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琉璃厂是一个承载了传统文人太多念想的地方,在鼎盛时期,这里开着中国书店、荣宝斋、宏宝堂、一得阁、清秘阁,聚集着仕人举子、文人墨客、文化商人、梨园艺人,出来进去的是数不清的古书字画、唐砖宋瓦、文房四宝、碑刻印信,由此衍生出无数的文化故事。在二十世纪20年代,如果你有兴致去琉璃厂逛逛,说不准就会遇到这里的常客于右任、张大千、吴昌硕、齐白石。也可能会遇到琉璃厂资深“玩家”周肇祥,他一部标志性的大胡子,来得又勤,常在琉璃厂来往的很多人都能一眼认出他,叫他“周大胡子”。
“周大胡子”周肇祥是浙江绍兴人,宋代大儒周敦颐的直系子孙。他家学渊源,清末中过举人,曾就读于京师大学堂,成绩优秀。周肇祥的文史涵养极好,生平喜欢走访街肆、探寻古迹,到处搜集金石书画。每当遇到不被他人所识的“蒙尘之物”,往往就要收入囊中。流连于琉璃厂的十多年里,周肇祥做过北洋政府湖南财政厅厅长、代理湖南省长,后来又被任命为葫芦岛商埠督办,是他人生中一段风华正茂的时光。有很多时候,遇到的喜爱之物价格高昂,超出了他的购买能力,但不论买不买得起,逛还是一定要逛的。周肇祥把他探访琉璃厂等北京文化街巷以及山水古迹的所见所闻,以随笔的形式记录了下来。这些随笔开始于1913年,结束于1928年,其中1916年至1920年间记录中断。长达十三年的记录文稿中,有作者的日常见闻、交游往来的名人挚友、涉足领略的名胜古迹,更涉及旧日北京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社会风貌等方方面面。
这份民国时期的宝贵记录被尘封了近一个世纪,直到近日才得以完整出版,名为《琉璃厂杂记》。
《琉璃厂杂记》从开始写作到出版的时间超过了百年,而从书稿被发现到今天也有三四十年了。它是如何蒙尘于故纸堆,又如何重见天日的?
《琉璃厂杂记》出版记
最早决定出版《琉璃厂杂记》的是本书整理者之一宋惕冰先生。他告诉记者,这本书是从文革查抄的旧书字画里抢救出来的。1973年,宋惕冰被调到北京“文物管理处”工作,这个单位是今日北京市文物局的前身。文革后期起,文物管理处的一项工作职责是清点并退还被查抄的文物,很多东西因为找不到当事人而无法退还。“当时我们请来不少鉴定专家判定这些文物的价值。没有留存价值的东西,金属的被化成铜水,书稿字画都化成纸浆。鉴定专家中有一位吴希贤,他是从琉璃厂的店铺学徒成长起来的文物专家,和长年出没琉璃厂的周肇祥自然熟识。他认出来这份文稿是周大胡子的手记,很有价值,就建议我进行抢救,不要拿去化了纸浆。”
宋惕冰是沈从文的弟子,在被调到北京文物管理处之前,已经在文物出版社有过十四年的工作经验,因此他了解一本好书的价值,也看重专家的意见。《琉璃厂杂记》的原文手稿被抢救了下来。
1979年,北京市文物局正式成立。这段时期,宋惕冰的工作是修《长城志》,还与年轻同事合作翻译了《北京的城墙和城门》。1985年,北京燕
山出版社建社伊始,创办了展示旧日北京风物的《燕都》杂志,宋惕冰担任主编。《琉璃厂杂记》能够出版,与《燕都》杂志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当时办杂志是赔钱的。像《燕都》这类杂志,内容很高雅,但阳春白雪的东西受众面并不广泛。为了养这本杂志,我们决定出书赚钱。”宋惕冰说,当时《燕都》杂志一年赔三万块钱,这个亏空就用出版图书的利润来弥补。“我们出的第一本书是《三刻拍案惊奇》。这本书是在文物局资料室找到的明刻本,非常有价值,我找到同事赵珩和海波共同标点了这本书。在此之前,人们只看过《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这是《三刻拍案惊奇》第一次出版。一经发行,居然一下子印了五十万册,盈利三十万,足以支撑《燕都》十年的支出。我们都非常惊讶,怎么会有这么高的收入!”
