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出版著作,不用自己的本名,而用别名(笔名、化名),是我国历史上早有之事,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理由,不同人也有不同人的理由,总之都是出于各种不同的需要,才产生了这一文化现象。
这里我要说的是“一粟”这个笔名,它作为编者,最早见于1958年上海古籍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书录》。这本资料书好像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也印过,记不清了。1963年12月才由中华书局纳入《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作为《红楼梦卷》(全二册)出版,本世纪又重印过。
“一粟”显然不是编者的本名,他是谁呢?1963年我入中华书局以后,曾在社办公室里随便问过什么人,有人说是周绍良和朱南铣的化名,有人说是周绍良,还有说是朱南铣。徐调孚同志说这是上海出过的书,我们拿来再版的,编者究竟是啥情况无须去了解,所以不清楚是啥人。调孚同志说的符合当时情况。改革开放以前,在我国出版著作或发表文章,作者情况事先一定要通过组织了解清楚。如果著作或文章达到出版或发表水平。而作者政治情况不佳,一般可用别名(笔名、化名)出版或发表。比如:王仲闻(王国维之子)在民国时期曾做过书报检察官之类的事,建国后没有正式工作,在中华书局当临时工,以发挥他的专长,他的《李清照〈漱玉词〉校注》即化名王学初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又比如:陈宗棠1975年秋,投来《水浒旧闻钞》,粗翻一下觉得基本可用,即由办公室致函他所在的单位,了解情况,回函称陈宗棠在学生时代参加过安那其学社,有无政府主义之嫌,未作结论。当时领导金沙同志犹豫,可不可以给他出书,我觉得他只读过六年小学,所谓学生时代,年纪必小,不可能有政治问题,便建议以他的笔名马蹄疾出版。再比如,《杜甫卷》是集体项目,编者有中华文学编辑室的,也有局外的孔凡礼、李淡虹参加,即化名华文轩出版。各种各样的情况都有。下面再说“一粟”的事儿。
1975年春节前,湖北咸宁文化部五七干校撤销,我与周绍良等若干同志最后一批回京,大约这年初秋的某天,下午下班回家,路过历史编辑室,正碰上张忱石送绍良同志出来,他说要去东单,便与我同行去灯市西口乘电车,一路走一路聊。我忽然想起问他“一粟”是不是他的笔名,他说“不是,是朱南铣的”。我说“有人说是你的,也有人说是你们俩的化名”,他毫不犹豫地说:“那是误传。他是人民(出版社)的。”我心中陡然升起对绍良同志的无限敬意,竟呆住了。他奇怪地问我怎么啦?怎么突然问起这事?我说近来有《水浒》资料的稿子来,想到了《红楼》资料。他说:朱南铣搞这书时我知道,他搞完请我看过,我只是提了点意见。停了停,他又问我:“你知道他是谁吗?”我说不知道。他说:“此人挺有学问的,就是有点儿怪。……他死了,你听说过吗?”我说:“他死的那天,我正被他们十三连(人民出版社)拉去挨批判。第二天早饭时听军宣队说,他是晚饭时喝了点酒,去挑水失足掉下塘的,不是自杀。我相信这个说法,因为我看到那扁担和鞋脱落的样子是滑下去的状态。”为此,我们又感慨了一番,都为朱南铣感到非常惋惜,同时,我也很敬佩周绍良先生的高尚品德。
前些年,我读到汪曾祺先生的《一辈古人》,其中有一篇《未尽才——故人偶记》,里面写到朱南铣。这里不妨转述一下,供读者了解:
汪先生也说朱南铣“是个怪人”,说他“个子不高,长得很清秀,一脸聪明相,一看就是江南人”。说他“外文、古文都很好,很渊博”,“被人称为‘无锡学派’,无锡学派即钱锺书学派”,其特点是“学贯中西,博闻强记”,说“他是念哲学的”,在西南联大都“花了很长时间钻研滇西地理”。说他“家在上海开钱庄”,“有点‘小开’脾气”。汪曾祺、朱德熙诸联大同学“常和他一起喝酒”。汪曾祺说昆明的酒铺里桌子窄长,用莲蓬大的小碗盛酒,一碗一两,“朱南铣进门,就叫‘摆满’”,排一桌子酒碗。说他讨厌吃饭时有人在后面等座,有一天,他们几个快吃完了,后面等座的人以为这桌子就要空出来了,谁料“他把堂倌叫来”,又照原样摆了一次。可见朱南铣的性格真的有点怪。汪曾祺先生也说到他“研究《红楼梦》”,说他把关于《红楼梦》的独创性见解随手记在香烟盒上,“有人根据他在香烟盒子上写的一两句话写了很重要的论文”,而他自己却“没有留下什么著作”。所以,汪老认为他是“未尽才”。
上世纪80年代末,徐迺翔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作者笔名录》出版,于周绍良名下载:“周绍良(?——)安徽建德(今东至)人。一粟。”不著生年,籍贯亦误。某天路遇迺翔学弟,问他收此笔名于周绍良名下的根据,他说没有查到任何著作依据,只是听说而已,所以著录极简。我就把周先生亲口对我说的话转述于他。
以上提到的几位长者,如今全已远离人世,我觉得我应当写下来,并表达我对朱南铣先生的惋惜和对绍良先生深深的崇敬和缅怀之情。