支持李隆基做太子,坚决拒绝了太平公主的拉拢。

     

        在这件事上,李宪做出了非常明智的选择。李宪这么做,有两点原因:一是他对于权力的欲望并不强烈;二是他知道自己根本无法与李隆基抗衡,他只是太平公主实现个人野心的一颗棋子罢了。

     

        李宪的性格与他的父亲李旦非常接近,厌薄权位,不以万乘为贵,他认为父亲能够得到天下都是弟弟李隆基的功劳。他坚决让出皇太子的位子,而且一生小心谨慎,没有可指摘的过失,李隆基对哥哥既敬重,又感激。李宪死后,李隆基对群臣说:“我的天下是哥哥让给我的,一般的谥号不足以表明我对哥哥的感情。”便给李宪加谥号为“让皇帝”。

     

        李旦没有遵循嫡长子继承制,而是以功业为首,选择三子李隆基作为皇太子。他这么做,得到了帝国官员,包括宗室和太平公主的一致赞同。当时政局形势,只能是睿宗当皇帝、隆基当太子。太平公主自恃功高,认为李隆基年纪轻轻,没有多少从政经验,总会依照她的意图办事。

     

        可是随着时间地推移,太平公主嗅到了空气中飘荡着的不祥气息。李隆基是个精明之人,他自有一套政治主张,绝不会屈居于姑母之下。拥护太子的一批大臣如姚祟、宋璟等,纷纷以革除“弊政”的姿态活跃在政治舞台上。他们认为过去的朝政被外戚和诸公主干预得太厉害,强烈要求革除这种弊政,这样就不得不触犯太平公主的私利。从此,太平公主就把太子李隆基看成了自己政治上的对手,想利用自己的权势换一个容易控制的人取而代之。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太子非长,不当立”的流言蜚语在帝国的权力高层传播开来,制造这起流言的就是李隆基的姑母太平公主。太平公主是唐睿宗唯一的亲妹妹,也是一个善断有谋之人。武则天认为这个女儿最像自己,对其极为宠爱。

     

        在武则天统治的整个时期,贵族通过内部联姻等手段成功地维护了自己的社会声望,并且为了利益,与通过科举制发迹的“新”人在官场中进行斗争。通过对吏部和门下省保持高度的控制,他们已经为唐代中兴时预期的贵族复兴准备好了一切。武则天曾经反对这一集团,而支持地位较低的地方精英集团,并且帮助其中许多人担任高级职务。但是到了后来,主要反对她并导致她被废黜的,却正是这些受过她恩宠的人,这就显得矛盾了。原因有几个,而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上面提到的官僚冲突。帝国官僚们正在受到武则天一手扶持起来的官僚集团的挑战。员外和斜封官人数增加、由于妇女擅权而形成官僚宗派,使一个原已严重的问题更趋严重。

     

        韦后和太平公主垮台,对她们所支持的弊病进行改革,使唐玄宗赢得了一个重新统一的官僚集体的支持。他准备利用这个官僚集体,为自己的权力之路扫清障碍。

     

        李隆基与太平公主曾经是政治风浪里一条船上的命运共同体,没有什么利害冲突。两个人联手上演了六月政变的大戏,诛杀了韦后一党。在整个过程中配合得天衣无缝,结局也是非常完美的。

     

        睿宗皇帝即位后,对这个妹妹也是恩宠有加,溺爱无度。史料记载:“上常与之图议大政,每入奏事,坐语移时;或时不朝谒,则宰相就第咨之。每宰相奏事,上辄问:‘尝与太平议否?’又问:‘与三郎议否?’然后可之。三郎,谓太子也。公主所欲,上无不听,自宰相以下,进退系其一言,其余荐士骤历清显者不可胜数,权倾人主,趋附其门者如市。”由此可见,太平公主在睿宗执政期间,有着强有力的话语权。

     

        太平公主如此强力干政,不仅朝野上下人人侧目,就连睿宗李旦也深感无奈。其实李旦明明知道不能让这个骄横的妹妹为所欲为,但不知道为什么,每当事到临头的时候,他又总是不由自主地屈从和妥协。

     