宋惕冰一直记得被认定“有重要价值”的《琉璃厂杂记》手稿,有了《三刻拍案惊奇》的成功,他决定接下来标点出版这本书。“这份手稿周肇祥是用正楷写的,一个字一个字,非常清楚,但没有标点。也是请赵珩和海波标点的,我没有参加。”1995年,《琉璃厂杂记》由北京燕山出版社首次出版,也卖得很好。
但实际上,此次出版的《琉璃厂杂记》并不是全本。宋惕冰也没想到关于这本书还会有后续的发现。“有一次我到局里去,一位同志在抄写文稿。我问他在抄什么,他说是《琉璃厂杂记》。我就很惊讶,从哪里又来的《琉璃厂杂记》?仔细一看还真的是,不过这次是草书的,跟之前出版的正楷手稿完全不同。这位同志说,草书的字太难认,所以他重新誊抄一遍。”
《琉璃厂杂记》的草书部分就这样被发现了。这部分内容由宋惕冰亲自做了标点,与正楷部分合并出版,共约50万字。宋惕冰说:“这是我人生中一段奇怪的经历。我修过不少书,为国家文物局编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博物馆纪事》,为北京市文物局编过《北京志·文物志》,都没有《琉璃厂杂记》的编辑出版历时这么长久。”
《琉璃厂杂记》手稿蒙尘时间太久,点校时发现有字迹模糊不清之处,也无人佐证确认,只得空缺。但无论如何,这本难得的民国文化笔记总算得以完整出版。此时,编者宋惕冰也已经是退休二十多年的老人了。
醉心古物的周肇祥
周肇祥做事能力很强。在周树青先生为《琉璃厂杂记》所作序言中提到:在1920年代任古物陈列所所长时,周肇祥聘请罗振玉等专家组成古物鉴定委员会,分为书画、陶瓷、金石、杂品四组,辨别文物的真伪并评定等级。委员会在工作中编写了《古物陈列所书画目录》《书画集》,容庚先生为青铜器编写了《宝蕴楼彝器图录》《武英殿彝器图录》。周肇祥为这些图书的编定都付出了很大心力。此外,他还在陈列所成立国画研究室,为学习研究者提供资料,供他们临摹古人名迹,以培养绘画人才。
1920年代,周肇祥与友人在北京成立中国画学研究会,力求保存“国画精神”。研究会每年都会举办会员成绩观摩展览,相互之间切磋借鉴。该会还创办了民国时期重要的文物艺术刊物《艺林旬刊》,大受读者欢迎,后改为《艺林月刊》。
周肇祥收藏的东西种类和数量极多,砚台、砖瓦、图章造像、字画对联、碑刻、铜镜、文房四宝、内府图册、香炉、墓志古玉等等,其中最珍贵的是汉印和铜佛像。他还喜欢游山玩水,到处访问古迹。“有一次坐车去天津,警卫人员看到他带着很大件的行李,就要打开来检查,揭开一看,里面居然是块石头。很无奈地放他上车了。”宋惕冰说,外表看着是石头,里面说不定是宝石。
周肇祥搜集文物,有过非常重要的发现。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周肇祥游房山云居寺,发现一尊奇异的铜“香炉”,“长筒直立、大口向上”,壁上刻有“绥边讨寇军,至顺三年二月吉日,第叁百号,马山”的字样。这明明是一尊元代铜火炮,不知为何在寺中充当香炉。周肇祥带回了这尊铜炮。新中国成立后,经专家研究,认定这是我国发现的最古的火炮,也是世界上已经发现的最古老的铜炮之一。此炮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