        景云二年(711年)十月的一天,李旦突然一反常态御临承天门,同时召集现任的五位宰相,公开宣布将他们集体罢免。集体罢相的这一幕发生后,满朝文武纷纷猜测,这个从不主动作为的皇帝恐怕要掀开大刀阔斧的改革序幕。李旦登基这么久,还从来没有干过一件有爆发力的事情,集体罢相让很多看低他的人眼前一亮。然而,结果却再次让人们大失所望。因为,此后有七个大臣先后拜相,可其中居然有五个出自太平公主门下。

     

        李隆基与姑母的和谐关系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并不靠亲情维系。

     

        虽然睿宗立李隆基为皇太子也曾得到太平公主的鼎力拥护,但是仅仅过了几个月,姑侄和谐的良好局面就被打破。太平公主当初选择与李隆基联手,是为了将来在帝国的权力结构中谋取更大的利益。可是尘埃落定,到了瓜分利益的时候,太平公主发现这个侄子的政治手腕超过了他的父亲和他的兄弟。更让太平公主感到不安的是,他的权力运行偏离了自己所规划的政治轨道。她预感到,李隆基不是自己要寻找的政治合作伙伴,而是最强力的对手。因此,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了。

     

        太平公主最崇拜的人是她的母亲武则天,武则天给太平公主的心理暗示,左右了她一生的道路。太平公主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成为母亲那样伟大的女君王。出于对权力的渴望,她一直不甘心做一个寂寞的公主。可是她缺少成为武则天的先决条件——身份。

     

        武则天之所以能够游刃有余地驾驭文武百官,貌似轻巧地革掉李唐王朝的命,是因为三十年的苦心经营已经让她化身为帝国的灵魂,使她确凿无疑地拥有恩威刑赏的统治权柄,从而将每一个大臣的政治生命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中。武则天当了十五年皇帝,在此之前,她已经当了五年的摄政皇太后和二十多年的参政皇后。她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展现自己的政治才华,经营自己的权力集团。

     

        在权力的强光照射之下,太平公主看不清楚自己的权力路径,只有不断地运用权谋。政治生活固然需要权谋,可权谋毕竟不是全部内容。太平公主发现李隆基不是傀儡后,废黜太子就成了唯一的选择。可是罢黜太子是皇帝的事,是那些朝廷重臣的事,不是她这个公主的事。武则天代行皇权,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将几个儿子玩弄于掌心。可对于太平公主来说,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不过,她固执地认为,自己在哥哥睿宗皇帝那里还是能够说上话的,朝中七位宰相有五位是由她任命的,文武百官除了姚崇、宋璟等寥寥数人外,大多数也都依附于她。

     

        太平公主废黜太子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维护嫡长子继承制,“太子非长,不当立”。她绝对不是嫡长子制的真诚维护者,只是在替嫡长子李宪争太子地位,也在为提升自己的权力下赌注。史料记载,“太平公主以太子年少,意颇易之;继而惮其英武,欲更择暗弱者立之以久其权”。由此可见太平公主企图立的不是“嫡长子”,而是“暗弱者”,从而达到自己把持朝政的目的。面对太平公主咄咄逼人之势,李隆基并没有做出正面回应,而是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

     

        就在姑侄矛盾日趋紧张的时刻,宰相宋璟和姚崇突然向睿宗私下奏言:“宋王成器是陛下的嫡长子,豳王守礼是高宗的嫡长孙(李守礼是李贤的嫡长子,在高宗的所有孙子中排行最大。也就是说,他和李成器都比李隆基更有资格入继大统,所以客观上都对太子的地位构成了威胁)。如今,太平公主又在其中挑拨离间,臣等担心太子会有危险。为保社稷安宁、东宫无恙,应将宋王和豳王外放为地方刺史,同时撤除岐王(李旦四子李隆范)、薛王(李旦五子李隆业)的禁军兵权,让他们分任太子左、右率(东宫武官),事奉太子。此外,最重要的是将太平公主及驸马武攸暨迁出京师,于东都安置。”

     

        这显然是一个全面巩固太子地位的计划,考虑不可谓不周详。然而,在睿宗李旦看来,太平公主并没有犯什么太大的过失,就这样将她逐出京师,似乎有些说不过去。于是李旦做出了这样的表态:“朕现在已经没有兄弟了,身边只剩这一个妹妹,岂能把她赶到东都那么远的地方?这件事断不可行。至于其他几个亲王,倒不妨按照你们的办法处置。”

     

        随后,李旦颁发了一道诏书,宣布:诸王、驸马从今往后不得统御禁军,已经任职的,一律改任其他官职。李旦之所以不想贬黜太平,除了没有正当理由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么做不符合他的平衡原则。

     

        其实这个建议也符合太子李隆基的意愿,可是他不愿意在这时候得罪太平公主,于是主动上奏“宋璟、姚崇离间姑、兄,请从极法”。李隆基采取了退守之计,要求对宋璟、姚元之加以处理。在皇权没有到手之前,姑侄矛盾激烈化只会陷自己于被动。

     

        睿宗的态度并没有表现得十分明朗,他试图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间寻求一种政治平衡,他不想伤害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人。可是在太平公主看来,又有另外一番解读,她一直是这个庞大帝国里地位最尊贵的公主,无论政坛怎样波诡云谲,无论是谁手握权柄,她都是那个最具影响力的女人。从来只有她给别人颜色看,没人敢在背后算计她。

     

        从李隆基表面上对太平公主的处处退让来看,他是希望避免与姑姑的正面激烈冲突,甚至残杀的。他希望通过相对平和的政治手段打消或者削弱太平公主的专权欲望。但是,太平公主毫不退让,这种努力最终落空,昔日的政治盟友、亲密的姑侄关系被政治利益瓦解摧毁。

     

        让太平公主难以接受的是,睿宗李旦思虑之后又全盘采纳了宋璟和姚崇的建议,正式颁布诏书:命宋王李成器为同州刺史、豳王李守礼为豳州刺史、左羽林大将军李隆范为太子左卫率、右羽林大将军李隆业为右卫率;同时,将太平公主逐出长安,迁往蒲州(今山西永济市)安置。宣布自即日起,凡六品以下官员的任用,以及有期徒刑以下的刑罚,全部交由太子裁决。

     

        至此,李旦完全抛弃了即位以来一直坚持的平衡原则,决定彻底朝太子李隆基倾斜。

     

        延和元年(712年)七月,一颗耀眼的彗星从西方天际划破大唐帝国的长空。又是诡异的天象。太平公主借着占星师之口,向睿宗李旦进言——灾星的出现意味着皇上将被废黜,天下将有新君,太子将要取代当今圣上,自立为天子!

     

        太平公主天真地以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不贪恋权力的男人,尤其是皇权。只要自己将太子李隆基篡位的天象向睿宗李旦示警,那么等待着李隆基的一定是废黜的命运。李唐帝国已经不是第一次玩这种废而又立、立而又废的游戏,每一次都是对权力的重新洗牌。另立一个懦弱的太子,帝国权柄仍将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人算不如天算,太平公主防不胜防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面对匍匐于地涕泪交加的李隆基,李旦也只是轻轻一句话就交代了过去。他说:“帝国之所以转危为安,我之所以得到天下,都是你的力量。如今帝星有变,预示着社稷之灾,因此传位于你,希望能转祸为福,你不必疑惑!”

     

        听到父皇李旦决定传位的消息,李隆基全身滚过了一阵痉挛般的战栗。

     

        一个月后,太子李隆基正式即皇帝位,是为唐玄宗;同时尊睿宗李旦为太上皇,并宣布三品以上的官员任命、重大刑案及帝国大政仍由太上皇裁决,其余由皇帝裁决。

     

        李隆基终于如愿以偿地登上了皇帝宝座,在形式上成了帝国最有权力的人。与太平公主相比,他的博弈力量还远远不够,完全处于劣势。在整个宰相班子中,只有刘幽求是他的人,魏知古是李旦的人,其余皆是太平公主的党羽。另外,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权仍然掌握在太上皇李旦手里,而李旦一贯软弱,他的权力差不多就是太平公主的权力。

     

        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亲王到一个君临天下的皇帝,李隆基实现了自己人生的重要跨越。虽然成了一国之君,但他手中所拥有的权力并没有获得相应提升。换言之,李隆基或许曾经是一个异常强势的亲王,也曾经是一个实力与身份大致匹配的太子,可如今,他却是一个实力与身份极不相称的弱势皇帝。

     

        李隆基从发动唐隆政变,到当上太子,再到登基为帝的过程中,身边的主要谋臣先后有刘幽求、崔日用、姚崇、宋璟、张说、郭元振等人。这些人都曾经入阁拜相,在李隆基走向皇帝宝座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然而,也是在这一路上,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政治博弈越演越烈,于是这些元勋功臣一个个相继落马,全部被罢去相职,甚至被逐出朝廷。

     

        先天二年(713年)七月初三,李隆基向亲信发出了行动指令:铲除太平一党,全面夺权。听到事变的消息时,李旦大惊失色,赶紧在几个宦官的簇拥下逃离寝殿,慌慌张张地跑上承天门楼。宰相兼兵部尚书郭元振带着全副武装的士兵冲上了城楼,然后面无表情地跪地启奏,说:“皇上奉太上皇诰命,诛杀图谋作乱的逆党,没有其他意图。”

     

        李旦脸上写满了惊愕,可他很快就明白过来了。这是政变,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政变。三郎的目的是要铲除太平公主,同时迫使李旦彻底放权。尽管这场政变的爆发让李旦猝不及防,但是一切其实早在他的预料之中。从他被三郎和太平公主拥立的那一刻起,这一切就早已注定了。惊魂未定的李旦来不及更多思考,就颁下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道诰命,宣布自即日起“军国政刑,一皆取皇帝处分;朕方无为养志,以遂素心”。同日,李旦由太极殿移居百福殿,从此淡出权力中心,也彻底淡出了满朝文武和帝国臣民的视线。

     

        太平公主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她会败得这么惨。她原本以为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李隆基不过是她砧板上的鱼肉;她原本以为帝国的最高权力已经唾手可得,她马上就能拥有一个像母亲那样的辉煌人生……可是,残酷的现实却一举粉碎了她的所有梦想。

     

        此时此刻,她已经不再是那个呼风唤雨、不可一世的太平公主,不再是那个貌似强大的势力集团的领袖,而是一个孤家寡人,一个输光了全部家当的赌徒,一个被命运之神一脚踢开的弃妇。她生平第一次感到了自己的脆弱和渺小。她甚至想到母亲武则天为自己操办的第一次婚姻,冲天的火光映红了长安城的半边天空。

     

        她在时光里一天天地长大,笑靥如花;在时光里一天天地老去,凋零成泥。她这一生都活在那个叫武曌的女人的阴影下,她从来没有真正活成一个叫太平的女人。她的母亲带着绝世伟业走进了时光深处,将在史书里不朽,任人评说。而她自己,又会以怎样一番面目留在时间深处。算了,由它去吧。最后一只归巢的倦鸟从她头顶缓缓掠过,天边的残阳燃尽了最后一点亮光,太平公主木然转身,默默地向来路走去。

     

        这就是结局吗?是的,这就是结局。当太平公主将头伸进白绢的一刹那,她仿佛看见母亲武则天正在不远处对她微笑。母亲的身上沐浴着一片圣洁的光芒。这片光芒是如此安详而又如此温暖,以至太平公主感觉自己很快就在这片白光中彻底融化了……

     

        经过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博弈,经过一轮又一轮鲜血和死亡的洗礼,一个妇人干政、皇权旁落的时代终于落下了帷幕。从公元664年武则天垂帘听政算起,到公元713年太平公主覆灭为止,大唐帝国在这个“牝鸡司晨”的巨大梦魇中已经跌跌撞撞地行走了半个世纪。尽管这段混乱无序、阴盛阳衰的历史并未导致帝国走向没落,但是中枢政治的频繁动荡却使这个原本生机勃勃的王朝一度丧失了动力和方向,只能在混沌和迷茫中徘徊,踯躅不前……

     

        如今,无论是病弱的高宗李治、昏聩的中宗李显、淡泊的睿宗李旦,还是铁腕无情的武曌、野心勃勃的韦后、权倾朝野的太平公主,都已经从帝国的政治舞台上一一消失,剩下一个天赋异禀、雄才大略的年轻帝王,正踌躇满志地屹立在帝国的权力巅峰。

     

        此时,年仅二十九岁的唐玄宗李隆基相信,在他的引领下,这个历经沧桑的帝国必将走出黑暗而漫长的历史隧道,迎来新时代的熠熠曙光。李隆基即将开创的这个时代,是大唐三百年历史上最辉煌、最鼎盛的一页,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令后人心驰神往、追慕不已的一个黄金时代,它的名字叫开元。

     

        (本文摘自《帝国往事(605-758):隋唐大繁华背后的暗伤》,宗承灏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0月第一版,定价:45.00元)

     

        (本版文字由燕婵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